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之同時,是《大秦律》在各地的全面推行,郡縣官學雨後春筍般的建立起來,文化知識,不再只掌握在士族之手。

  一面是推行律法,一面是普及教育,同時又加強輿論宣傳導向,去除諸地的許多舊俗惡習,比如搗毀那些不被官府承認的淫祠,將許多蠱惑人心的巫師妖道惡僧等繩之以法,加強對僧道巫的管控,朝廷設立專門的管理衙門,給天下的寺廟道觀頒給官府的認定文書,所有的僧道都要持有度牒才能出家,否則就是野道士野和尚,發現就要強制還俗。

  更不許亂搞法會道場,不許隨意收取香火捐獻等,更給他們限制田額,禁止超額,且所擁之田地也必須納租稅。

  正是在這一條又一條的政令之下,大秦雖入關沒幾年,但每到一處,都在飛速的安定下來。

  秦軍每攻占一地,要不了多久,盜賊就匿跡,豪強大戶也不敢非為。

  「當然,時間還短,也不可能一天就大治,也有許多惡官劣史,惡紳盜賊,但總的來說,是渾水在變清。」長孫無忌道。

  「大亂之後,往往便是大治。」高士廉也點頭道,天下士民百姓最終能選擇羅成,也正是證明羅成是那個結束動亂的治世之人。

  看著街道之上,行人熙熙攘攘,車、馬不時經過。

  僅看街道上大家穿的衣服,還有經過的車、馬就能知道,當下大家的生活狀態了。雖然不少人也身著布衣,還打了補丁,可衣服乾淨整齊,大家行走在外,身上臉上都很乾淨,這就是禮。

  倉稟足而知禮儀。

  面無飢色,雖行色匆匆,但臉上帶著微笑。

  街道筆直寬闊,乾淨而又整潔,路邊的溝渠沒有橫流的污水,沒有亂飛的蠅蟲,每隔一段還能看到有專門的垃圾房和公共的廁所。

  街上馬匹的數量很多,許多人騎著馬行走在街上,拉車的也以馬為主,還有些老人婦人則騎著驢騾,街上幾乎看不到牛車。

  就連跟隨在主人身邊的奴隸們,也都精神面貌不錯,衣著整潔。

  高士廉也發現有不少不足之處,但這些都掩蓋不了這座城市的活力。

  這座城池到處散發著激昂的活力,他想起他離開洛陽時,那時的洛陽,已經慢慢變的如一潭死水。

  不過十年,洛陽重新活躍起來了。

  甥舅兩人一直來到皇城前,遞上符印,經監門衛的兵將查驗過後,才得以進去。

  穿過重城,經過重重的檢驗後,兩人終於進入了皇宮,一路來到億歲殿外侯見。

  億歲殿中。

  「陛下,高士廉和長孫無忌到了。」

  「傳。」

  兩人入殿,皇帝自御案後走出,親自站到階前迎接。

  高驚訝不已,想不到皇帝如此客氣,慌忙上前拜見。

  「你是觀音婢的舅父,便也是朕的舅父,今日在億歲殿也無他人,不用如此大禮。」羅成扶起高士廉,這位之前貶往交趾,貶為縣主簿,後羅藝鎮安南,便重用他為長史,他的才能得到羅藝的充分肯干。

  這次羅成便調他回京,要授他要職。

  「朕知你才華,又有幹才,因此授你為禮部四司之一的禮部司郎中。」

  禮部司是禮部四司之首,掌禮樂、學校、儀式、制度、衣冠、符印、冊命、喪葬、賻贈等事務。

  這是一個重要的職務,雖只五正品,但職權很重。

  授他此職,顯示出皇帝對他很期待。

  「陛下,臣惶恐,恐有負聖恩。」

  羅成笑道,「朕知道你的才幹,了解你的品德,因此才授你此職,你莫要推辭。這裡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馬上交給你,朕知道你北齊王族出身,對士族譜系十分了解。」

  眼下,大秦已經統一北方,除了江南三道未平,基本上已經平定天下。

  不過士族也還是大秦繞不過去的一個詞,尤其是其中的山東士族,雖已沒落,但性好矜誇,仍依仗祖輩地位,嫁女之時多聘禮,甚至相互聯姻,大搞學術壟斷,羅成認為這不僅有擾亂風氣,甚至也是一種對抗朝廷之意。

  因此他給高士廉的任務,就是讓他與御史中丞韋挺以及翰林學士岑文本,國子監博士令狐德芬等人一起刊正姓氏,編撰一本《氏族志》出來,把天下的氏族都理一遍譜系,同時重新排定一個官方的排名。

  壓制那些舊士族,扶植有擁立之功的庶族地主,更要提高皇族羅家的地位,加強皇權。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王朝當然得有一代新氏族當頭。

  其最終目的是既要徹底的打壓自西魏北周隋以來的政治巨頭關隴集團,同時又要打壓一直以來壟斷學術的關東百年士族,新修的氏族志,也是為即將開始的實封諸侯做準備,這將是開元諸侯分封預告版。

  第932章 許和尚

  許和尚如今是御前侍衛,七品帶御器,隸屬千牛衛府。

  作為一名從小被遺棄在少林寺前的孤兒,他打小被少林收養,然後成為一名武僧。若不是隋末的這場動亂,或許他一輩子會呆在嵩山上,做一名棍僧。

  皇帝入洛,北方平定。

  許和尚原本想要重回少林,繼續以往的日子。但是師父卻要他留下,就留在秦皇身邊當一名侍衛,還讓他還俗,師父說這樣對他好對少林也好,他不明白裡面的原因,但卻聽從師父的話留了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