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手裡有點錢,就會發現需求也增加了無數。

  而另一方面,百姓自耕自種之餘,因為如今役攤于田折入地稅中,使的百姓不再需要承擔免費勞役,固此大家也在農閒時有了不少自由的時間。大家可以接受官府的僱傭去做點土木工程,也可以到城鎮去打點零工,這些都能增加不少現錢。甚至有頭腦聰明的,或是有點手藝的,也會趁著這個時間做點副業。

  婦人們也會在家裡發展點家庭養殖,餵豬養雞鴨又或是養點兔子什麼的,平時把雞蛋或是兔崽拿到集市上賣,也能增加點收入。

  對於這些情況,其實這也一直是羅成推動和希望看到的。

  不僅僅再是簡單的純農業,而是有了工商業,這會使的市場繁榮,促進消費,進而也能讓朝廷增加稅收。更別說工商的發展,商貨的流通,還能讓百姓生活更加的好。

  如果天下百姓都只種地耕田,那麼糧食豐收之時,這糧食其實是不值錢的。但如果部份人種地,部份人做工經商,那麼糧食和商貨交換,農夫的糧食價格能夠穩定,保證收入,同時他們能用賣糧的錢買到自己需要的許多商貨,而且價格還不會貴。

  在山東濟陰,這是單皇后的家鄉。

  皇后家鄉的父老們送來了許多家鄉的特產,羅成與皇后一起接待了鄉親們的代表,其中有年過七十的耄耋老人,也有地方士子舉人代表,還有府兵或軍屬代表,同時還有不少地方商賈、工匠代表們。

  有幾位老人羅成還認識,過去他來這邊剿匪時,這些人作為地方豪強代表,還跟他一起喝過酒,羅成還向他們籌過錢糧。

  「這些年大家生活如何?」羅成問。

  「好,日子從沒有過的好。」說話的是一位七十多歲的單老爺子,這位是單皇后的族叔祖,輩份是單家最高的,老爺子雖說沒爵沒官,但在濟陰郡的威望是擺在那的。「先前朝廷搞稅改,改成兩稅,要攤丁入畝,說實話,那時小老我還很糊塗的帶頭到官府鬧過幾次,但後來雄信給我來信說這是好事,我當時還說就給雄信一個面子,可如今看來,這確實是好政策。」

  兩稅法官紳一體納糧,且要攤丁入畝,以田畝數量為徵稅基礎,初一看,單老爺子每年確實多征了許多稅,但這都是擺在明處的,該納多少兩稅,自己也算的清楚,除此外,歷年來官府並沒有再有什麼攤派,就連這次皇帝東巡經過,上面也沒有要郡內百姓承擔半分,他們這些豪強大戶,更沒需要攤派半分。

  雖然後面朝廷對中原道郡限田,超額的得置換到邊地去,開始老爺子也不太高興,可是幾年過去,單家光老爺子家裡,如今在各地邊疆已經置下了幾萬畝田地,遠比過去家裡的那千八百畝地多的多,邊疆地是差點,但現在邊疆安穩,在購買了奴隸後,採用農莊生產,其收益並不少。

  邊疆農莊產的糧食,直接售給軍府,還能換取鹽引茶引酒引等珍貴物資貨引,回頭就能到中原憑引認購官鹽官茶等去售賣,又能賺上不少。

  「大河有水小河滿,如今小老也是方才明白這個道理啊。想小老我如今也是七十多歲,馬上八十了,我歷經魏齊周隋秦數朝,我單家過去一甲子多,家業也沒什麼增長,但是入秦不到十年,小老家業倒是增長了好幾番。」

  說到這,近八十的單老爺子滿面紅光,十分自豪。

  羅成笑呵呵的點頭,朝廷的許多政策表面損害了這些豪強地主們的利益,比如說兩稅法改按丁徵稅,為按田畝數量和家族貧富分等徵稅,再比如攤丁入畝啊,官紳一體納稅不能免稅啊,再比如中原限田啊,甚至是對他們過去放高利貸等的限制等,表面確實是有所損失,但實際上這些年下來,他們發現,他們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家家產業都是增長許多。

  環境好了,賺錢的機會更多了。

  第1397章 殖民者

  皇帝只是給他們立了些規矩,但並沒有強搶。說實在的,單老爺子這等地方豪強其實最不怕的就是規矩,畢竟規矩立下來,是一視同仁的,他們怕就怕碰到不立規矩而硬搶的。老爺子近八十歲了,他出生時,北魏剛分裂為東西兩魏。

  濟陰單家經歷過東魏北齊北周隋歷朝統治,可以說經常遇到明搶的。尤其是每次改朝換代,就要被搶一次。

  相比起每年少交的那點田租商稅,被搶一次就能讓單家元氣大傷一次了。幾次三番下來,單家當初也是相當的不容易,尤其是上層變動太頻繁,還使的經常要被受壓迫。就如當年單皇后就曾被滎陽鄭氏和鄭州崔氏都看中過,都是想藉機吞掉濟陰單氏的產業。

  大秦立下規矩,一切在規矩之下。

  這對於單氏這樣的地方豪強來說,還真是很不錯的機會,他們有不錯的根基底蘊,在規則保護下發展,是遠強於許許多多人的。

  這就好比朝廷如今的科舉制度一樣,表面上看是對士族子弟取消了各種優待,可實際上,科舉考試里,士族子弟依然占據著極大的優勢,真憑本事考,他們更能保證其優越。

  單家也是看到了這些,如今可不僅僅是買地經商開工坊走商隊,他們現在也一樣開始讓子弟學文習武,意圖通過科舉制度和衛府兵以及北衙禁軍等多個渠道,走入仕途,讓家族影響力更大。

  對於單家這樣的豪強來說,他們已經不是很看重錢財了,因為他們的錢財足夠的多。他們家族甚至成為了外戚後族,但他們不滿足於此,還想通過科舉,通過讓子弟從軍等,讓更多子弟走入仕途,取得更高一步的政治地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