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要供應四十萬大軍,徵召的民夫也要多達倍數,基本上這次河北河東河南等地,大部份青壯都要徵召起來,大致得是三丁抽一丁的極限動員。

  這樣的戰事規模,是肯定無法持久的,衛文升等有經驗的老將文臣們給皇帝的建議是最多三個月。

  如果三個月內無法取勝,或者是減少戰事規模,則秦軍則無糧,而整個河北河東甚至中原之地都要崩潰。

  這不是誇大,而是事實。

  「三個月,足矣!」

  羅成撐不過三個月,頡利又豈能撐過三個月,劉武周又豈能撐過三個月,柴紹又豈能撐過三個月。

  這場戰爭不僅對羅成來說很危險,對敵軍幾方來說,一樣危險,他們若不能擊敗羅成,攻過長城,那麼他們一樣在這偏僻的塞北無糧可繼,一樣得崩潰。

  就看誰能先勝出,哪怕是陷入僵局對峙,兩邊都將一樣完蛋。

  代北。

  雲中城。

  夜色下,幾隻飛鴿入城。

  城中心的鴿樓上,雲中郡太守丹陽郡公李客師馬上抓起一把鴿糧撒進去,待鴿子們吃飽後,他才抓起鴿子取下其腳上的信筒。

  「陸陸續續放出去一百尾飛鴿了,有順天鴿站的,也有太原鴿站的,還有恆山鴿站的,如今也終於有我們雲內鴿站的鴿子飛回來了。」

  飛鴿傳書是一種很神奇的技術,需要高明的訓鴿人訓鳥改良鴿種,這些飛鴿都是專門的鴿子,最早時只是貴族們用來玩耍炫耀之物,後來被羅成安排暗衛研究改良,最終形成了可以傳遞密信的信鴿。

  利用的是鴿子返巢的天性,傳遞信息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

  比如雲內與范陽相距八百里,這個距離信鴿可以直接往來,不需要中間接力傳遞。雲內給范陽發鴿信,事先需要從范陽鴿站以車馬運送飛鴿到雲內城暫時寄養,待到要傳信時,把信裝在鴿子腿上,餵飽,然後放飛。

  鴿子自然就會飛回他在范陽的鴿巢,這就是鴿子的回巢天性,不管多遠,一般都會飛回去。

  當然,為了保證信息安全,鴿信採用加密的密信,同時,只要重要信息才用鴿信,並且是一條信息用數隻鴿子多次放出,以免被鷹等天敵捕殺,或被人攔截。

  從范陽帶一隻信鴿到大同,得經過八百里路程,很麻煩,但放回去,鴿子僅一天就能到達,卻又極迅速。

  「丹陽公,如何?」

  劉弘基聽聞有飛鴿回來,立馬過來了。

  李客師是李靖的弟弟,這是個玩鳥的高手,大同的鴿站比別的站養的鴿子都多。

  「鴿信我已經交給參謀翻譯了。」

  參謀掌握著一本鴿信譯本,這種譯本專為鴿信傳遞設計,每隔斷時間還會更換。他將譯好的鴿信遞到劉弘基手裡。

  「又是一封讓我們突圍撤離的信嗎?」

  劉弘基看完後,只是搖了搖頭。

  「將軍,頡利已經越過了殺胡關,很快就要到了,如果要撤,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了。」李客師提醒劉弘基。劉弘基本是定襄大將,派去馬邑接任定武軍使,結果定武軍叛亂,他僅帶著部份兵馬敗回雲內。

  他是一員客將,李客師卻是雲中郡太守,不過李客師這人倒沒跟劉弘基爭權,大敵當前,守城禦敵之事他都是交給劉弘基負責。

  就連現在是戰是撤,他也先問劉弘基。

  劉弘基笑著道,「陛下下旨,讓我等突圍出塞北上,讓我們放棄雲中郡。但是,順天府那邊傳來消息說,皇帝已經下詔要四軍進擊,二十萬在軍兵分四路北上,既然皇帝都來了,那咱們還撤他個鳥啊!」

  「頡利來了又怎麼樣?他以為破了定襄和大利城,就也能破我雲中城?」

  雲中城在上次戰突厥時,就表現的極為堅固。而那之後,這幾年雲中城一直在秦軍手裡,自然也得以進一步加固。

  「我雲中城現只有五千之兵,但恆安鎮還有兩千,牛皮關也有一千。關城相連,互為犄角,將士們士氣正盛,鬥志昂揚,為何不能堅守一戰?」

  「況且雲中城中還有五萬餘百姓,青壯也有一萬餘人,這些人完全可以協防助戰。我們完全可以堅守到陛下援軍到來!」

  太守李客師聽了,也不反駁。

  只是笑笑道,即將劉將軍有此決心和雄心,那我這個文官自然全力支持。我是雲中太守,守土有責,更應當堅守城池。

  於是乎,雖然這已經是他們收到的第八封撤退詔令了,可最終劉弘基和李客師依然決定繼續堅守。

  幾乎是同時。

  更北方數百里外的陰山白道,羅嗣業也接到了來自皇帝的詔令。

  皇帝命令他不要與突厥人硬拼,說既然定襄和大利城破軍沒,那麼就乾脆先繞道漠北借道奚境回北京。

  「嗣業不敢奉詔,兩萬定襄將士們的血還未乾,兩萬餘定襄百姓們的血也還未乾,我嗣業不敢就這樣走了,嗣業抗旨拒詔!」

  羅嗣業咬著牙燒掉了詔令。

  第866章 向南,向南

  連綿不絕的大青山橫臥在塞外定襄土城北部,這座天然屏障,擋住了前套平原通往大後山之路。

  千百年來,這裡成為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漢耕民族反覆爭奪的焦點。

  往來征戰不斷,雙方在大青山上打通了一條蜿蜒曲折古道,這條路長達九十里,稱為白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