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的反應遠超出我的預料,效果相當的好。前天和昨天都有兩次睜眼,今天早上甚至還說了幾句話,雖然聽不太清楚,有些含糊,但這都是好現象,這說明,陛下的意識正在慢慢恢復。」

  「而且,陛下的手腳都沒有受什麼大損,並未出現癱瘓和偏癱的情況。」

  「那為何陛下還一直不醒來?」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都是需要時間的。眼下已經渡過了最危險的一個時期,陛下腦中的淤血和水腫差不多都已經消去,只要繼續施針用藥,不出三天,陛下必定會睜眼。」

  一眾宰相聽了,都不勝歡喜。

  皇帝昏迷這些天,他們感覺天都塌下來了。

  「不過,就算陛下醒來,也還需要絕對的靜養,需要臥床休息,不能有任何打擾,更不能刺激陛下情緒激動起伏,否則,將有可能前功盡棄,再次復發。一旦這個時候覆發,就真是神仙也能救回了。」

  魏徵對張須陀和衛文升道,「兩位老相公,我們就不要在這裡打擾到陛下了,到外面說吧。」

  回到政事堂中,張須陀和衛文升這兩位六七十歲,頭髮花白的老相國,都不由的感嘆連連。

  「陛下年紀輕輕,身體又強健,以前帶兵打仗,衝鋒陷陣,那可是有白虎戰神之稱,想不到如今居然會發這樣的病。」

  「孫老神仙說陛下這種症狀,便是中風。中風有外風和內風之分,外風因感受風邪所致,內風則是內傷病症,又稱腦卒中,卒中。陛下的便是腦卒中,是因氣血逆亂、腦脈痹阻,導致血溢於腦所至,因此才會有突然昏仆、嘔吐昏迷等症狀。」

  張須陀卻不解道,「可陛下卻為何為腦卒中呢?」他更了解外風多一點,比如說打仗的時候,有時將軍的卸甲風,便是屬於外風,有的將領在天氣炎熱之時披甲作戰,戰後不及休息,便卸甲,結果有時卸甲中風,就是這種外風。

  可皇帝卻是內風,是血溢於腦,這就奇怪了,皇帝好好的,怎麼可能出現這種症狀。

  「是否有人謀害陛下?」

  「親軍侍衛府全面調查過,沒有發現半點蛛絲馬跡,不似有人謀害。」

  「老神仙說內風病因較多,但多是內因引起,歸納起來不過是虛、火、風、痰、氣、血六端之因。

  情志郁怒,五志過極,心火暴甚,還有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醇酒,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郁化熱,引動肝風。或是勞累過度,人身陽氣,擾過太過,則亢奮不斂,操持過度,形養失神,以致陰血暗耗,虛陽化風擾動為患。」

  「再者,也是水虧於下,火旺於上,也是發病之因。」

  「此外,氣候驟然變化,也是誘因。」

  這些都是藥王告訴一眾宰相的。

  他想到一個傳言。

  「我先前聽到一個傳言,說蕭瑀被罷相前,陛下曾去蕭瑀府中做客,然後遇到其姐蕭氏……」

  關於這個傳言,其實有很多版本,而且傳的有鼻子有眼。

  傳的最廣的一個,就是說皇帝有一天突然微服駕臨蕭瑀長安城的府第,然後在蕭府遇到了隋明帝的皇后蕭美娘。

  然後,天子便與蕭美娘發生了一段不可描述的故事。

  結果,此事為蕭瑀發現,蕭瑀大怒,不顧君臣身份,與皇帝大吵,弄的皇帝非常下不台來。

  於是第二天,蕭瑀便被罷相,蕭氏為弟弟向天子求情,於是皇帝雖罷其相,但卻又厚賜其封地食邑,授封百里封地千戶邑戶。

  魏徵怒道,「這不過是有心之人故意散播的謠言,想蕭氏為隋明帝之後,還比隋明帝大了三歲,如今都是五十多歲的婦人,陛下卻正是年輕之時,還未及而立,陛下怎麼可能與其有什麼陰私事?再說,楊廣畢竟曾是今上舊主,今上又豈會對楊廣遺孀有什麼念頭?荒唐,太過荒唐了,衛相也是朝廷宰相,怎麼還信這種謠言呢?」

  衛文升卻反問,「請問蕭氏現在哪?」

  「蕭瑀罷相之後便赴封地就藩,蕭氏一起隨行了。」

  衛文升哦了一句,「那這樣說,看來還真是個謠言了。」

  「當然是謠言,天子怎麼可能和蕭氏有什麼瓜葛?蕭氏五十多歲的人。」

  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

  五月底。

  宰相王子明、左神策大將軍張亮,自洛陽迎接皇太子嘉文入長安,房玄齡、杜如晦兩位宰相隨同到來。

  六月初一日。

  太極宮中傳出詔令。

  皇帝染恙,身體不適,需要靜心休養,因此詔令皇太子嘉文代攝國政,政事堂諸相輔政。

  太子聽政於東宮崇教殿。

  初二日,太子召護國法師少林方丈道信、護國天師上清掌門王知遠,為皇帝祈福。同日,太子頒下太子教,大赦天下,並減免關隴河朔四道地稅一年。

  初三,頒太子教,賜予文武職事官員勛升一級,賞給八十歲以上平民糧食、布帛。

  初四,趙王羅士信分封於關外忽汗河畔,授封五百里封地,賜封號渤海王,建渤海王國,賜封戶三千。

  初五,燕王羅藝分封於廣南道日南郡之西南,於霧濕嶺以西,羅倫江畔授封五百里封地,賜封號日落王,建日落國,賜封戶三千。

  十一日,羅繼祖、羅承宗、羅壽三王並封於遼東關外長白山東南沿海,各賜封三百里封地,封戶兩千戶。羅繼祖為長白王,羅壽為土門王,羅承宗為海參崴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