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紇也稱韋紇,是鐵勒的一支,而鐵勒也稱敕勒,最早是居住於北海(貝加爾湖)以南的部落聯盟。又因常用車輪高大的車子,因此也稱為高車。

  他們算是匈奴之別種。

  薛延陀和回紇都是鐵勒諸部中的一支,在隋末時,鐵勒諸部在東西突厥中搖擺不斷,叛服不常,大業時鐵勒諸部本是隸屬於西突厥,後來叛亂不敵,於是再投奔東突厥。

  後來在隨始畢可汗南征時,為隋將羅成大敗,於是鐵勒諸部又改歸附於隋,聽命於羅成。

  羅成立國後,大敗南下的頡利可汗,於是依附於羅成的乙失缽便率部趁東突厥元氣大傷,開始圍攻突厥,搶奪漠北草原的控制權。

  乙失缽以薛延陀部首領,得羅成支持,而建立了薛延陀汗國,鐵勒諸部皆臣屬於他。

  回紇就是鐵勒諸部中僅次於薛延陀的部落,在早前,本來鐵勒諸部最強的是契苾部,不過被始畢暗算,於是讓薛延陀成了鐵勒老大。

  「回紇為何要叛亂呢,請陛下發兵討伐。」魏徵道。

  薛延陀是大秦的漠北藩屬國,如今他內部有亂,大秦確實有助其平亂之責。

  可羅成卻平靜的反問他,「當初始畢和頡利兩汗兵敗後,乙失缽確實為我圍攻漠北突厥,出了不少力,去年又發兵入西域攻射匱,有功。可是如今東西突厥或亡或降,幾乎名存實亡,不復為我大秦之危也。可薛延陀如今占據漠北,號令諸部,卻擁有二十萬帳,這還沒算上其它諸部的,僅僅是薛延陀部就有二十萬帳。這意味著,薛延陀隨時能拉出二十萬騎來,還不算其它鐵勒部眾。魏徵啊,薛延陀占據漠北,擁數十萬眾,已經成了一個潛在威脅了。」

  對於國家來說,沒什麼絕對忠誠的藩屬。

  就如東突厥的啟民和始畢可汗父子,那是隋朝一手扶持起來的,結果兩代都沒過,始畢一強大不就要噬主攻隋嗎?

  一旦實力強大,必然就會如此。

  如今的薛延陀,確實已經太強了。

  統一漠北諸部,而西域的西突厥現在隨著射匱的兵敗逃亡,莫賀咄汗雖為西突厥汗,但也僅僅只是一個傀儡而已,西突厥已經被打的沒了脊梁骨。

  又有安西三郡,加上伊麗七十二諸侯在,西突厥雖還沒滅亡,可也已經不再構成威脅了。

  這個時候,薛延陀其實也就沒有了半點其它的牽制和威脅。

  乙失缽這兩年其實表面對大秦忠心,可暗裡卻已經有些跋扈了。他對於鐵勒諸部的管控很嚴,其實就是想效仿大秦,加強汗庭的權威,削弱諸部的實力,他不滿足於傳統的部落聯盟的形式。

  乙失缽的這種行為,其實羅成早看在眼裡,甚至已經提起了警惕。

  回紇的反叛,對羅成來說,這是好事啊。

  「韋紇部聯合仆固、同羅、拔野古等部落成立聯盟,總稱回紇,這就是不滿乙失缽的專權行為,他們要維護傳統的部落聯盟制。魏徵啊,漠北之地,遠隔瀚海戈壁,朝廷是無力直接控制的,若任由漠北出現一個強力的專權可汗,早晚又是一個突厥始畢。韋紇與其它幾部聯盟起兵反抗,對朝廷來說是好事,漠北若有回紇與薛延陀兩個部落聯盟,相互牽制,這總好過一家獨大啊。」

  魏徵怔怔出神,皇帝這番話真是很出骨,但卻又道出了國與國之間的本質利害關係。

  與其相信薛延陀會一直忠心耿耿,倒不如讓回紇幫忙看著平衡。

  「可我們是薛延陀的宗主,藩屬內亂,難道就干看著?」

  羅成輕輕一笑,「你怎麼就沒轉過彎來呢,我們當然不能直接承認回紇,但我們可以打著調解的名義,和和稀泥嘛,手段不重要,結果才重要啊。」

  第1112章 老鐵槍

  開元五年,五月。

  長安城,西市。

  端午節後,天氣漸熱。

  西市的市面並沒有因為長安城放開了街市,拆除了坊牆而變的蕭條。相反,由於西面局勢已經穩定,絲綢之路重新暢通,無數的商旅都匯聚長安。

  這是絲路上重要的一座城池,也是如今大秦西部的商貿中心,甚至形成了轉口貿易城。

  午時臨近。

  長安諸坊的百姓,那些貴族官員府的管事採買,還有許多來長安進貨以轉販到他地的商賈們,都湧入西市。

  長安的坊牆已經拆掉了,原來禁侵街開門的坊街上,如今卻成了熱鬧的街市,甚至已經初步形成了幾大有名的坊市商街。

  但再怎麼樣,西市這裡依然熱鬧不減,這裡現在是長安甚至是整個大秦關隴地區最大的胡貨交易集散中心。

  萬國商貨,這裡應有盡有。

  那一排排的香料店,門口都站著風情萬種的胡姬。

  張超走在街上,眼睛都快看花了,腳步都跟不上前面的老爹。爺倆在西市開了一家食鋪,但專賣糜子做成的黃饃饃,因為味道獨特,饃饃鬆軟甜口,因此深得西市商販百姓們的喜歡,甚至能跟粟特胡人們的胡麻煎餅有的一拼,並稱雙絕。

  老爹是個退伍的老兵,一隻眼睛打仗時受傷瞎了,蒙了一隻眼罩,但身子骨卻依然硬朗的很,他以前是個長矛兵,但卻用的是一柄家傳的纏鐵槍,故人送外號老鐵槍。

  早年也算是轉戰東西,當過隋府兵,也造過反,投過楊玄感,跟過李密,又降過王世充,還投過李淵,最後長安城破後,歸附了大將軍王羅嗣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