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些吐蕃商人,多是往天竺、泥婆羅而去的,他們販去的主要商品便是鹽。鹽這東西,販去天竺,同樣有大利。以往,販鹽往天竺的,是蘇毗人。但現在,這個暴利的買賣為吐蕃人所占據了。

  「山那邊就是天竺嗎?」劉仁軌問。

  「去天竺,得一直向南很遠,然後翻越大雪山。」

  「天竺是一個國家嗎?」

  「不,天竺有許多國家,這些年天竺北方最強大的有四個國家,分別是坦泥沙國和穆里克國還有高達國以及摩臘婆國。如今諸國最強的,是坦泥沙國的戒日王。」

  「在天竺之北,還有一個高山上的國家泥婆羅,國雖不大但實力很強,與我吐蕃向來為聯姻關係。」

  臨了,噶爾又不忘記加了一句,「我吐蕃與戒日王也有往來,關係不錯。」

  劉仁軌呵呵一笑,沒有把這句話當真。

  他對於天竺的了解不多,只知道天竺是傳入中原的佛教發源之地,中原人對於天竺的許多了解,也是來源於那些來到中原的天竺僧人的講述,以及一些冒險前往天竺取經然後又回來的中原僧人所介紹的。

  據說天竺是一個很富裕的地方,有肥沃的平原,無邊無際。

  漢武帝曾經想要打通一條西南絲路,以聯通天竺,只不過後來這條絲路在雲南遇到那些南蠻阻撓,未能成功。

  而此後的中原王朝,則沒有再試圖打通前往天竺的道理。

  劉仁軌對於天竺的了解,還停留在中原南北朝時期,天竺出現了一個統一的王朝,據說這個名為笈多的王朝,統一了差不多整個北天竺,摩揭陀國王旃陀羅笈多一世,據華氏城而建立笈多王朝,武力征服諸小國,統一了北天竺,此後還海陸並進南下征服了幾個國家,達到鼎盛。

  噶爾聽了劉仁軌的疑惑,便說這個笈多王朝雖強,但也只存在了二百來年,在約七十多年前,他們就滅亡了,然後天竺重歸邦國林立的混亂狀態,直到如今形成了四大強國。

  「這麼強大也一下子崩了?」

  「之前天竺西面的貴霜帝國衰弱,於是笈多王朝出兵搶占了其不少土地,另一些土地則被厭噠人所攻占。最初笈多王朝是與厭噠人結盟聯手攻滅貴霜,可後來滅掉貴霜後,笈多人內亂,於是厭噠趁機東侵,連連擊敗笈多王朝,奪取了大量疆土,笈多人的叛亂於是更加難以壓制,最終笈多王朝滅亡,其原先奪取的貴霜之地,盡為厭噠人所奪,北天竺則又分裂為無數個小國,這幾十年來,諸國混戰不斷,於是北方便有了四大強國。」

  相比起中原遠離天竺,對這邊也不算關心,因此他們對天竺的歷史並不了解,可作為天竺鄰居,只一山之隔的吐蕃人,卻對天竺這邊形勢很了解。

  「哦,對了,厭噠人我們又稱為白匈奴!他們在約十幾年前,被西域的西突厥聯合波斯薩珊王朝一起攻滅,波斯與西突厥攻滅厭噠後先是平分其地,再後來波斯與西突厥鬧翻,於是西突厥聯合羅馬攻打波斯,最終西突厥盡奪厭噠之地。」

  劉仁軌問員外郎,「還有個白匈奴?跟漢朝的那個匈奴有什麼關係?」

  那位員外郎倒是對此有些了解,道,「白匈奴人本來是居然在我華夏長城之北,是漢朝時大月氏人的後裔。南北朝時,曾於大漠南北與北魏爭雄,聯合蠕蠕,活動於金山以西,後將波斯擊敗,迫使波斯王稱臣納貢。他們全盛之時,東至蔥嶺至天山南路,西至大海,極為強大。當年北魏強盛之時,都不敢攖其鋒。」

  「厭噠人是一妻多夫、兄弟共妻習俗,這一點,吐蕃人倒也有相同習俗。」

  劉仁軌驚嘆道,「想不到當年被我漢家從塞北驅逐而遠遁西域的白匈奴,居然這麼厲害啊,我漢家的手下敗將,進入西域,卻能敗波斯、滅笈多這樣的大國,了得。」

  而這般強大的白匈奴,卻又最終為西突厥所敗,可滅了白匈奴的西突厥人,又剛為大秦所敗,這麼說來,嗯,大秦的實力,那真的是遠超什麼波斯薩珊王朝、東羅馬帝國、天竺笈多王朝等等了。

  「西突厥如今已經是我大秦的藩屬附庸,這麼說來,厭噠之地現在也是我大秦之地了?」

  「西突厥後來擊敗波斯,拿下整個厭噠之地,將其稱為吐火羅,先前我大秦天皇授封莫賀咄為西突厥可汗,還同時封他為吐火羅國王,這麼說來,厭噠之地自然也是我大秦的了。」

  一眾大秦使團,於是又再次自豪無比起來,噶爾等一眾吐蕃人卻是再次深感失落,繞來繞去,怎麼都是他大秦的。

  第1035章 秦人永不為藩奴

  噶爾東贊心裡很憋火。

  又無處可撒,他不敢把火撒到秦人身上,甚至連嘲諷半句也不敢,秦嶺終南山伐薪燒炭的記憶還沒有淡去呢。

  他只能低下腦袋,當看不見秦人的那囂張得意的樣子。

  往前行,他剛好看到山腳一塊田地里,一群奴隸在耕種。仔細一瞧,能看出其中有漢人奴隸。噶爾陰沉著臉走過去,揮起手中的鞭子就是一頓狠抽。

  那群奴隸也是非常無辜,正埋頭幹活呢,哪料禍從天降,也不知道怎麼就得罪了這位吐蕃貴人。

  「別打了,別打了。」

  鞭子抽過,奴隸身上單薄的衣服立即碎裂,皮肉上一道道血痕起來。吃痛的奴隸們,只得不斷的逃避,並大聲叫喊求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