第16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百濟道的長孫無忌插手東瀛道事務,單雄信認為是多管閒事,可長孫無忌卻認為這是當管之事,維持東瀛的安穩,有利於百濟道的發展,而若是能夠加強與倭國的貿易,那麼處於中原和倭國之間的百濟,就必然也會被帶動起來。

  山東,蓬萊港。

  皇帝封禪過後,並沒直接回京,而是先回了章丘老家,呆了幾天後,便繼續東巡,到了青島、煙臺、蓬萊三港。

  皇帝下一步,還計劃從蓬萊港出海,經廟島群島到旅順、大連港,再前往遼陽奉天府。他還將北上到遼北,去那巡視北疆,接見奚契室韋靺鞨等諸部藩屬,巡視邊市情況。

  再然後經遼西走廊回到順天府范陽,然後經軍都關去雲內、馬邑、太原等巡視,最後再往河套五原、朔方靈武等,再到河西武威、張掖,直出玉門關,然後到達伊吾、高昌、最後還要去伊麗,然後到焉耆、且末,再回到青海、隴右,再回長安、洛陽。

  這個行程幾乎將繞大秦北疆一圈,雖然安東、百濟、新羅、東瀛幾道不會去,海東諸郡也不去,可依然是十分驚人的。

  雖有百官勸阻,皇帝還是打算巡視這一圈。

  今年會在遼陽過年,但是在蓬萊出海前,許多隨駕官員和後宮嬪妃便都會一起先回洛陽,其它自願跟隨東巡的那些人,也不會允許跟隨。

  皇帝只會帶少量官員,和兩三萬將士北巡。

  「聖人請三思,當年楊廣西巡張掖,遇暴風雨,凍死將士宮人數萬啊。」

  羅成卻道,「楊廣巡邊,喜歡講排場,動不動帶著數十萬人,整個宮廷和百官都隨駕,遠巡邊關當然不便。朕只帶幾萬將士巡邊,不帶他人,不會有這些麻煩,沿途也不需要太多的補給供應。」

  「朕去看看邊關,慰問下將士,看看移民邊疆的百姓,不親眼走一走看一看,哪裡知道邊關怎麼樣了。更何況,朕也要去跟邊塞的那些藩屬的胡夷諸侯們會會面。」

  「只帶幾萬將士巡邊,怕有萬一啊。」

  「能有什麼萬一呢,邊塞如今也就一個薛延陀敢作死,但朕不是已經派了羅克用和尉遲恭他們北上嗎,年後就能出兵了。朕也正好可以去北疆慰問下將士們,激勵下士氣。」

  「可萬一要是薛延陀幾十萬騎南下,就怕驚擾聖駕!」

  「他們還沒這樣的本事,如今可不是隋時,大秦的北方邊防固若金湯,薛延陀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突破到陰山燕山一線來,朕巡邊,也只是在長城內線,驚不到。」

  三五萬精銳的將士,怕什麼?

  三五萬人雖不多,可地方上到處都是衛營府兵,六京重鎮還駐于禁軍精銳,隨時可以招來。

  羅成還是想要多走走,親眼看看外面的情況。

  這次東巡,中原沿途所見,都還不錯,可是邊疆之地如何,他還是沒有什麼直觀印象。聽下面人奏報,都不如自己去看看瞧瞧。

  「此次北巡,後宮一個都不帶,皇后和太子等都回洛陽去。諸王也各自回藩,宰相里就留中書左侍郎侯莫陳乂和門下左侍郎魏徵,大學士里留溫彥博與孔潁達,另外內三省監隨駕,再皇城司提督李憲和錦衣衛都督指揮使賈潤蒲隨駕,其餘大臣都不用隨駕。」

  就算皇帝不在京,可有一眾宰輔在,有太子監國,也不用擔心了。

  「聖人,百濟長孫無忌奏章。」秘書監王珪進來。

  「很重要?」

  「有些意思。」王珪道。

  羅成接過看了,果然露出了笑意。

  「這個徐小鳳,朕若記的不差的話,他過去也在朕的親軍里當過侍衛吧,後來外放了?」

  第1442章 海外殖民地

  「回聖人,徐小鳳之父原為隋之太守,後歸附聖人,與突厥決戰時戰死,聖人記其功,特收其子徐小鳳入親軍為七品侍衛。後敘功外放為都頭,再升為營司馬。然後是遇裁軍,他所在部隊都裁了,他也退役了。退役後召集了一部軍中舊部,買了幾條船,這幾年一直在百濟和倭國沿海劫掠,這次也不知道怎麼的,居然還在倭國那津搞出這事來。」

  王珪話里話外,其實都在替徐小鳳說話。

  「挺會搞事的,我記得這傢伙個子瘦高,平時總是笑呵呵的,但下手極狠,戾氣重了點,有些脾氣。沒想到居然退役了,更想不到,如今在長孫無忌的奏章上看到他,還惹下這麼大事。」

  「年輕人嘛,比較衝動,本來詔令已下,不得再劫掠倭國,他也就從耽羅港採購了五船貨物,去那津貿易,生意做的挺好,卻起了誤會,好在如今誤會已消。」王珪道。

  「你也別替這兔崽子說話,朕知道這絕不是什麼誤會,就是這些人太膽大妄為了。不過這事畢竟是發生在東瀛,結果也還好,朕也就不過於計較了,若是他的人敢在中原任意一地干出這事來,朕絕不輕饒。」

  「那聖人看怎麼處置?長孫宣帥之意,是要嘉獎他,志賀列為海外殖民據點!」

  羅成笑笑。

  「又是一個李世民,能惹事的主,好在也有收拾善後的本事。」

  「他獻上的那顆金印送到沒?」

  「已經到了,要呈獻陛下御覽嗎?」

  「不用了,不過是一顆金印而已。東漢時的奴國也好,曹魏時的邪馬台國也罷,雖然派使進貢,中原則冊封授印,可說到底,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性的統治。真正要納入疆域,實行統治,對這樣地方,唯有一個辦法,就是移民換種,而不是靠什麼冊封羈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