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淵也知道自己弄砸了,可此時不是後悔的時候。

  他問裴寂。

  「我們還能擊敗羅嗣業嗎?」

  裴寂無奈的回答,「陛下,長安城現在只有元從義軍禁衛兩萬,此外散關還有兩萬,藍田關還有兩萬,潼關有三萬,同州有一萬,雖加起來還有十萬之兵,可要應對各處的秦軍。而且,秦軍現在已經隔斷了與岐州的通道,李神通的岐州散關兩萬兵馬,已經調不動了。」

  李淵一聲長嘆。

  京西,岐州,散關。

  隋時此地稱為扶風郡,散關便是秦嶺通往關中的一道重要門戶,古時這條通道稱為陳倉道,因為通往的正是關中扶餘郡的陳倉城。

  這條通道的另一邊,則是漢中的河池郡。

  眼下,河池郡由秦將黃君漢攻奪,包括漢中郡皆由黃君漢節制,他是皇帝所授的漢中道行營總管。

  「消息可屬實?」

  虢國公黃君漢皺眉問。

  他麾下的參軍應聲道,「已經再三確認過,不會有假。」

  黃君漢低頭瞧著地圖,驚嘆連連,「半年前晉王還在定襄,可此後不但滅了柴紹十萬北伐唐軍,還連奪整個河套,又聯合歸附的河西李軌,收取隴右。更想不到,這齣兵東進,居然輕瞬就已經打到了長安城下了。」

  「確實是不可思議啊。」

  數名軍將齊贊。

  「獨孤將軍,你覺得現在關中虛實如何?」黃君漢問起原唐梁州總管獨孤懷恩,他是獨孤信的孫子,楊堅和李昞都是他姑父,因此楊廣和李淵都是他姑表兄。本來對於他來說,唐取代隋,那不過是皇冠從一位姑表兄頭上轉到另一位姑表兄頭上而已。

  怎麼變他都是皇親國戚,李淵對他還是不錯的,在隋朝時他才是個縣令,李淵卻對他越級提拔,先是長安令,然後又授工部尚書,再授為梁州總管。

  奈何孤獨懷恩雖名懷恩,但可不是什麼懷恩之人。

  眼看著唐朝不行了,便乾脆背唐降了秦。

  「節下,如今關中空虛,李淵虛有其表,雖號稱關中還有一二十萬之兵,但多是新兵,不堪一擊,只看嗣業將軍用一個月時間,就從蕭關一路打到了渭水北岸便知,卑將勸節下趁機攻散關,也揮師入長安。」

  黃君漢笑笑。

  「晉王都已經兵臨長安城下了,我們總不能就一直在這裡坐視吧。獨孤將軍說的好,咱們也得行動起來,攻打散關,哪怕攻不下也不要緊,起碼不能讓散關的李神通帶著那兩萬人回援長安。」

  「傳我將令,攻打散關!」

  坐鎮陳倉的淮安郡王李神通接到皇帝堂兄的急詔,讓他率兵回長安勤王救駕。

  剛在與諸將商議如何率兵回援,結果散關鎮將派人急報,黃君漢突然攻關,攻勢猛烈,請求郡王派兵增援。

  李神通一下子呆滯。

  長安的皇帝等著他帶兵去救駕勤王,可現在散關又被攻的岌岌可危。

  「哎,先增援散關再說!」李神通不得不跺腳道。

  第910章 背後冷箭

  「秦軍要打進關來了!」

  岐州雍縣城中,百姓奔走相告,這裡面既有不安,也有驚慌,甚至還夾雜著幾分期盼。隋末以來,關中之地算是稍安穩一些的,但也並不是世外桃園,各種流賊盜匪將軍橫行,你方唱罷我登場。

  李淵入關後,總算是平定了一些,但日子也沒好過到哪去,甚至遠不如大業七年以前的安定充實。

  當年隴右薛舉父子橫行之時,扶風的百姓也驚惶過一陣,畢竟薛舉父子殘暴之名聞名關隴,尤其是他那個萬人敵的太子薛仁杲,那是能烤活人吃人肉的狠人。

  當薛軍來犯的時候,扶餘的百姓是爭相參軍,上城協防的,誰都不想看到薛軍打進來,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城池房屋被焚毀,不願看到自己的財產被奪取,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妻女被姦淫。

  可這一次還是秦軍要打進來,只是上一次是薛家的西秦,如今卻是羅成的東秦軍,但大家卻沒有那麼慌了。

  城東。

  李府在整個略顯慌亂的岐州城中有些反常的安靜。

  家丁、部曲、僕從們按部就班,不顯慌亂。

  而家主端坐在大堂正中,正手執著一個河北白瓷酒杯,獨自喝著酒。

  「郎君,你已經喝了一壺了,不可再喝了。」

  一名雍容華麗、身材曼妙的婦人走向他,一雙玉手握住了他要往嘴中送酒的手。

  男子的手懸在半空。

  「世道混亂,也唯有濁酒一壺可略解憂愁。」

  女子把酒杯取下,勸說道,「正因世道混亂,才越發需要頭腦清醒,若是你喝的醉熏熏,便只能隨波逐流了,那樣又如何能夠超脫呢?」

  「想不到我李仲文倒不如一婦人有見識,哈哈。」

  李仲文,岐州總管,他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趙國公李弼之孫,真鄉郡公李衍之子,是曾經中原盟主李密的堂叔。

  在隋末之時,李仲文當時就曾組織家丁僕從在京西起事舉義,後來李淵入關,派人來遊說招降他,李仲文後來便歸附李淵,被授任太常少卿。

  此後薛舉東征,李仲文隨軍出戰,初戰不利被擒,後薛舉滅亡得歸,被李世民授為隴州刺史。

  先前獨孤懷恩以梁州投秦,李淵調李仲文和李神通率軍進剿,結果不但沒奪回梁州,反把散關外的河池也丟了,唐軍不得不退守散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