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價格一漲再漲,到後面大家根本不問價格,看到東西先搶,反正再貴,他們也吃的起。

  「這趟賺了得有好幾貫呢。」徐老漢呵呵笑道。

  「可惜車駕也不在這多停留,明天就走了。」

  旁邊一人道,「這聖駕不是還得回洛陽嘛,到時說不定還從這過呢,咱們可以再準備點啊。」

  大集上。

  一群裝束比較奇特的人在漫步著,他們對每個攤前的商貨都很感興趣的樣子,都要打量詢問一番,可最後卻又都不買。

  就算買,他們也喜歡討價還價半天,絕沒有半點貴人們的豪爽大方樣。

  徐老漢問,「那伙人是什麼人呢?」

  「聽說是倭國使團的,你看他們個頭極矮,而且這些倭人的腿還是羅圈腿呢。這些小矮子啊,最是小氣了。買點東西喜歡左問右問的,還喜歡殺價。」

  「倭人還敢來見駕?他們不是聯合百濟叛亂嗎?」

  「之前確實是這樣,這些倭人不知天高地厚呢,他們居然也敢自稱天皇呢?被皇帝派使者訓斥後,倭人不滿,於是就跟百濟叛逆一拍兩應,起兵叛亂了。結果啊,他們一個什麼皇子帶了一萬人過來,結果剛到百濟就被渤海艦隊全部殲滅了,然後倭人的船就出不了海了,一離港就要被擊沉在海上,前前後後倒是在海上又損失了上萬,其中大多後來被撈起來送到咱們大秦發賣為奴了,不過聽說這些倭奴不太受歡迎,個頭太矮小,沒啥用。」

  倭國軍隊出不了海,那邊秦軍的艦隊帶著商船又四處襲擊倭國沿海,到處捕人為奴,倭國地方的豪強們自顧不暇,根本無法抵抗,於是只得請求女天皇把先前召集的地方軍隊送回去,各自防守。

  等到百濟被滅後,倭國上下皆驚。

  攝政的皇太子與執政的蘇我馬子也不再內鬥了,最後達成一致,派使者到大秦來請罪,希望大秦能夠不要再派兵襲擾攻擊倭國。

  「這些倭人這是真傻還是裝愣啊?他們先來惹事,結果如今卻又想要拍拍手就算了?」徐老漢都聽不下去了。

  「可不,你說這怎麼可能呢,倭國挑了事,現在想結束,聖人怎麼可能同意?據說啊,聖人不肯接受倭使的陪罪,並且啊已經跟諸位宰輔們議定,要派艦隊帶商船繼續攻打倭國沿海呢,甚至都已經下詔,說凡我大秦義商義民,皆可渡海攻打倭國,若能攻占百里,則賞十里為封地,授其男爵呢。」

  「啥意思?」徐老漢沒聽明白。

  「意思就是聖人鼓勵大家去打倭人,誰能打下地盤來,朝廷就劃一塊地出來封賞給他做封地賞他爵位呢!」

  徐老漢一拍大腿,「這詔令一下,倭國不得完了嗎?」

  「可不,還有一個消息如今正飛速傳播呢,據說啊這倭國盛產白銀和銅,有一座大山啊下面全是銀子,足有幾千萬斤呢?另一座大銅山,就更不得了,下面的銅更多。」

  「不可能,幾千萬斤銀子?」徐老漢根本不敢想像這座銀山有多大。「倭人要真有這麼大的銀山銅山,還會這般弱?」

  「守著金飯碗要飯的也有啊,倭人自己開採本事差,要是換咱們去,一年怎麼也得采他上百萬兩銀子啊。」

  一群村民在那裡感嘆著,真要是有這樣的大銀山大銅山,那倭人這下真要完了。

  第1400章 衍聖公

  魯郡,曲阜。

  曲阜原名魯縣,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直到開皇十六年隋文帝楊堅改魯縣為曲阜,到如今。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

  曲阜,是儒家聖人孔子的故里。

  皇帝率百官祭祀孔子。

  皇帝頒詔,封諡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這是一個很長的封諡。孔子在東周封諡尼父,孔子本字仲尼,尼父因此是一個敬稱。

  到西漢時,由天災頻發,社會動亂,儒者梅福認為,這是由於未能妥善安排對於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發怒。當時朝廷接受了梅福的提議,封孔子為商湯的後代,接續先王的祭祀。

  漢元帝曾封孔氏二支長孫孔霸為褒成君,日後便以褒成君食邑八百戶祭祀孔子,封諡褒成宣尼公。

  到東漢時,朝廷正式把孔子作為國家公神,其地位與社稷同等,並封為褒尊侯。

  北魏時,追封諡號文聖,稱為文聖尼父。

  北周時,晉封為鄒國公。

  到隋朝時,封諡為先師尼父。

  大秦立國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

  「孔聖當封王!」

  東漢封孔子為褒尊侯,北周封鄒國公,而大秦天子決定給孔子封王。

  「文宣王!」

  同時給孔子的封諡也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

  「從今起,全國每個縣都要建立文宣王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各地的各級學校,都要樹立孔子像祭祀。」

  皇帝這個時候提高孔子的地位,將他列為與昊天上帝、社稷之神同等級的大祀,這種殊榮萬古唯有孔子一人而已。

  這旨意一出,連王珪等儒家門人都大為震驚。

  封王就不說了,這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每一個詞都是萬古殊榮啊。

  而且還將之列為如此大祀,王珪等儒家門人都受寵若驚。

  文拜孔子,武拜關公。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