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朝廷催的急,羅藝也就匆匆就封。

  到此地後,面臨的是只有兩個簡陋的小縣城,和千百戶人口。說是小縣城,倒不如說是個交易點,駐守的士兵和家眷,來此收購象牙等貨物的商人們,一些流放屯田的流人。

  朝廷把這裡的這點點人口都劃給了羅藝為封戶,又把當地的駐軍轉為了封國的朝廷駐派親軍。

  加上羅藝自己帶來的部曲等,整個王國的軍隊都不滿千,人口不過萬。

  好在羅藝也不挑剔,就藩之後,開始拿出錢財,四處招募人口,並訓練戰士,同時加固兩座城池。

  他又派人去與封國內的各個真臘部落的原住民傳話,讓各部首領前來拜見,對於肯來拜見的,他都授封他們為亭長、里正、村長之類的頭銜,並讓他們送子弟來王都新建的學校讀書,並選其精壯者擔任他的親衛。

  同時,也允許這些人來王城交易。

  而對於那些不肯聽令的,羅藝就不客氣了。

  先禮後兵。

  他率領王國親軍和自己的侍衛,一一掃蕩過去,雖然真臘部落民也很兇悍,可那些野人一般的部落民,打著赤腳,拿著骨箭,既無鎧甲又於鋒利武器,如何是羅藝對手呢?

  這大半年來,羅藝已經掃滅了十幾個寨子,俘虜了幾千人。

  這些被俘者,羅藝直接貶為奴隸,然後在他們的原寨子修整後建立屯莊,安排漢人移民過去屯田居住。

  「這次收穫不小,居然還是個能驅大象的部落,繳獲十幾頭大象,還有這麼多象牙呢。」

  羅藝捋著須,「大象看著龐大,其實膽小,真要對付這種完全沒有防護,又沒有數量優勢的象兵,簡單的很。」

  象兵可懼者,還得是成群結隊,若是成百上千的大象衝過來,還是很猛的。當然,就現在這周邊,還沒有這樣強的部落呢。

  日落國所在的這片地方,算是兩座大山脈之間的一片谷地,其南北三百里,東西數十里,其境內有東西流向的數條河流,同時也有南北流向的大河漳子河。

  這河本地名譯為羅倫江,不過羅藝改成了獐子河,蓋因這裡獐子多,經常有獐子在河邊飲水。

  「據說這獐水河向北一直流,匯入的大河(湄公河)還是從青海流經劍南、雲南過來的?」

  說話之人是李世民,他因拒不聽從朝廷的調派,最後一貶再貶,直到除籍為民,最後被一路發配到了廣南屯田。

  後來又跟隨羅藝來到了日落國,擔任了參軍事之職。

  羅藝作為封國國王,並不是對封地有完全的軍事和行政權,相反,朝廷在其封地依然是派官員來任地方官,並派駐將領,駐守府兵,軍政皆由朝廷所派官員負責。

  不過相應的,封王依然還有一套自己的國官,比如身為國王,羅藝便有王師、王傅、王友各一人,文學二人,長史、司馬、咨議參軍各一人,掾、屬各一人,主簿、錄事、記事各一,還有六曹參軍事各一人,參軍事四人,行參軍六人等。

  不過因為諸侯並沒有直接管理封國軍政稅賦等權力,因此這套國官系統,其實也就是相當於名義上的,沒啥實權。

  李世民所授的參軍事,也都是視品,並沒有實際品階。

  不過實際上嘛,封王諸侯們遠在邊疆的蠻荒之地,形勢複雜,而羅藝又是第一代封王,本身又是威望高的人,因此在這裡,日南國兩位縣令以及駐軍的校尉,都還是比較聽羅藝的。

  幾次出兵,羅藝名為助陣,實際上就是統兵指揮。

  「聽陛下先前說過一次,說這獐子河從霧濕嶺發源,到匯入那大河就有八百里長。而那大河就更了不得了,起源自劍南西的高原之上,流入劍南、經雲南,再入真臘等一直流到此,然後還一路向南,最終入海,據說全長有萬里之長,比咱們中原的黃河和長江還要長呢。」

  李世民不由的嘖嘖出聲,來到這蠻荒之地後,他反而覺得自在了許多,瞎掉的那隻眼戴他黑眼罩,後來在嶺南又斷掉的那隻手他也取掉了仿製的木手,而是改成了一支鐵鉤,他覺得安裝上鐵鉤雖然看著醜陋,但還挺實用的。

  「萬里之長啊,那豈不是說只要我們一路沿江往上攻打,能夠打到吐谷渾甚至是回到隴右?」

  「說是這麼說,不過數千里之遙,那邊儘是些密林高山,難。」

  這邊的密林和高山可是很可怕的,尤其是那些巨蟒、毒蚊還有吸血的螞蟥,這邊還有什麼鬼雨季,一到雨季,雨下個不停,到處是水。夏天天氣又熱,一不小心就容易得病。

  好在他來後,牢記皇帝的囑咐,喝水都是煮開了喝,住的房屋也儘量搭的吊腳樓,又帶了許多防蛇蟲治毒物的藥。

  在這地方落腳生根,最大的敵人並不是那些野蠻落後的真臘人,而是這茂密的叢林,高高的山峰,和那數之不盡的蛇蟲螞蟻等還有這鬼天氣。

  「大王,恭喜凱旋。」

  日落縣令一身綠袍,笑著上前迎接。

  「家裡一切安好吧?」羅藝下馬。

  「安好,就是北邊又起戰事了,寧越、合浦、鬱林、永熙四郡反叛,朝廷已經令李靖大將軍等出兵平亂,如今是丘大夫出任廣南左都督兼交趾太守。」

  「又叛亂了?丘和任交趾太守嗎?」羅藝點了點頭,丘和算是他的老部下了,當初他初鎮安南,丘和就在交趾為他的郡丞,這些年過去,丘和也成了安南的一把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