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豐這一隊都是長流人,且過去不是叛軍就是亂匪,個個兇悍,騎在馬上,換上了府兵的鎧甲裝備後更是如虎添翼,高句麗人哪是他們的對手。而陸安那一隊府兵,本就是自中原調來的正規軍,也個個是訓練有素,畢竟立國未久,哪個府兵不是身經百戰啊。

  陸三看著前面奔逃的高句麗人已經不多了,想想也確實,既然敵人無力反擊,那就多抓幾個俘虜吧。

  抓個俘虜二十貫呢,雖說按軍中慣例,並不是誰抓的這錢就是誰的,可抓俘虜的那個,肯定是拿的頭一份,府兵們不比北衙的禁軍,他們有銄錢可拿,而他們府兵那都是要自備裝備打仗的,府兵們就靠繳獲戰利品的這點收入補貼下了,當然,能當府兵的都是地主富戶,大家當府兵,最主要的還是看中府兵能夠有機會立功入仕的機會。

  但能多賺幾個,誰還嫌多啊。

  陸三策馬又追上一個,這次他沒直接拿陌刀砍了,而是追近了些,然後拿刀身拍,硬生重的把那人拍落了馬。

  「楊隊,趕緊幫我把這個綁了,一會算你一份。」

  楊豐此時也收起了弓,「呸,你還想指揮起老子來了。」笑罵著,他埋頭猛催戰馬,繼續追擊。

  你追我趕。

  然則高句麗人如同喪家之犬一般慌不擇路的逃竄,可他們又如何逃的過更精銳的秦軍斥候輕騎呢,最終全都或死或俘。

  馬鞍著上綁著敵軍的坐騎韁繩,後面還跟著綁著的高句麗俘虜,大家笑著往回走。

  不時,還有人跳下馬,把仆倒在路邊邊的高句麗屍體搜檢一遍,武器鎧甲全帶走,身上值錢的也拿走,最後再一刀砍下首級帶走,留下一個無頭屍繼續撲倒在路邊。

  原高句麗人的營地里,大家開始生火。

  燒水、煮肉、做飯。

  有人在審問俘虜,有人在統計戰果,還有人在登記繳獲的戰利品。

  宇文承都倒是落的清閒,他坐在那裡擦拭著身上的鎧甲,血跡一點點去除,整個人重又顯得整齊和俊朗。

  「都頭,這些高句麗人真是越來越不濟事了,想十年前,那時還是咱們中原心腹大敵,一次次跟咱們硬戰,何等的硬骨頭啊,咱們也沒少在他們手底下吃虧,可如今呢,你瞧瞧,三百多人啊,在咱們手底下沒走過兩回合,就只知道逃了。」

  「這還不好,咱們破這處高句麗賊,俘虜賊軍一百多個,繳獲戰馬二百多匹,斬首二百餘,又還繳獲了不少武器盔甲旗幟,和金銀錢帛,甚至還有一枚將軍印呢。」

  這些報上去,可就是大功一件了。

  不說其它,光是那二百多個首級,就值一千多貫錢了,而那一百多個俘虜,更值兩千多貫,再有那二百多匹馬,也值幾千貫錢呢,還有那些武器啊鎧甲細軟啊等等,這趟收穫起碼有六七千貫錢。

  雖說按軍中規矩,這些並不全歸他們斥候隊,但是他們可以先直接分兩成,剩下上繳後,也還會有些作為賞賜再發下來給他們,算來,他們起碼能得到兩成五。

  算來,斥候隊起碼能分到一千五百貫了,隊裡一百人分,功多的能分到幾十貫,少的也能分個十貫八貫了。

  而大家只是受了點輕鬆,沒有一個戰死重傷,那就是大賺了。

  府兵們既要戰功好得封賞,也想要賞賜,至於臨安屯的民兵們,他們倒不敢奢望說立功就能得到授職升賞,可實打實的錢帛,總是實在的。拿回去給妻兒們買些首飾啊布匹啊穿著不好看啊,買些魚啊肉啊吃著他不香啊?

  收拾乾淨了的宇文承都卻沒有卻關注這些,他從身上取出一副地圖,然後在面對照了自己現在的位置,在那裡劃上一個叉。

  「這裡的賊人還沒有發現我們,可以趁此機會,再拔掉幾個寨子。」宇文承都道。

  陸安笑道,「我看完全可以兵分兩路,這些高句麗人都是些烏合之眾,咱們一隊人完全就能滅掉他們一個大寨。這樣就能在他們發現我們之前,多滅幾個營寨,多斬些首級、多捉些俘虜,多繳獲些馬匹錢帛。」

  「都頭,我也贊成分兵。」楊豐也道。

  宇文承都盯著地圖,「好!」

  第1361章 封禪

  開元六年,秋八月。

  金殿早朝之時,數名官員走出隊列,齊聲奏請。

  「臣等請求聖人封禪泰山!」

  羅成有些意外,「怎麼這個時候提出封禪的事來了?」

  大學士虞世南奏道,「聖人之功德,天下人有目共睹。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登封報天,降禪除地。

  封禪泰山,對於古人來說,並不僅僅是一種炫耀捧場,而是有著極強的政治意義的。尤其是改朝換代之後的帝王,更需要去泰山封禪,這意味著與天的溝通,取得上天的天命,代天治理人世。

  天子天子,上天之子,天命所授,這個封禪便是這個授天命的儀式,所以說是馬虎不得的。

  而且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去封禪天地的,只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是在久亂之後,致使天下重歸太平,或是開創盛世的皇帝,才有資格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接受天命代為治理人間。

  封禪儀式在中嶽嵩山和東嶽泰山都曾舉行過,但以泰山的次數最多和影響最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