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成對於蘇我馬子這樣的狠人還是比較欣賞的,雖然這種人以後肯定會是個麻煩,但起碼眼前能夠很符合朝廷的利益。

  「告訴蘇我馬子,朕就賜他為征夷大將軍,允許他在東瀛開設幕府。朕也會留倭女王和太子在中原多呆段時間,但是朕不許他暗裡亂搞什麼事情,若是他敢派刺客在我中原土地上做出行刺等事,那朕也不介意另換個人來當這征夷大將軍。」

  「事情就這樣安排?」

  「嗯,碰到個會來事的,能省很多事。不過倭女王和倭太子朕會先留在中原,甚至等蘇我馬子回國奪了權後,也不會讓他們回去,就留在洛陽。」

  魏徵一下子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倭女王和太子對皇帝開的條件反應慢了,所以現在皇帝選了蘇我馬子,但是呢,為了以後倭國局勢,皇帝也有意把倭女王和太子以後就常留洛陽了。

  明面上倭女王依然是倭女王,還是東瀛節度使。

  所以蘇我馬子就算控制了倭國,他依然也只是倭國名義上的第三把手,只是征夷大將軍,上面還有節度使女王和世子。

  這就是留一手,隨時有藉口可以干涉倭國島務。

  蘇我氏要是不聽話,朝廷可隨時把女王或是太子送回去。

  蘇我馬子是個狠人,也是個講究人。

  他馬上從皇帝內侍的傳話里,明白了個中五味,可他什麼也沒說,更不會表現半點不滿。他馬上給皇帝上了正式國書,以倭王的名義,向大秦正式歸附列為藩鎮。

  緊接著,他還把倭國筑紫外圍諸島,以及兩座大礦山和周邊之地進獻給朝廷,也都做了正式的文書。

  一切完成。

  第二天,皇帝就正式下詔,倭國歸附,列為藩鎮,朝廷新設東瀛道。

  朝廷授倭女王東瀛郡公爵位,加東瀛道節度使之職,又授王太子為東瀛道左都督指揮使兼伊予太守。

  授蘇我馬子為東瀛道右都督指揮使,並授他征夷大將軍銜,加東瀛太守,允他開設幕府,征討北方島上蝦夷人,授蘇我馬子的長子蘇我蝦夷為關東郡太守。

  詔令頒發的時候,不少藩王國王發現,那位新授的東瀛郡公、東瀛節度使並沒有出現謝恩,是倭太子廄戶代為領旨謝恩。廄戶滿臉黑色,跪恩接旨後一言不發。

  而蘇我馬子父子則是喜色溢於言表。

  歡天喜地的接過聖旨詔書,還在殿上重重的磕了好幾個頭。

  當天朝會結束,眾臣出殿。

  蘇我馬子和倭太子便在行宮外發生爭吵,倭太子甚至拔出了劍,可惜有禁軍在,最後倭太子的劍被收走。

  倭太子倒是沒被為難。

  他只能恨恨的向蘇我馬子吐了幾口口水,「回去就殺掉汝女!」太子恨恨。

  「老夫女兒多,無妨。」蘇我馬子也不去擦臉上的口水,笑吟吟的道。「不妨告訴太子,老夫這次帶來的女兒,可是已經進了秦宮,被聖人選為才人了。」

  說完,蘇我馬子帶人揚長而去。

  倭太子在後面不斷咒罵,可現在他除了對著蘇我馬子的背影咒罵外,什麼也做不了了。他先前也在殿上請求回國,但被皇帝強留了。

  事實上,他今天上殿來接旨謝恩也是無奈之舉,大秦的官員已經暗示了他們,如果不接旨,就把他們交給蘇我馬子。

  後果可想而知,最後倭女王稱病不朝,倭太子代替上殿謝恩。

  此刻,中原所有的繁華強盛,禮儀華美典章完備,已經再無法讓廄戶嚮往了,他感受到的只有中原大秦對他深深的惡意,卻無力反抗。

  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

  封禪後,皇帝越過泰山,來到了承天府的家鄉章丘。

  長白山下,已經翻天覆地大變樣,窮鄉僻壤如今成了繁盛的城市,章丘城改名承天府,建起了一座嶄新而又輝煌的城池。

  羅成回到家鄉,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不過他已經找不到過去老家的影子了,看著這些跟洛陽長安一樣的建築,他心裡其實有種陌生感。

  他想起了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在老家鳳陽興建城池皇宮,可最終朱元璋也並沒有遷都老家,鳳陽府其實就是個浪費。

  長白宮中,羅成看著面前的金子。

  一箱又一箱的金子,閃閃發光,全都是印著個大鬍子頭像的金幣。不過這些金幣跟大秦的金龍比起來就差遠了,很不規則,製造粗糙,雖然正反面都有人頭像和浮雕,可防止刮削,可依然是太粗糙了,那個邊都不圓,甚至厚薄不勻。

  抓起一把金幣,倒依然也還是很沉重的。

  品相雖不太好,但含金量還不錯,約重一錢多點,正面是國王半身像,兩側十字架,冠頂正中有五角星紋,左邊有拉丁銘文字母,背面正中為帶翅膀的勝利女神像,邊緣也有拉丁銘文字母。

  「尊敬的東方天子,這是二十萬羅馬金幣,代表著我們羅馬皇帝希拉克略皇帝的友好之意,希望能與大秦締結友好盟約。」

  民部尚書崔君肅在一邊仔細的瞧著一枚金幣,「這金幣上面的王者就是希拉克略皇帝嗎?」

  「正是我們偉大的皇帝弗拉維斯·希拉克略。」

  中原稱東羅馬為拂菻,後世則稱之為拜占庭,不過東羅馬人自己從來沒有過拜占庭這種稱呼,他們早期與中原的往來中,倒是被東方人稱為大秦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