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初她都曾提出要去遼東,可知她已經不對隋朝抱什麼希望,如今李淵如此,也早在預料之中。

  李淵想不到蕭太皇太后如此配合。

  拿到攝政太皇太后的詔書,於是馬上開始全面抓權。

  李淵一面是派出自己的兒子女婿、家庭的從兄弟、子侄等分領兵馬,同時也對關中的貴族官員,以及驍果軍士們大加賞賜。

  李淵做的最狠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十二萬關中兵將,全部授勳。

  一次給十二萬人授勳官,簡直就是突破天際。

  不但給士兵授勳官,李淵緊接著還給關中所有六十歲以上的人授勳官,給年滿七十的人,均授給散官。

  至於原來的官員,全都官階升一級。

  而對於原來的貴族,李淵更是相當大方的表示,都可以恢復到大業三年以前的爵位。大業三年改爵制,只留王公侯三等,當時許多貴族的爵位被罷除。

  現在李淵大方的表示,侯以下的伯子男,都恢復。另外之前被罷除的郡公縣公也都恢復。而對於一些擁護他李淵的,他更是給他們晉爵授爵。

  大興城中一些致仕的老貴族老官員們,看到這情況也都有些嚇尿。

  「授官封爵不宜太濫,國家名器,豈能輕易濫封。」

  可李淵根本不理睬這些勸諫,他在跟兒子女婿的談話時,表明了自己的真實態度,「當初楊廣就是太吝惜賞賜,所以大家才不願意跟著他,如今我們李家創業之時,更不能吝惜爵位封賞。眼下關鍵的是收擾人心,先奪取天下,至於其它的,那都可以放到將來再說。」

  李淵拍著李建成的肩膀,「若將來我李氏真得了天下,就算我老了無力處置這些,可你以後,時機成熟了,也一樣還可以再削爵減封的。」

  雖然李淵胡搞瞎鬧,可不得不說,他這些舉動,還是引得無數貴族官員以及將士們的擁護的,畢竟誰不願意升官封爵啊。

  而李淵也是慷楊家之慨,入關之後,就把西京府庫中的許多錢帛都拿出來賞賜給那些將士,一時大家又升官又授勳,這邊封爵那邊又賞錢,哪個不高興呢?

  一時間,大將軍李淵聲望大漲,關中將士只認李淵而不認楊家天子。

  「父親,如今我們僅占據關中一隅,朔方有梁師都,河套有雲定興,隴右則有諸羌叛亂,吐谷渾也趁機在復國叛亂,而荊襄之地有蕭銑,劍南雲南等地也與我隔絕,更別說中原有王世充李密,山東遼東有羅成,河北有竇建德,定襄有羅嗣業、馬邑有劉武周,父親,我們雖西歸關中,可形勢卻依然危急。」

  李世民向李淵說道,「孩兒有幾個計策,可緩解此不利局面。」

  「說來聽聽。」

  第780章 稱臣借兵

  李淵其實很清楚他們現在的處境。

  哪怕是現在退入了關中,也並不能鬆口氣,四面皆敵不說,且一個比一個猛。他現在也就初步穩住了關中的局勢,但也僅限於這麼一小塊地方。

  按軍事角度來說,關中雖然是四塞之地,有八百里秦川,是個可守可出能養兵的好地方。但若真要以關中經營進而奪取天下,那麼必須先得穩住隴右河西,否則後院不穩。

  再得控制巴蜀、山南,否則關中養不了多少兵。而控制巴蜀山南之地,便能真正的讓關中勢力擁有爭奪天下的本錢。

  若是形勢好,還得控制河東。

  河東不但能屏護關中,而且對河南河南有居高臨下的地利優勢,這就好比荊襄之地對江淮的上游優勢一樣。

  但是現在,李淵連個關中都還沒完全控制在手。

  而隴右有薛舉,河西有李軌,荊襄有蕭銑,朔方有梁師都,河套有雲定興……

  「二郎你有何良策,可破此逆局?」

  「遠交近攻,合弱離強。」

  李世民吐出八個字。

  「具體怎麼個遠交近攻合弱離強之法?」

  「孩兒認為,當先集中全力攻隴右薛舉。」

  「這是近攻,那遠交呢?」李淵問。

  一團亂麻般的關中局勢,必須破局,但從哪裡著手,卻很關鍵。李密在河南本來占據極大優勢,可就因為選擇的點不對,所以李密到現在都還沒能打下洛陽,甚至勢力已經開始衰弱了。

  「父親可派人先去河西涼州,與李軌聯絡,約他一起攻打薛舉,甚至可以與他結為兄弟,約定,滅薛舉之後,唐梁兩家瓜分薛舉秦地。」

  「不錯。」李淵對兒子李世民的建議很滿意,這是個很實用的建議。

  「你怎麼想到的?」

  李世民沒說這是司馬劉文靜跟他商議的結果,而他們這個計策主要是源自於羅成,羅成在遼東崛起,可沒少幹這種遠交近攻的事情。比如羅成拉上新羅百濟威脅高句麗後背,又拉攏奚契與他圍攻高句麗,都不是僅靠自己忠武軍一家之力。

  「父親,我們還可以聯絡突厥。」

  李淵皺眉,「突厥?可現在突厥也內亂不止,漠南的突厥人已經大部份歸附於羅成兄弟倆。」

  「陰山以南的突厥諸部,確實依附於羅成羅嗣業,可陰山以此,還有咄苾等不服的突厥汗王,我們可以派人跟漠北的咄苾聯繫,向他借兵。」

  「咄苾自顧不暇,能借兵我們?」。

  「父親,無須很多兵馬,哪怕是一兩千甚至三百五都可以,我們要的不過是突厥人的旗號,只要有突厥兵打出突厥咄苾可汗的旗號,那麼也能借得不少勢,比如威脅一下河套的雲定興和朔方的梁師都,使其不敢在我們征薛舉時異動,甚至是迫雲定興歸附我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