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放棄塞北嗎?」

  「當然不會放棄,不過暫時的戰略迂迴而已。」這種時候,羅成絕不願意白白把嗣業他們給浪費在塞外了。

  皇帝一夜未眠,坐在地圖前苦思了一夜。

  天亮。

  皇帝召集太原隨駕的將軍們。

  「想必你們也應當聽到了消息,順國公羅思摩兵敗定襄,麾下兩萬人馬盡沒。頡利連破土城和大利城,並屠滅二城兩萬餘人口,罪大惡極,如今氣焰囂張,並已越過長城殺胡口向雲中趕去。」

  「朕已經命劉弘基自牛皮關突圍出塞,去與嗣業匯合撤往奚境待機。」

  「陛下,老臣以為如今突厥與叛軍兵鋒正銳,不如暫避其鋒芒。可堅守太原、順天,據雄關大城而守,以守對攻,借關城挫敗敵軍之進攻。」

  說話的是老將衛文升。

  眼下他擔任了羅成的兵部尚書一職,他的發言還是很有見地的,突厥軍二十萬,而劉武周和柴紹又有二十萬,更別說還有高曇晟竇建德的兵馬。

  現在劉武周據了樓煩雁門馬邑這些雄關險要,太原以北幾乎已經全部淪陷,對大秦來說,長城關防之險如今在敵軍手裡,若是出太原進攻,對秦軍不利。

  而若是退而守太原、順天,則可依借太原、北京這兩大重鎮堅守,以倒馬關、紫荊關和軍都關這三關為前阻。

  攻守易勢,藉助關防之力,變攻為守,後發而置人。

  再強大的突厥騎兵軍團,在這些險關要隘面前,也沒有什麼可發威的餘地。

  只是這老成穩重的意見,卻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同意。

  「頡利奪我定襄道,甚至屠我二城兩萬餘百姓,又斬殺我兩萬將士,這是我大秦開國以來,從不曾有過的奇恥大辱。頡利騎到朕頭上拉屎拉尿,朕還要扭頭躲著他?不,他有何資格挑釁朕?朕一日都不想多等,現在就要反擊!」

  皇帝直接向將軍們提出了自己的反擊方案,這是他昨夜苦思一夜後的結果。

  「趙貴率軍五萬,漢、蕃各一軍,出軍都關攻涿郡高曇晟高開道二賊,奪回涿郡、懷荒之地。」

  「馮孝慈率漢、蕃各一軍五萬人馬,一軍自上谷出紫荊關,一軍自博陵郡出倒馬關,攻入河東雁門靈丘郡,擊劉武周之叛軍。」

  「朕,親率集結於太原之二十萬精銳,兵出太原,攻忻口入雁門。」

  衛玄衛文升忍不住勸說。

  「陛下,我軍雖占有內三關險要,但翻越太行,道路險阻,且後勤糧草供應運輸極難,兵馬越眾,後勤轉運就越難。更何況,河北還有竇建德,不得不防。」

  可皇帝已經打定了主意。

  「竇建德朕已經將他交給魏王存孝和趙王士信,山東和遼寧兩道兵馬,將一起進攻河北,海陸齊攻,他會被拖在河北的。」

  「陛下,就算攻破忻口,可雁門險要,易守難攻啊。當年突厥始畢可汗數十萬人馬,也未能攻破雁門。」衛文升繼續勸說。

  「衛老將軍,若是朕就這樣放棄關外,只怕關外那幾郡也就徹底的沒了,就算以後再奪回來,估計也成了一片廢土,那是幾十萬條人命,都是朕的子民,朕不能置之不理。」

  當然,作為皇帝,羅成還有另一層的考量。

  若是任由頡利占據關外之地,還會有一個極壞的影響,那就是讓頡利威望大增,使得他這次捲土重來能夠一戰揚名。

  李淵、竇建德、劉武周、高曇晟、梁師都之流,就會更加勾連突厥。

  如此一來,頡利拉著這些兒子就能形成一個穩定而又強大的反秦力量,西起關中,東到大海,這麼強大的一支力量聯合起來,就算是羅成,也是吃不消的。

  所以,他必須趁這個聯盟還未穩定之時,立即揚劍斬斷。

  尤其是必須得殺劉武周,奪回定襄道,這樣才能把李淵和竇建德阻隔開來,各個擊破。

  軍都關有三十六里關溝,倒馬關有十八盤嶺,紫荊關也是依山面水形勢險要,放棄關外據守三關兩城,確實穩,可羅成卻不能接受。

  在戰術上這沒錯,可戰略上卻將陷入無窮被動。

  必須得出擊,方能在戰略上占據主動。

  第865章 拒詔抗旨

  秦瓊和尉遲恭幾乎是同時出列,向皇帝喊出請為前鋒的話語。

  相比起年邁的老將軍衛文升的穩重,這兩員三十出頭的大將正是年富力壯之時,他們不會去想什麼兵凶戰危,也不會去考慮什麼四十萬大軍四路出擊的後勤糧草問題。

  他們考慮的很簡單。

  皇帝說要打,那就打他娘的。

  突厥人竟然如此窮兇惡極,破城奪地不說還屠城殺人,這是絕不容許的。

  君辱臣死!

  頡利可汗敢欺壓到大秦天子頭上,他們這些大秦將軍豈能坐視。

  「好,兩位將軍忠心可嘉,朕便授秦將軍為討逆將軍,授尉遲將軍為平虜將軍,二位將軍各率一軍為朕先鋒!」

  皇帝旨意既下,也就再無更改。

  一名名宣旨官帶著旨意飛馳出太原,前往四方宣達旨意。

  好在說四十萬大軍出擊,但並不是都從太原出發,而是自太原和博陵、上谷、北京四地出擊,而太原和范陽這兩地,本就是北方重鎮,隋亂時也沒受過太多戰亂,秦立國後,也以這兩地為河北和河東的中心,因此也積儲有不少的錢糧軍械等物資,有這兩座為後勤補給基地,倒也還不至於兵出無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