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竇建德面對頡利的求援,其實心裡也是直罵娘,他還盼著頡利能夠拉他一把呢,不說幫他奪下范陽北平,好歹你們把羅成干趴下,哪怕打敗他也好啊。

  可現在,自己倒是搭進去劉黑闥幾萬人馬不得回,現在還想要他出兵救援。

  「外面是什麼聲音?」

  頡利問。

  一名俟斤進來回復,「兒郎們聽說李淵的唐軍和竇建德的夏軍都不會來援,而又傳說康蘇密早已經在塞北被趙貴殲滅,如今軍中又斷絕,於是兒郎們哭泣。」

  頡利煩躁。「雖攜帶的牛羊和糧食都沒了,但我們不是還有馬嗎,殺馬充飢!」

  「大汗,馬不能殺,殺了馬,我突厥兒郎還如何回草原呢。」

  「有何不可殺的,現在山上十萬人,卻還有二十餘萬匹馬,每人留一匹坐騎足矣。」

  但突厥戰士依然不肯殺馬,殺了馬,就真的陷入絕境了,突厥人馬背上來去,進攻和逃跑都靠馬,而且一般都是三馬或雙馬,如果只有一馬,便大大不足,無法換乘。

  「既然不肯殺馬,那就吃人肉。把山下戰死的那些屍體都拖回來,煎烹蒸炒,吃熟食!」

  頡利親自來到外面,對著那些哭泣的突厥士兵道,「汝等朝戰,暮便飽肉,何憂於飢,沒了四腳羊,就吃兩腳羊!」

  要麼殺馬吃肉,要麼就吃戰場上的屍體。

  面對頡利給出的選擇,最終大多數突厥人還是不肯殺馬,畢竟殺了馬就可能回不去了,於是他們把山腳下,把戰死者的屍體拖了回來,也不管他是秦軍還是突厥軍的,全都拖回來剝了衣服分割後一鍋亂燉,飽食充飢。

  突厥軍一面吃著屍肉,一面大哭不止,為自己的未來而絕望。

  山下。

  羅成聽聞奏報,也不由的大驚。

  「之前這些胡虜吃我漢人百姓,名為兩腳羊。想不到如今,連死屍都不放過了。傳令下去,列陣壕溝土牆之後,以弓弩射殺來犯之虜,不要出去跟他們交戰,若有戰士傷亡,馬上把屍首搶回來,絕不讓他們淪為胡虜腹中之食。」

  秦軍將士接旨之後,便不再越過壕牆進攻。

  將士們守在壕溝土牆之後,在自己的長矛鎧甲之上刻上了『死休』二字,抱定殺死胡虜方休的決心,要替那些被吃掉的陣亡弟兄們復仇雪恨。

  「竟然吃我大秦將士的屍體,朕絕不寬恕這些禽獸胡虜,一個也不放過,要將他們盡殲於此!」皇帝雷霆大怒,下達了全殲突厥軍,一個不放過的絕殺令。

  第892章 請降求和

  「陛下,榆林郭子和擒唐東受降城大將王孝基來降。」

  雲中城裡,李君羨送上一道好消息。

  突厥人被困白登山,日夜號哭。頡利三番五次派人下山來請降求和,但都被羅成拒絕了。秦軍也不強攻,只是挖壕壘牆,深溝壁壘的圍困頡利。

  現在頡利軍連屍體都弄不到了,於是最終還是只得殺馬吃肉。

  那些突厥人親手宰殺自己的戰馬,邊殺邊哭。吃肉的時候,又捧著馬肉哭。

  山下的秦軍可不為所動。

  當年匈奴在此圍困漢高祖劉邦,最後撤兵放走了劉邦,可以說這是一重大決策失誤,羅成豈會再犯。

  「真降假降?」羅成問。

  「真降。」

  郭子和本來是隋朝的左翊衛,後來犯罪被流放榆林郡。大業末年,郡中饑荒,於是郭和和便與流放充軍的同伴十八人捉住郡丞,列舉他不恤百姓的罪行,殺了他後開倉賑濟貧民,然後招兵買馬,自稱永平王,還建立年號改元。

  雖自稱為王,但他卻又封自己的弟弟郭子政為尚書令,郭子端、郭子華為左右僕射,其實就是自立朝廷了。

  他一開始的時候,只有兩千騎,於是便向梁師都稱臣,不久又投唐,再後來又轉而向突厥稱臣。

  頡利可汗開始冊封他為平楊可汗,他不敢受,於是改授為屈利設。

  但不久後,郭子和被梁師都大敗,於是又向李淵稱臣求援,被封為勝州總管。可這總管沒做多久,唐朝的河套地區便盡被嗣業攻破,柴紹的十萬大軍也幾乎盡沒,只留了東受降城一軍萬餘人在勝州黃河之北。

  等郭子和聽說河西李軌也降了秦,並聯合嗣業攻打蕭關,欲直逼長安。

  而代北這邊,頡利又接連兵敗,最終被困白登山,秦軍甚至已經占據了偏關,抵達了黃河東岸,與勝州隔河相望。

  郭子和最終又決定降秦。

  對他來說,榆林本就是一塊不毛之地,這裡地貧又偏,人口稀少,其兵馬少弱,根本無力爭奪天下。

  現在眼看著大秦已經決勝出頭,便乾脆又轉投羅成。

  他也知道自己反覆無常,於是乾脆一狠心,以給王孝基送糧為由,派兵詐開東受降城,然後殺王孝基奪東受降城,然後向河對岸的偏關守將程咬金投降。

  「這種亂世草頭王,真是毫無禮儀廉恥!」玄霸罵道。

  羅成倒是早習以為常了,郭子和與李軌差不多,亂世當中不缺英雄豪氣,他們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才能,這才能割據一地。但他們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理想或者說是才能,於是便也只能割據一地。

  等天下這股亂勢漸漸消散,於是他們便也急著想投靠最後的贏家,但因為眼界有限,又經常會押錯寶,於是便只能反覆無常,東投西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