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領、方佐、郡將,皆統兵馬管事政事,所以說百濟的制度,其實還是停留在比較傳統落後的制度階段,各方都有一支幾千人的方領軍,然後有戰事時,再臨時徵召百姓從軍。

  固此百濟以前跟高句麗、新羅等打來打去倒還勉強相當,但一對上大秦的軍隊,就不行了。皆因大秦的軍隊更加專業。不論是訓練還是武器裝備,都是遠超百濟人的。

  「五方諸郡的方領、方佐、郡將等都奉命到泗沘了嗎?」

  泗沘城中,徐世績詢問。

  「回徐帥,百濟原先之官員,上至一品六佐平、二品達率,下到恩率、德率、扞率、奈率,再到七品的將德、八品施德、九品固德、十品季德、十一品的對德,還有十二品文督、十三品武督、十四品佐軍、十五品振武、克十六品虞皆下令來泗沘。」

  「其朝中掌宣納事的內臣佐平、掌庫藏事的內頭佐平、掌禮儀事的內法佐平和掌宿衛兵事的衛士佐平以及掌刑獄事的朝廷佐平還有掌外兵馬事的兵官佐平等,也都已經在泗沘了。」

  徐世績冷哼著道,「這百濟,邊荒蠻夷,處處學我中原,卻還搞出了個十六品,連個九品十八階都沒學到。」

  一名參軍事也笑道,「可不是怎麼的,這百濟官員,六品以上服紫,以銀花飾冠,十一品以上服緋,十六品以上服青。娘的,一開始我發現這泗沘城裡這紫袍官員無數,還嚇老子一跳呢,誰成想,一至六品皆服紫呢。」

  徐世績道,「百濟官階十六品,卻沒有正從和上下之分,故這六品以上服紫,其實也跟咱們三品以上服紫是一樣的。」

  當然,百濟的六品以上官,當然還是不能跟中原的三品紫袍大佬比的。

  想他徐世績,現在擔任朝鮮道行軍大總管、經略宣撫使、安東道左都督指揮使、兼管百濟道左都督指揮使,那也不過是個正三品實職,和正二品的上將軍階。

  「也不能大意輕敵,畢竟這裡還是有幾百萬人口!」徐世績提醒眾人,現在統計出來的結果是,百濟共有四十二個郡,下轄總共約二百六十八座城池,這些城池都是之前百濟的縣。但大秦這次卻只設了三郡,三郡基本上是三大平原。

  北面的熊津郡,以車嶺山脈南面的內浦平原組成,而德安郡,則以蘆嶺山脈北的湖南平原為主。至於東明郡,則便是以蘆嶺山脈以南到海的地方,東則以與新羅交界的小白山脈為界,以全南平原為主。

  三郡總共才設了十五縣,等於一縣要管十八城,而百濟人一座縣城下,基本有十幾個村落。

  十萬秦軍,暫時還不會撤出百濟,但要駐防這二百六十八座城,也不容易,而且也不可能一直駐這麼多軍隊的。

  何況,現在還有新羅又想搞事情。

  「希望席君買他們能夠起到預期的作用吧。」徐世績道。

  古龍郡。

  位於百濟與新羅交界的小白山脈西麓,其北面伯海郡,如今便有十三城在新羅人手裡。

  大量的高句麗人逃往伯海等城。

  「這些人要收納嗎?」

  看著越聚越多的高句麗人,城中的新羅軍也有些犯嘀咕了。

  「再等等,雞林那邊應當快有旨意到了,聽大王的。」

  新羅都城,雞林連續爭論了許多天,和白會議的上等們爭論不已,國王金白淨親自督會。最終討論的結果,還是接納這些高句麗人。

  據伯海城上報,起碼有數萬高句麗人逃來,還有更多人趕到,若是接納下這些人,無疑對於新羅來說是個很誘人的事情。

  已經吞下的伯海十三城,新羅可不打算再還給秦人。

  「若是因此惹怒秦人,奈何?」有人提出擔憂,可此時新羅上下都不願意放棄到手的利益。他們認為,奉秦天子旨意出兵討伐百濟,新羅也損失不小,又是出兵又是出糧,還損兵折將,如今這十三座城理應歸他們。

  當然,他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就是這十三城,其實以前也是新羅的,只是後來被百濟奪去,故此現在只是收復而已。

  快馬帶著和白會議的結果和國王旨意送到伯海城。

  守將薛烏素接到命令後,下令打開城門,接納高句麗人入城。

  古龍城,百濟舊將,原南方領兼古龍郡將黑齒義慈,此時帶著一千二百人百濟軍接受了席君買的收降改編,成是東明郡下的一名副都指揮使。

  「稟報席郡守,伯海城的新羅將軍薛烏素下令開城,接納高句麗餘孽。」

  聽得此報,席君買轉頭對王君廓道,「郡丞,該我們了。」

  第1370章 聰明人

  「兵曹,跟咱們再講講長安,講講洛陽吧。」

  「是啊,跟咱們再說說東西兩京。」

  黃昏。

  山野,一支兵馬露營,士兵們三人一組九人一火的聚坐一起,餵過馬飲過水,此時點起篝火再在燒著水做著飯。

  檢校東明郡兵曹參軍宇文承都帶著手下巡營,他現在既是東明郡的檢校兵曹參軍,同時還擔任了團都指揮使,手下統著一團人馬。

  東明郡現有兩廂五團人馬,有一個府兵主力團,外加兩團民兵,再加上接受當地百濟人投降後的兩團百濟軍。

  宇文承都的這一團人馬,有一個主力府兵營,外加一個民兵營,然後是兩個百濟協從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