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向來自稱為羅馬人的東羅馬,其實是早年羅馬帝國東西分裂出來的,只是本來更強大的西羅馬反而很快被蠻族滅亡,但東羅馬卻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不過東羅馬雖然說一直以羅馬正統自居,但實際上早已經更換過數個王朝了,如今的皇帝希拉克略,其實就是希拉克略王朝的開創者。

  如果把莫里斯皇帝死後,只當了不到十年皇帝的福卡斯皇帝也算是一個王朝的話,那麼希拉克略王朝已經是東羅馬的第五個王朝,要是不算福卡斯,那麼就是第四個王朝。

  這種王朝,其實也中原差不多。

  中原王朝也講究的是一脈相承,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再到隋秦,哪怕從一統天下的秦算起,到現在也經歷了十幾個王朝了。後世人總說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一千多年歷史,可實際上中國就算從周朝算起,都是三千年歷史了。

  東羅馬第三王朝在查士丁尼大帝去世後,就開始走下坡路,此後三個皇帝一個不如一個,且沒一個執政超過二十年。希拉克略的皇帝老希拉克略是第三王朝最後一個皇帝莫里斯的心腹,曾任阿非利加省督。

  在福卡斯弒君篡位後,因為此前他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百夫長,故而一步登天自立為皇帝的他並沒有得到元老院、大貴族和各地長官們的支持。

  由此羅馬八年血腥內戰開始,而當時老希拉克略作為封疆大臣,又是前皇帝的心腹,當然拒絕效忠新皇。

  而當時老皇帝的波斯皇帝女婿庫思老二世也帶著一名聲稱是莫里斯皇帝之子的傀儡,率軍向羅馬反擊,趁機奪取大片羅馬曾奪走的波斯土地。

  內憂外患,福卡斯焦頭爛額,只能是實行恐怖政治,不斷的逮捕殺死反抗的貴族官員們,結果越殺反抗的人越多。

  希拉克略家族這個時候起兵,老希拉克略派侄子率一路兵馬進攻埃及,又讓兒子率領一支大軍從西西里向東進攻。

  此時福卡斯已經是人人厭棄,希拉克略家族的軍隊振臂一呼,從者雲集,得到眾多元老貴族們的支持。

  雖然老希拉克略突然去世,可希拉克略屢戰屢勝,已經建立起了聲望,接過了父親的大旗,各方勢力也都爭相擁護,最終他抵達君士坦丁堡城下,甚至都沒有強攻,福卡斯的女婿就帶著多從城中貴族們向希拉克略繳械投降。

  希拉克略斬殺了福卡斯,甚至生前還將他閹割,因為他曾強姦城中大貴族的妻子。

  同年秋,希拉克略登基稱帝,建立了希拉克略王朝。

  至今,已經十四年了。

  登基後的希拉克略很快平定了內亂,然後全力開始抗擊波斯的侵略,在莫里斯皇帝時達成的兩國和平,不過十幾年,又重燃戰火,並一打就打了十幾年,且越打越厲害,各自開始拉盟友找幫手,整個地裏海沿海都打成一團。

  就如今表面局勢來看,東羅馬是處於下風的,庫思老二世趁著羅馬八年內亂動盪之機,打著擁立岳父莫里斯皇帝之子的旗號,出兵羅馬,搶奪了許多地盤,其疆土達到波斯百年來之最盛。

  不過羅成卻是知道歷史的,歷史上波斯薩珊王朝差不多就在這幾年就要滅亡了,因為有個更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就是踏著波斯薩珊的屍體崛起的。

  而東羅馬呢,則還延續了數百年,直到最後被崛起的突厥化奧斯曼帝國給滅了。

  但那都是在八百年後了。

  皇帝打量著站在他面前的三個人,站在最前面的是一個年輕的少年,高大英俊。這位是希拉克略皇帝的太子君士坦丁,今年才十三歲。

  希拉克略加冕的次年,他在聖史蒂芬大教堂,迎娶了法比亞,並給她取名歐多西亞。歐多西亞次年為她生下君士坦丁,並死於難產。

  在她去世不久後,希拉克略不顧大臣貴族們反對,娶了她的侄女馬爾蒂娜,這第二次婚姻被認為是亂侖,非常不得人心。生下兒子後,馬爾蒂娜就對皇帝長子很不滿意。

  這次讓皇太子出使大秦,其實就是對他不滿的表現,她巴不得萬里之遙的艱苦路途,能讓年輕的皇太子死在路上,這樣他的兒子赫克托洛納斯就能成為皇太子了。

  皇帝羅成手裡捏著一枚金幣,這枚金幣與箱子裡的那些金幣不同,這金幣更加精美也更重些,這枚金幣上的頭像也不是一個人,而是希拉克略皇帝和太子君士坦丁的兩人像。

  工匠的技術不錯,浮雕頭像對照一下,與真人很像。

  皇太子一路東來,路上也吃了不少苦,不過運氣挺好,路上沒有受到什麼盜賊的攔截,尤其是過了裏海,進入河中後,便是大秦控制的絲路,一路安全的很,都有大秦巡騎護送,一路安全抵達中原,還受到了很好的接待。

  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

  不過這次能順利抵達,也多虧他身後的兩個人。

  一個叫克拉夫特,一個是奧爾加諾。

  這兩人並不是羅馬人,克拉夫特是保加利亞人,奧爾加諾則是歐諾古爾人,兩人都是各自部落的酋長,數年前一起拜訪了君士坦丁堡,並在那裡接受了洗禮,皇帝希拉克略還成為了他們的教父。

  保加利亞人其實是來自於突厥種族,後來不斷西遷,他們原是突厥分支歐諾古爾的一個分支,後來他們一路遷到了東歐亞速海一帶,伏爾加河的名稱就是來源於他們的棲息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