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成想到一件事情,在後世,柬埔寨發現了吳哥窟,一個消失了五百年的強大吳哥王朝才重見天日。

  這個強大的吳哥王朝,版圖巔峰時,包括了後世整個柬埔寨、部份泰國、寮國、緬甸和越南,可謂一時無兩,是整個東南亞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

  但是吳哥王朝的後人,柬埔寨的高棉人發現吳哥王朝後,卻始終不知道也不相信這個強盛的王朝居然是他們祖上建立的,他們一直以為,這個吳哥王朝是由歷史上的吳哥人建立的,他們根本不相信他們高棉人祖上曾經這麼闊過。

  這就是最大的悲哀啊。

  他們的歷史,最終還要從中國的歷史記載里尋找,連根都遺忘了。

  「草原之上,多少強盛的部落崛起,甚至一度凌駕於中原漢家頭上,可結果呢,我漢家雖然王朝興替,可也只是換了坐皇座龍椅的人,但依然還是我們漢家人坐天下。可草原呢,匈奴、柔然、突厥,換了一個又一個,都是興也匆匆,亡也匆匆。」

  羅士信微微失神。

  「五哥說的確實是這個道理,那些靺鞨蠻子以前凶的很,可是自從跟我們交易過後,一個個看到我們就搖尾點頭的溫馴熱情的很。」

  「那是因為你給他們帶去了他們想要的商貨,他們用手裡原來不值錢的皮毛草藥等玩意兒,換了在他們看來極珍貴的好東西,他們覺得賺了,生活也更便利了,甚至換去的麵粉大米鹽茶等,讓他們生活溫飽且有滋味,而你們帶去的醫生、藥物等,更是治療了醫術落後的部落人許多疾病,挽救了他們許多親人的生命,他們當然就歡迎你了。」

  「記住一點,靺鞨人來交易時,收他們稅就好,就算你徵稅,他們也是能接受的。但是不要去收什麼人頭稅之類的,也不要強征他們做役等。」

  交易抽稅,終歸只是抽一點錢而已,但人丁稅這種,卻是直接收錢。

  「還有一點,禁止秦商向那些部落民放高利貸,嚴厲禁止!」

  羅成可是記得,明清之時,當時許多中原商人跑到草原上經商,就喜歡套路牧民,什麼先給貨後收錢,甚至讓牧民用小牛小羊來抵貨錢,然後還要牧民們養大,到秋天牛羊養大了才能收走等等。

  各種套路層出不窮,牧民們哪搞的過這些奸商,結果就是無數牧民被套路的破產,最後對漢商無盡仇恨。

  「商人唯利,賺也知道,但得建立在你情我願的買賣上,不能搞欺瞞誘騙,公平的買賣才能長久,搞那種套路欺騙的生意是不長久的,你在海東,這方面要抓一抓。對這樣的奸商,千萬別客氣!」

  第1404章 龍兄虎弟

  回到城中,老三嗣業,老四存孝以及大哥繼祖二哥承宗,還有叔父羅藝、羅壽也一起到了。

  站在城門前,羅成道,「朕看這個博城,可以改名為泰安。」

  「泰山安則四海安,國泰民安,聖人賜的好名字。」

  羅成拍了拍老三肩膀,「你跟老四先去了章丘老家,如何?」

  羅成自稱帝之後,對於章丘老家自然也是十分重視,破格將家鄉設為承天府,為大秦六京之一,原齊郡之地改為承天府,並把原長白山下的章丘南山村建立了一座全新的承天城。

  「變的我都認不出來了,完全是大變了樣,變好了,也變富了,青山綠水,市鎮興旺。」嗣業笑著回道,他從伊麗趕來泰山,來了後先去了趟章丘老家。到了那邊,真有種不認識了的感覺,完全就大變了樣。

  「變樣了也很正常,想我大秦勛戚之中,多少是出自齊郡,出自章丘啊。這可是龍興之地,也是將軍城。」

  當年章丘只算是齊郡十縣之一,很普通,甚至算是齊郡較落後的一個縣。可是短短十來年,因為這裡出了一個皇帝,所以現在這裡完全大變樣了。長白山下不僅出了個皇帝,還出了一大票的開國功臣們。

  皇帝把老家設為承天府,六京之一,興建了承天城。而那些出自齊郡出自章丘的功臣勛戚們,也一樣在家鄉大修府邸別墅,建立莊園。至於說城池道路這些就更不用說了,如今別長白山里過去那藏賊納匪之地,現在都已經遍地是莊園別墅。

  老四存孝也感嘆著道,「當初咱們章丘是山區,比較窮,但如今百姓日子好過多了,看不到一個乞丐,找不到一座破屋爛棚了。人人都有田地耕種,家家有屋住。」

  羅成笑了笑。

  齊郡改為承天府後,章丘縣作為承天府治,也提高為京縣,縣令直接就是五品。立國以來,章丘的幾任縣令,朝廷都是選的能臣幹吏,還都是章丘功臣,因此對於章丘的發展是很上心的。

  朝廷和皇帝內庫每年都要拔下大筆錢財到承天府和章丘縣,有錢發展自然也快。

  嗣業走在羅成身邊,很直接的道,「我也發現了章丘那邊的一些問題,功臣勛戚在那邊置業的太多,大建別墅莊園,買田置地,雖說朝廷也有嚴格的限田令,以保證百姓們能夠有分到足夠的田地,但是功臣勛戚們官高爵顯,擁有的田額也高。」

  羅成點了點頭。

  「朕也理解那些同鄉們,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嘛。朕當了皇帝,也想著要把家鄉升為承天府,其它兄弟們,當然也想在家鄉建豪宅別墅,修建宗祠,重新祖墳,能理解。不過對於圈地占田之事,這個朝廷會重視的,章丘我朕與這些老兄弟們的家鄉,但不能到頭來,還要讓家鄉百姓背後唾罵。咱們章丘本就山區,山多地少,因此田地更顯珍貴,咱們這些闖出名堂來的人,更不能占用鄉人們那不多的田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