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的也是,好吧,你想去就去,至於朝廷那邊你不用擔心,有我呢。不過你身份比較特殊,就這樣走怕朝廷會懷疑你潛逃,不如等這次到了日落城,我就正式收你為義子,這樣一來也就好點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自嘲道,「那我豈不成了皇帝的義兄弟?」

  「哈哈哈,你本來就是皇帝的小舅子,現在就算成義兄弟也沒什麼。」

  雖然有點不舍,但羅藝也沒有強求。

  在軍堡簡單休整了下後,隊伍繼續前行,第三天,他們回到了日落城。

  看到子弟們又回來了,城裡的百姓都很高興。

  而看到那長長的奴隸隊伍,還有一箱箱的錢帛物資後,大家更是興奮萬分。

  羅藝也是個豪爽之人,當下根據李世民遞上的軍功名單,給出征的這些子弟兵們發賞,賞賜有錢有絹也有奴隸。

  而對於此次隨軍出征的真臘蠻子,以及奴隸,羅藝也各有賞賜,連奴隸表現好也得了錢財賞賜,甚至有十幾個表現極好的奴隸,羅藝直接給他們脫籍放免,還他們自由之身,並立即給他們登記入籍,還給他們分田授地。

  一時間,倒是眾皆大喜。

  李世民也分了一份,還不少,光奴隸就賞了他一百個,同時還給他在即將設立的北涼縣內,劃了一大片土地給他,讓他作為私人莊園。

  「二郎啊,等過兩天,大家都休息好後,你隨我點上我們日落國所有青壯,隨同府兵和我的親軍,一起去巡視大河,若是有機會,還要越過大河給那些蠻子們留點教訓。」

  一面出兵巡視大河,一面把奴隸和百姓拉過去,在文陽南北兩面,各新築起一城,這次羅藝要把大河東岸到山下那寬達五六十里,長達四五百里的地帶,全都牢牢掌握在手裡,徹底的開闢為日落國疆土。

  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

  洛陽。

  皇帝正翻看著一封封從嶺南發回的奏章,這些奏章既有嶺南三道經略使李靖的奏章,也有李襲志和馮盎的奏章,還有寧純、陳龍樹和談殿等人的奏章。

  當然,也還有來自錦衣衛嶺南司的密奏,以及皇城司自嶺南發回的情報。

  這些奏報里還有廣南左都督丘和以及日落王羅藝的奏章。

  昭儀長孫婢按皇帝的吩咐,把來自嶺南的所有明奏密奏都整理在了一起。

  「嶺南叛亂平定之快,超出預計啊。李靖越是大才,只給了他一千一百羽林,再加了陛下的三十多條海商船和幾千護衛,居然這麼快就平定了四郡叛亂,前後不超過三個月時間,真正用兵不到一月。調動兵馬沒超過兩萬,所耗費錢糧更是極少。」

  昭儀長孫氏為皇帝整理這些奏章,驚嘆的道。

  「確實讓人驚嘆,不過也不算太出奇,主要不是李靖能打,而是嶺南這些俚帥其實各懷鬼胎,從來就沒有真正團結過,一邊結盟,一邊又各有小九九,到頭來,自然是迅速敗亡。」

  當然,這其中也有皇城司和錦衣衛的功勞在內,比如說寧長真自縊而亡,使得合浦、寧越兩郡不戰而降,要知道當時兩郡還完全掌握在寧氏手裡,寧長真還有數萬之兵呢。

  但寧長真卻自隘了,許多人想不明白寧長真既然有膽子造反,怎麼卻又這麼膽小,其實寧長真並不是真的自縊了,他是想頑抗到底的,想要一面請降,一面又保有地盤,可最後他卻被錦衣衛的一個暗樁殺了。

  那個暗樁還是親軍府時派去的,潛伏在寧長真身邊幾年,寧長真一直以為這個溫柔可人的中原美人,真的只是他花幾顆合浦大珠買來的。

  這件事情做的很機密,事後錦衣衛也只是報告了皇帝,卻沒有對外公開。

  羅成手裡拿著李靖的奏章,是關於平叛後對嶺南的安撫處置策略,羅成看的很仔細,這才是真正關係到嶺南安定的關鍵。

  先前這場叛亂和平亂,其實都只是表皮。

  就如當初秦軍入嶺南,很快平定嶺南一樣,不過是諸方勢力表面歸附,秦軍也只是占據了部份地區,那些俚帥依然是手握私兵,掌握數城之地。

  一有不滿,就公然造反。

  若是不能解決這個根本,他們早晚還是會反。

  李靖現在挾平叛勝利之威,要把馮盎、陳龍樹、寧純、談殿這些俚帥對調,調離他們的大本營,這點羅成是同意的。

  對於李靖打算把鬱林郡拆分為鬱林和南寧郡,他也同意,嶺南現在雖折分為廣東廣西和廣南三道,但廣西道卻更要落後一些,開發不夠,桂林和鬱林兩郡,起碼占了廣西道三分之二的面積。

  分而治之當然有利。

  「將廣東道熙平郡南部黃連山之南遊安、武化、開建三縣劃入廣西道蒼梧郡。」

  而對於海南島上的珠崖、儋耳、臨振三郡,則北為北面海口郡和南面三亞郡。

  「以談殿為三亞郡丞。」

  「以馮盎為廣西左都督指揮使,不再兼桂林太守職。陳龍樹為廣西道右都督指揮使,不再兼任蒼梧太守。以丘和為廣西道左布政使兼桂林郡太守。」

  「李襲志調廣南左布政使,兼交趾郡太守。寧純調任左御衛將軍,入朝。」

  寧長真死了,寧道明也死了,寧純雖然這次站在朝廷這邊,但他並不就真是忠於朝廷,他的奏章中迫切的表明想要回去任合浦太守之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