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讓席君買有些不知所措。

  「小席啊,你是聖人的親衛出身,聖人對你也是知根知底的,你就不要有什麼顧慮,大膽放手去干,干好了,回頭聖人就直接正授你太守了,哪怕到時改授你為郡都尉,也是了不得嘛。這個機會給了你,你可是抓緊哦。」

  席君買激動的滿臉通紅。

  「當然,我也知道你年輕,尤其是久在軍中,對於政務這塊怕沒什麼經驗,故此呢,我也給你選幾個幫手。就你天安營那幾個,讓王君廓做東明郡丞、柴紹做東明郡尉,王伯當做你的郡主簿,還有宇文承都為你兵曹參軍。你看,有這些人協助你,應當足夠了。」

  席君買聽說要調這些老部下給他搭檔,卻沒那麼高興。

  跟這些人相處了許久,他對這些人也是清楚的,個個都是有本事的人,但也都是有問題的人,與他們處久了,他擔心出問題。

  「不要有顧慮,他們雖有些問題,可都是過去,如今也是都立有戰功,你去東明郡,總還得有幾個幫手嘛,用生不如用熟。」

  席君買看著徐世績,「徐帥是不是有什麼任務要交給我,請直說。」

  徐世績這下倒有點意外了,他還是小看了席君買。

  「是這樣的,新羅此前出兵助我討伐百濟,他們趁我攻滅百濟後,搶占了十三座靠近新羅的邊境之城,一直不肯交給我們。而我呢,又顧忌說他之前協助出兵幫過我們,雖說他們也沒幫上忙,五萬人被五千人擋住,打了幾個月,最後自己折損一萬多都沒攻下,可終究曾是盟友嘛。但是呢,也不能因此就把這十三座城給他們,但我們又不能直接去強要,否則會弄的不好看。」

  席君買若有所思,「那徐帥要我怎麼做?」

  「你靠過來,就這樣這樣做,明白嗎?」

  「哦,確實是個好辦法。」

  「能辦到嗎?」

  「請徐帥放心,一定完成。」

  席君買從帥府出來,便所王君廓、柴紹、王伯當以及宇文承都幾個招來,然後向他們宣讀了徐世績的任命。

  幾人都很意外,不過等席君買說完後面的話後,幾個倒是都點了頭。

  「倒是一點小事情,就是這不會是個坑吧?」柴紹望向席君買,又看了看自己幾人,除了席君買根正苗紅的皇帝侍衛出身,他們幾個,可全是長流人。

  「真要挖坑,也不可能把我自己挖進去。」席君買道。

  王君廓這個時候發話了,平時常沉默寡言的他道,「就算這是徐帥給我們挖的坑,可如果能為朝廷辦點事情,就算背個鍋踩個坑也沒什麼,就當是贖罪了,這事我接了。」

  王伯當也點頭,「我也接了。」

  柴紹呵呵笑了兩聲,「也是,坑不坑的也沒什麼分別,反正來了這安東也沒打算回去了,行吧,該怎麼行動,席太守你安排吧。」

  「徐帥給我們拔了些人馬,除了我們營,還另給了三營人馬,此外,又拔了四千民兵,咱們就有了一團戰兵,兩團輔兵,有六千人馬,實力完全足夠了,現在先前往東明郡城吧,等到那了,再開始第二步。」

  當天,席君買帶著六千人馬往東明郡而去,東明郡,便是原百濟靠近新羅的那部份地區,如今劃為東明郡,下設五縣。而新羅占據的那十三城,正是隸屬在東明郡下。

  數日後,席君買一行率六千兵馬到達東明郡城。

  一到東明郡城,席君買便開始搜捕高句麗餘孽,對於逃入百濟的高句麗人到處搜捕,一經發現立即捕為奴。一時間,東明郡境內的高句麗人紛紛而逃,此時有一個傳言在高句麗人中流傳,說新羅願意接納高句麗亡國之人,還特指出了新羅會在邊境十三城接收安置他們。

  聞得此訊,走投無路的高句麗人於是紛紛向邊境十三城涌去。

  第1369章 黑齒義隆

  百濟,泗沘。

  泗沘又稱所夫里城,城中有萬家,按百濟制度,百濟在隋朝時開始學習中原改革,把擔魯制改為方郡制,同時在畿內實行部巷制。泗沘城設有上中下前後五部,每部兩千五百家,四家出一兵,每部平時維持五百士兵,由一位將軍統領。

  每部下轄五巷,每巷五百家,類似於中原的坊。

  約百年前,即南梁武帝大同四年,扶餘自熊津遷都至泗沘,還曾改國號為南扶餘。

  作為立國時間不比高句麗、新羅短的百濟國,其在半島上的歷史很久,依山阻海,境內有平澤平原、內浦平源、湖南平原、全南平原等,山海形勢險固,氣候條件也不錯,固此地方不大,其人口卻曾一度多達數百萬。

  百濟曾把國內劃分為五方,方下再轄諸郡,形成方郡制,五方有五個中心,也便是百濟的五都,中方古沙城,東方得安城,南方久知下城,西方刀先城,北方熊津城。

  後都城由熊津遷往泗沘。

  五方各有方領,以達率為之,方佐為副。方下各郡,有郡將三人,以德率擔任。

  從熊津遷都到泗沘之後,熊津一直都還很受重視,甚至形成了近乎東西二都的格局。

  熊津方這樣的大方,下轄十個郡,熊津方由百濟官階第二位的達率擔任方領,其下的十郡,每郡有三名郡將,由百濟官階第四位的德率擔任。

  而方佐,是由百濟官階第三階的恩率擔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