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中就包括將青海湖北、祁連山南的地方交給朝廷,由朝廷封建諸侯建國。

  慕容順此時被兄弟叔父們反攻,很是狼狽,特別是天柱王還請來了吐蕃人的騎兵,他不得不答應了大秦的要求,同意把青海四郡中的西海郡一半的北部交給朝廷分封諸侯。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皇帝讓嗣業馬上前往就藩建國。

  皇帝授派嗣業為青海道行軍總管,從隴右河朔調兵兩萬四千,交由嗣業統領,前往青海協助慕容順擊敗其它幾支叛軍。

  嗣業已經早一步離開洛陽,前往隴右集結兵馬。

  李三寶意識到,他們即將前往的西海王國,也許開國並不會太順利,萬一嗣業這仗沒打贏,那他們這些年後出發的西海國民們,或許就將無地安置。

  但他相信那位能征善戰的陌刀大將軍王能夠有本事擊敗吐谷渾,能為他們在西海開拓一片安穩的新家。

  新年後,第一批西海國的封戶開始出發了。

  封戶們幾乎都是來自於中原招募的百姓,但其中大部份都不是中原人,許許多多人都跟他一樣,本是江南北逃之人,他們在中原,不像那些中原百姓那樣,能夠直接享受分田授地的好處,他們錯過了分田授地的最佳時機,於是只能分得少量田地。

  如今有機會分到更多的田地,這些南來的北逃流民們心動了,於是報名參加,在拿到了一筆安家費後,更加堅定的相信未來的日子會更好。

  第一批出發的隊伍,有一千多人,其中有一千移民青壯,另有二百王國親衛騎兵,他們是去開荒打頭陣的,沒有攜帶家眷婦孺們,只攜帶了一車車的物資。

  他們將最先抵達西平郡西面,青海湖北邊,祁連山下。他們將在那裡建立起一座新城,皇帝已經賜名為西寧。

  西平之西,西寧。

  新的西寧城建起後,就將是西海王國的王城,同樣,朝廷還將在那裡設立西寧衛城,駐派府兵。

  因為北鄰河西走廊,這裡也被朝廷稱為是青海的北大門,因此嗣業的王城,便首選此處。

  這裡北通河西張掖,東抵西平,南臨青海,控扼咽喉。

  從洛陽出發,這一千移民,加上二百親軍騎兵,後面還跟著好幾百的商隊,他們為嗣業運送物資前往西寧城,交貨後便再轉往伏俟城,準備從那裡買進一批吐谷渾特產的青海馬、青鹽等物後再返回中原。

  因此,這一路上倒也不寂寞。

  從洛陽出發時,他們是坐船,坐到陝縣後因有險灘,於是上岸,過了這灘後,再又換上長安的渭船,沿運河永通渠入長安,在那裡稍事休整補充後,便改換馬隊,沿渭河一路向西,出隴山,入隴西,過天水和隴西二郡後,便繼續向西沿著河湟河谷前進。

  越往西,路越難走,人煙越稀少,但好在一路上治安很好,不見劫匪,倒是常見有府兵郡兵巡邏值守,還會不收報酬的護送他們路過防區。

  路上,李三寶也不時的詢問那些護送他們的地方府兵郡勇們,問他們青海如今戰事如何了?

  但他得到的答覆要麼是不清楚,要麼就是說朝廷的大軍早已經過去,但後續的戰況他們還不知道。

  就這樣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三寶他們終於在開元四年的夏初之時出了西平郡,進入到了青海,從邁過西平郡界碑的那一刻,他們便正式踏上了西海王國的領地上。

  「到了,大秦西海王國!」

  一名騎兵奔馳過來,向大家高聲宣布道。

  李三寶扭頭看了看身後,又轉身打量著前方,站在西平郡的界碑前,感受不到西海國與西平郡的區別,兩者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他知道,這一腳邁出,他便真正成為了西海國王羅嗣業的封戶子民了。

  第945章 臥榻之側的謀反

  入夏以後,天亮的更早。

  天光初曉,皇帝便也起床,剛洗漱完,殿內省太監張憲便前來稟報。

  「大家,李君羨求見,說有急奏。」

  李君羨身為親軍侍衛府都尉,在皇帝這裡享有密奏和面君特權,他的奏章不必經過銀台通政司,也不必經過政事堂宰相票擬,更不必經過翰林院學士硃批。

  「有沒有說是何急奏?」皇帝一面洗臉一面問,宮女們站在旁邊伺候著,但皇帝洗漱向來都是習慣自己動手。

  太監是殿中首的長官,殿中省由宦官掌領,掌皇帝生活諸事,統領尚食尚藥等六局。

  而內侍省則是掌傳達詔旨、守御宮門,灑掃內庭,內庫出納等事務,有掖庭、宮闈等六局。

  兩省雖各有側重,但內侍省主要是以士人為官,主官為內侍監、次官為內侍和內常侍,掌侍皇帝,管理宮室。

  而殿中省則專以宦官掌領,掌天子服御之事。

  簡單點說,殿中省是皇帝的內院貼身管家,而內侍省相當於外院大管家。

  宮裡所有的宦官、宮女都歸內侍省管,同時內侍省還負責皇后嬪妃們的外事,比如外出護衛等等。

  殿中省,則是專管皇帝衣食住行而已。

  殿中省的首領稱為太監,可殿中省太監也一樣要歸內侍省的內侍監管,偏偏皇帝又規定了內侍監這個高官官只能由文官擔任,內侍也一樣是文官,只有內常侍這個三號才是宦官擔任。

  如此一來,大秦立國一開始,就已經把太監的地位規定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