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到後來,卻只孑然一身。

  長孫無忌對張鐵槍的出身經歷很感興趣,是因為這個案子很關鍵,甚至是一個典型案子。

  一個是退伍軍官,一個是名門舊士族,其中又還牽扯到秦瓊這樣的新貴,那這案子肯定得辦鐵。

  「張錄事,你可知道,陛下在今年年初,下詔把三衙兵士由過去的衛士改稱為侍官?」

  張進點頭,畢竟他也是軍中吏出身。

  在前朝時,把府兵皆稱為衛士,後來,又把諸衛府番上宿衛的府兵稱為侍衛,言侍從天子。

  而今年年初,皇帝下了一道詔令,把三衙之兵,皆稱為侍官,意為侍從天子,衛保國家。

  皇帝表明三衙之兵皆為國家之士,皇帝之侍。

  甚至詔令中,皇帝還明確的規定了這些侍官們的地位,那就是等同於讀書的士子。

  侍官與士子並列。

  此詔下達不久後,皇帝又頒一詔,便是關於三衙士兵點選招募的條件,規定了罪犯、不良人、胡人蕃子、賤籍等不得參軍應募入伍。

  最重要的一條,則是三衙軍士立功後不但得勛受賞,累功還可取得官身,從此進入仕途官場。這一條,就改變了隋朝大業年間皇帝關於軍府士兵立功得勛後,卻也不能授予官職的規定。

  當年楊廣取消得勛士兵授官,是認為士兵只會打仗,不懂為官不會理政,但羅成卻認為,有功的將士們必須得保留他們上升的通道。

  不識字認懂為官?朝廷可以給他們職前培訓。尤其對於多數軍人來說,他們就算升職為官也多還是留在軍隊體系中,只有少數優秀者,才可能轉任文職。

  羅成沒有禁止武官轉文職,也不禁文職轉武官,只要有足夠的能力,都可以轉換,甚至武將也一樣能夠出任宰相輔臣,關鍵就是能力。

  「陛下三令五申,要加強侍官軍人的地位,尤其嚴禁貴族、官員等驅使軍人為僕役,而如今崔氏居然為了一個方子,就要謀害退役的侍官,這豈能容許?」

  張進馬上明白過來。

  「下官明白,這是頂風做案,是無視朝廷詔令。下官一定嚴審此案,辦成一個鐵案。」

  長孫無忌指示,不僅要辦成鐵案,還要辦成典型。

  並且對於崔氏,要從嚴打擊。此案不光光要查崔家管事崔琮和他的打手,還要嚴查崔善福。

  「崔家如此做惡,只怕向來作惡多端,張錄事,你派不良人好好查一查崔家,看看到底還有多少惡沒有被查出來,一定要嚴查,絲毫不放過。」

  「順便,藉此案,整個長安府也一一次大查處,對於那些在役或退役的侍官,都要主動的去調查詢問,看是否有遇到欺凌等情況,若有,要及時主動的幫忙解決。」

  張進暗暗心驚。

  知道自己這位年輕的府尹上司,怕是要藉機在長安府二十餘縣掀起一輪大風暴了。

  說是調查侍官們遇到的麻煩,實際上不就是衝著貴族官員們去的嗎?畢竟大秦士兵們的地位向來還是很高的,一般百姓也欺負不到他們頭上去。

  「喏!」張進叉手領命。

  第1116章 長安崔氏

  丫環端來一壺泉水,放好後退下。

  崔君綽打開壺,嗅了嗅壺中的泉水,這水是府中派人每天一大早便去數十里外的終南山中取來的清泉水。

  專用來煎茶。

  雖然如今因皇帝愛泡茶,世人也漸改飲茶之風,由煎茶改為泡茶,但崔君綽卻依然喜歡用舊法煎茶。

  紅泥小炭爐已經燒起,姜蔥蒜桔子皮青鹽等各種煎茶調料也已經備好。

  取出一塊上好的團茶,拿茶夾夾起先放在火上微烤,待烤出茶香後,形如蝦蟆背,再趁熱包好,以免香氣散失。

  茶自然冷卻後,再放入擂缽,輕輕的搗碎成細末。

  崔君綽動作不急不緩,很享受這個過程。

  他也不需要煎茶的茶仆茶婢,全由自己動手。

  小泥爐里添上銀霜炭,架上銀壺,把新鮮的山泉水注入。

  小火慢煮,當燒到水有魚目般的氣泡,微微有聲之時,這便是一沸時,崔君綽便往鹽水裡加入了適當的鹽,並除去浮在表面狀似黑雲母的水膜。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否則飲之則其味不正。

  接著繼續加熱燒煮,待燒到水邊緣氣泡如湧泉連珠時,這便是二沸了。

  先從銀鍋里舀出一勺水,再用竹夾在沸水中邊攪邊投入搗好的茶末。

  等燒到鍋中茶湯汽泡如騰波鼓浪之時,這便是三沸,加進二沸點時舀出的水,使沸騰暫停,以育其華,然後可以投入其它的作料。

  等水再開,茶湯便算是煎好了。

  茶要熱飲,尤其是第一碗茶湯最好,是不雋永,越後面的越差了。

  崔君綽飲茶不喜人打擾,這是府中的規矩,人人都知道這個時候若去打擾,定要受罰的。

  崔君綽的茶杯很漂亮,是精巧的紫砂茶杯,他不喜歡如那些暴發戶新貴一樣,拿著河北邢窯洞的白瓷杯或是江南的青瓷杯飲茶,那是喝酒的,怎麼能飲茶呢。

  飲茶就得紫砂,那才是上品。

  舀出第一杯茶,手捧著熱茶,剛要趁熱飲下。

  結果門卻被敲響了。

  「阿郎。」

  崔君綽放下茶杯,臉色難看。

  「何事?」

  「阿郎,勝業坊五郎出事了,宅第被查抄,五郎也被帶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