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跳蝻的形狀和生活習慣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有腿沒翅膀,會跳不會飛,還不會繁殖產卵,這也是我們滅蝗最好的階段。」

  這些跳蝻還喜歡集群,他們的後腿上有一個部位,若是被同類觸碰到後,便會開始喜歡集群活動,正是這種特性,跳蝻出生後,便會開始迅速聚集,然後形成一個又一個的蝗群。

  「一斤跳蝻兩斤粟!有多少兌換多少!」

  「聖人,跳蝻比蝗卵可大的多,一斤換兩斤是不是有點多,要不兩斤跳蝻換一斤粟如何?」馮力士為皇帝諫議。

  羅成卻搖著頭道,「正因蝗蟲比卵大的多,朕才調整了下兌換比例,可如是降的太多,百姓就會不高興了,再說,一斤蝗換兩斤粟,朕也不會吃多少虧的。如今養生粉可是銷量大火,有多少跳蝻飛蝗朕都能吃的下,到時與谷糠麥麩芋粉等一配,可是能賣出大米價,怎麼也不可能會虧的。」

  養生粉本質上算是一種粗糧,其成份都是些極便宜的粗糧,如稻糠麥麩芋粉啊這些,本來都是糧食加工後剩下的,是給牲口吃的,可現在一包裝,加入了養生保健的這個理念後,大家已經把他當成了靈丹妙藥在吃了,有病治冶,沒病養生,價格還不貴,也就跟米價差不多,買回去沖服,既能當早午餐,還能加上茶變成茶飲,若是沖干點也能當粥喝。

  靖蝗司立即明發詔令,傳詔各道。

  一斤跳蝻換兩斤粟。

  這個命令一出,百姓不再挖蝗卵了,都在各地找跳蝻,蝗卵密集的地方都挖光了,剩下的都是些不那麼密集也不那麼好挖的地了,一天已經挖不了多少。

  現在這跳蝻出來了,大家的熱情又高漲了。

  偃師縣,縣丞李綱再次出現在鄉間地頭,這段時間,偃師縣在他的帶領下,挖蝗卵表現最為出色,為河南道諸縣數量第一。

  現在要抓跳蝻,他也很是積極。

  畢竟上次僅他們縣裡,就挖出了幾萬石蝗卵,隔幾天皇家就運著一車車的糧食過來,換走這一車車的蝗卵,一想到這些蝗卵本來能產出億萬的飛蝗,李綱就覺得成就感十足。

  他現在也沒心思再去想什麼天人感興,修德善政這些了,他現在已經贊同了皇帝所說的,治好是蝗蟲預防蝗災饑荒,就是最大的善政仁德。

  「要多向百姓宣傳,這跳蝻不能拿土埋,埋了它們還能再鑽出來禍害,得多挖溝,白天敲鑼打鼓的把蝗蟲趕到溝里去,然後把蝗蟲捉入水桶,溺死。」

  「縣丞,誰捨得埋掉啊,一斤跳蝻能換兩斤粟呢,這跳蝻雖不如飛蝗大,可比蝗卵大的多,多抓一點就能多換點糧呢。」

  丁家台村。

  丁老三全家又開始動員了,上次全家挖了一個多月的蝗卵,挖了一百多斤,換了五百多斤的粟,家裡高興的不得了。

  這相當於白白的增加了五六畝地的收成呢。

  現在跳蝻出來了,全家又出動了。

  「把床單都帶上,多帶些桶和網。」丁老三交待。

  第1328章 天蝦雞排

  田間地頭,已經挖了不少的縱橫交叉的溝渠。

  村民們以戶為單位,各展手段,有人在喊叫,有人在敲盆,然後有人在溝里舖上了床單。

  丁老三跟兒子在地里跟趕雞趕鴨一樣的,一遍遍趕,終於跳蝻聚集了許多。老三牢記著上面宣傳的滅蝗辦法,說這跳蝻有逆人而行的特性,所以可以驅趕引導到溝里去。

  此時跳蝻還都只是一齡的,第一次皮都沒脫,個頭較小,不會飛跳的也不遠,一入溝里,一時間並不能跳出去。

  「快趕!」

  老三看著溝里越聚越多的跳蝻,面上全是欣喜。若是以前,看到這麼多跳蝻,估計得愁的腸胃疼,可是現在,只有欣喜。

  趕了半天,那段溝里,已經密密麻麻的全是跳蝻了。

  「孩他娘,趕緊收床單。」

  李氏和丁母兩個便幫忙著把床單一收,裡面就捲起了無數的跳蝻。扯起床單到旁邊準備好的水桶邊,用力抖落,把跳蝻抖起水桶,然後蓋起蓋子。

  水桶很大,裡面裝了大半桶的水,跳蝻被裝進去後,丁老三還左右的搖晃著桶。

  「這才半個時辰,起碼捉了好幾斤。」老三欣喜的道,「比挖蝗卵還快呢。」

  「蝗卵一斤換三斤糧,這個只能換兩斤呢。」李氏道。

  「那也是抓這個更划算,這麼會功夫就抓了好幾斤。」

  一家人笑著繼續開始驅趕捕捉,很快到了晚上,但大家回家把跳蝻交了後,換了糧食,又馬上返回地頭,繼續捕捉。

  皆因為跳蝻有向光性,晚上在地里溝邊樹起火把,就會有跳蝻圍過來,這個時候驅趕跳蝻入溝還更方便了。

  白天丁老三一家捕了三十多斤跳蝻,這玩意溺了水後,更打秤了,不過駐村收糧的張佐史也沒扣大家的秤,反正秤多少就是多少,這邊秤完,那邊就換糧。

  這一個月來,大家都習慣了,笑呵呵的拿口袋過來裝了糧食就送回家,然後趕緊吃幾口早上做好的乾糧,又往地里跑了。

  各地收上來的跳蝻都迅速的從鄉里運回縣中,然後設立在各個縣裡的加工坊,便開始趕緊蒸熟晾曬。

  洛陽。

  靖蝗司,皇帝與太子駕臨。

  靖皇司里,已經有各地送上來的許多跳蝻,大多都是活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