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朝廷設立的鄉,還可以進一步把各部分割,一縣五鄉,一個縣的部落,再折分成五個鄉部,各據一鄉之地。

  「朝廷對諸酋長們可以說這是推恩分封,就如朝廷對大秦諸侯們的分封推恩,是推恩其子孫,但實際上,一郡六縣三十鄉,等於是把一個大部落,拆分成了三十個小部落,各有界線,互不統屬。其中還間雜著朝廷的流官以及分封的諸侯勢力。」

  如果兩個部落之間是父子關係,可能還比較親密,但如果到了兄弟輩,可能就會有各自的利益得失,如果再疏離一點,那麼在利益之下,可能就會反目成仇。

  歷史上,明朝開始對於女真人的管理就比較成功,將他們折分為建州三衛,甚至後來還挑拔他們互相攻擊。

  「僅此就行嗎?」

  「僅僅如此當然還不足以控制諸部。」

  把海東六大靺鞨部落,拆分成一百八十個鄉部,各劃定邊界,授封爵位官職,然後自然是要授給這一百八十個鄉部與朝廷的互市之權。

  「我們掌握著貿易的主動權,現在與諸部的貿易,靺鞨人更需要,所以這方面可以做文章。比如說,你可以設立一個關稅等級,關係好的就給他低的關稅,關係差的,就給高關稅。甚至這個關稅等級,是可調整的。」

  今年跟大秦關係好,那你的關稅等級就高,關稅就低,你要是表現的不友好,那你的關稅等級就低,到貿易點交易,關稅就高。

  甚至若是這些人反叛等,還可以將他們加入貿易黑名單,對他們暫時實行禁售等經濟制裁。

  「現在這些靺鞨人已經習慣了跟我們的貿易,習慣了我們的商貨物品,特別是一些酋長頭人們,他們更是喜歡享受我們中原的好東西,絲綢茶酒刀劍鎧甲等等,剛享受到滋味,如果一下子切斷他們的供給,他們會很難受,若是禁售,他們就要回到過去的苦日子,就更難受了。」

  「我們評定這些靺鞨部落的貿易等級,只以鄉部為單位評定,切記。」

  羅士信會心的哈哈大笑,五哥一如繼往的總是能想到這些直擊人心的點子,本就散亂的靺鞨諸部,這麼一來,只怕以後真的就是以鄉部為自我,互不相通了。

  第1403章 蠻子兇狠

  有部落想要對大秦不滿,估計其它部落也得好好惦量下其中的利弊得失了。

  「五哥你這麼一說,我才想起來,這不是當初咱們對契丹和奚部的策略嗎?只不過契丹和奚向來與我們交好,十分忠誠,這些年倒也沒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事情。」

  羅成點頭,「奚契兩部,現在所設之兩郡雖還不是朝廷正郡,但兩郡下各設八縣,這些年奚王契丹王雖看似比過去更呼風喚雨了,但實際上下面諸部更聽從朝廷的命令。如今奚契兩境,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城堡、要塞、村寨,許多部落首領如今當著領主貴族,手底下有著許多田莊牧場,而不少原部落民則也成了自耕農民或自由牧民了,當然,也有不少人直接淪為了首領們的奴僕。」

  奚契兩部所設的饒樂郡和松漠郡,現在城堡遍地,到處都是商貿點,而且沿河沿路開闢了大片大片的農田。許多漢移民隨著漢流官進入,商人們更是絡繹不絕。

  現在的奚契貴族們已經慢慢的都開始漢化了,當著大秦的官,拿著大秦的俸祿,穿著大秦的官袍,甚至開始蓄起大秦的髮式,起了漢名,學說漢話。他們開始定居生活,不再是逐水草而居,不再遊牧生活了。

  雖然草原上依然還有不少牧場,但對於那些貴族們來說,這只是自己的產業而已了。

  短短不到十年,羅成對奚契的同化策略實行的很好。

  如今士信一聽,對付靺鞨人的策略,不就是當初對奚契策略的改進版嘛。

  皇帝感嘆了一聲。

  「其實啊,不論是北蠻子還是那南蠻子,不過都只是想要過份安穩的日子,若是這安穩的日子能再多有些油鹽,便更加滋味了。」

  以往為何邊疆容易成為戰場,為何四邊蠻夷喜歡入寇?

  說到底,就是太窮,日子過的太苦,而中原漢家日子過的太好,在他們眼裡,那是能羨慕的人流口水的。

  一個邊疆蠻夷首領的日子,可能過的還不如一個中原自耕農。

  可偏偏中原又經常不跟這些蠻子們互市,有好東西也不分享給他們,賣都不賣。若是平時,蠻子們也就忍了,畢竟打不過中原漢家。

  但有時蠻子們也會遇上災荒之類的,蠻子們比漢人承受災荒的能力更低,尤其是北方草原上的部族,一旦遇上瘟疫或是大雪災,年羊一凍死,就要撐不下去了。於是乎,要麼搶其它部落的,要麼就只能去南邊搶。

  大災之年,其它的部落也都是一樣的,於是只能往南搶了。

  雖說往南搶,多數情況下,都是開始時能過他癮搶不少好東西,可隨之總會遭遇中原嚴厲的報復,除非是在中原內亂的情況下。

  「說到底,只要蠻子們日子過的有保障,他們其實也一樣不是那種亡命之人。」

  「有句話說的好,有恆產者方有恆心。光腳的,便不怕穿鞋的,真要是玉,誰願意與瓦片相撞呢?」

  「五哥說話總是道理一串一串的。」士信道。

  「這不是五哥的道理,而是咱們中原自古先賢們總結出來的。咱們漢家也歷經劫難,為何還始終屹立不倒呢?皆因我們與蠻夷相比,我們有文字,有思想,我們漢家文明方能薪炎相傳,歷經劫難而不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