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的人,是不可信,但對如今的大秦來說,這樣的人會很多,接受他們的投降,能免去很多事情。

  當然,為了防止他們以後再次反覆,羅成認為接受他們投降可以,也可以給他們官職爵位,但不可能再留他們在原處。

  「封郭子河為金河縣開國侯,封左驍衛將軍,召他入朝隨駕。榆林文武,則視其職位以及才能,授封爵位官職,量才授給新職。」

  對於原郭子和部,其骨幹心腹要全都調走。

  「讓程咬金帶兵去接收榆林郡和東受降城,郭子和所部,擇兩成精銳者編入軍中,余者全部遣散還鄉,授田安置。」

  郭子和是想要繼續留在榆林郡的,甚至繼續統領他的部下們,但羅成不可能答應他這樣的請求。

  他可以接受郭子和的請降,也可以授封他們官職爵位,卻不會再讓他們繼續留在原地,繼續擁有兵馬。

  這與嶺南的情況不同,嶺南的寧長真等人,可以在歸附朝廷後暫時還擔任著太守之職,繼續統領著兵馬,但在這裡不行。

  羅成可不會繼續給這些軍頭們割據的機會。

  要降就拿出誠意來降,否則,就等著被掃滅,羅成有這個實力,也有這份霸氣。

  他不是李淵,四處招降納叛,然後大肆封官授爵,讓那些人繼續保留地盤,擁有兵馬,李淵沒有那個能力,但他羅成有。

  程咬金率領著精銳的秦軍,帶著皇帝的旨意渡過黃河,抵達榆林宣詔後,郭子和不太滿意,可又不敢拒絕,最終在程啼金的強硬要求下,只得交出兵馬,然後與一眾麾下骨幹在秦軍護衛下,往雲中郡朝見天子,謝恩領封。

  老程也不客氣的把郭子和的那些烏合之眾一通裁撤,最終只保留了兩千人,將其打散編入麾下各營,其餘的,全都發一筆錢糧遣散還鄉。

  而對於自關中來的東受降城王孝其及其部下的關中兵,老程只選用了一千,余者全都被劃做東受降城的屯田百姓,給他們授田屯耕。

  白登山之圍還在繼續。

  但皇帝已經開始把大軍調整部署,程咬金率軍接收榆林郡和東受降城後,並進駐河套五原郡,他統管五原郡、榆林郡兩郡兵馬,並負責就地屯田。

  而羅嗣業則進駐靈武郡和會寧郡,統領兩郡兵馬,並成為與李軌的十萬聯軍的行軍元帥。

  薛萬徹則負責定襄郡、武川一帶的防禦,並組織部下兵馬就地屯田耕種。

  趙貴負責涿郡和懷荒。

  秦軍已經不僅局限在雲中一帶,幾十萬人馬,開始擴散開來,分駐北疆諸郡,雖各路府兵還沒有開始解散返鄉,但卻已經開始一邊防禦的同時,一邊就地軍屯自給。

  連雲中郡大營的秦軍,也都在雲中、雁門等地開始軍屯了。

  馮孝慈所部,更是在拿下靈丘後,只留五千人屯駐靈丘,然後其餘五萬餘大軍退回太行山以東,分駐屯於上谷、魏博、恆山、趙郡、襄國五郡。

  這些調整,讓秦軍北伐軍後勤的壓力大大減輕,而對頡利以及李淵、竇建德的壓力卻絲毫未減。

  頡利數次試圖突圍,可都被山下秦軍的深溝壁壘死死攔住,損失不少兵馬,卻無功而返。雖山上有泉水,可天氣慢慢轉涼起來,突厥人的馬也是越吃越少了。

  這樣下去,他們遲早得困餓饑寒而死。

  「陛下,頡利請求與陛下在山下會面談話!」

  「頡利以為自己算老幾,有何資格與朕會面?告訴頡利,要麼直接投降,要麼等死,他沒有其它選擇!」羅成冷哼一聲道。

  現在的羅成,已經不急了,得了夏糧補給,羅成完全可以支撐到明年春天去,但頡利可撐不到那個時候。

  他雖有不少馬,可山上卻沒有多少草能吃,他的馬正在迅速的減少,再困他一段時間,突厥人的馬就算沒吃完,也會全部餓死,再不能馳騁縱橫。

  第893章 拋棄

  「投降或者死!」

  執失思力帶回了大秦皇帝最後的回覆。

  山上軍鎮城堡中,一片死寂。

  「突圍,全軍突圍!」

  頡利紅著眼睛咆哮道。

  可無人回應他。

  他們從初夏時南下,此時已經入秋了。

  轉眼就快到八月了,此時山上的十萬人馬,士氣低落,他們吃掉了小半的馬匹,剩下的馬還不少,但一匹匹全都缺少草料而瘦弱不已,馬毛都沒半點油光了。

  哪怕突厥馬公認的好養,耐力足還不缺爆發,又不挑飼料,但沒有半點飼料添加,每天就吃點樹葉草根的,也是頂不住的,何況這麼大一塊地方,這麼多馬在這裡啃了這麼久,草根樹葉都要吃光了。

  現在這些馬還活著,都已經不容易了,但騎乘肯定大不如前,甚至說不定一場激烈的戰鬥下來,估計許多馬就得累斃。

  康蘇密到現在還沒消息。

  李淵和竇建德、梁師都也都沒有來援。

  他們已經沒有希望了。

  可頡利依然不想投降,他想突圍,只要能跑回漠北,哪怕這裡的兵馬全沒了,他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只是無人響應。

  大家都是一臉的麻木,對未來充滿絕望。

  大秦的皇帝這次無比的絕情而冷酷,拒絕他們請和的要求,甚至不允許他們投附。以往,若是戰敗,一封降表還能結束戰爭,可這次,皇帝已經強硬無比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