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在羅成看來,其實安東道六郡,地盤很大,但並不是面臨一樣的軍事壓力。遼西的柳城和遼西兩郡,主要是與奚和契丹兩部接境,但現在兩部對大隋歸附,所以沒什麼壓力。

  並不需要在那邊駐太多兵力。

  相反,遼東一線,壓力大的多。

  尤其是與高句麗的邊境一線,更應當是多派駐兵馬,而作為遼河平原上的腹心之地,其實不需要太多兵駐守。

  因此羅成現在計劃著,就是守外虛內。

  把主力部署到邊境一線,也就是山區一線,而在遼河兩岸的平原地區,只重點在那些大城駐軍,作為機動力量。

  在這種思路下,羅成有意打破各郡兵額限制。

  五萬一千府兵和四萬九千郡兵,這總共十萬兵力,他要做重新編排。

  大隋的軍伍編制一般為兩種,一種是府兵駐時編制,也就訓練時的編制,為火隊旅團府,一火十人,一隊五火五十人,一旅兩隊百人,一團兩隊二百人,一府則四到六團,八百到一千二百人。

  而如遇戰事,從各軍府中抽調一部份兵馬,到指點地點集結,然後還要重新編制。

  這種戰時編制,則依然還是以隊火為基礎單位,但一隊已經變成百人,在隊之上則是團或營,騎兵一團千人,或步兵一團兩千人。

  團以上,又有廂,廂之上再設軍。一軍一萬二到兩萬人不等。

  編制,其實就是為作戰而準備的。

  不同的編制,其實就是為了適應不同時期的戰術思想。

  就好比在排槍槍斃的火槍時代,便出現了排、連這樣的編制,就是因為那個時代,火槍得成排齊射才最有威力,所以出現了排這個單位。

  三國時的諸葛亮,有八陣圖傳世,這八陣圖其實不是什麼玄幻的八卦陣,相反,他是一種軍陣的作戰陣形,八陣圖是在漢代五軍模式基礎上改良得來。

  而五軍便是前後中左右五軍陣,五軍陣簡單來說就是把一支軍隊分成了前後左中右五部份。

  八陣圖呢,則是分成了九個部份,這與周朝時的井田制類似,周朝井田制是把一塊地分為九塊,把外面八塊分授給八個百姓,然後中間這塊呢,屬於官府的,八個百姓種完自己的地,再合作把官府的這塊也耕了,所收穫的歸則公,這就是井田制。

  諸葛的八陣圖,則是在這個井字組成的軍陣上,軍隊分為九個部份,八個部份各占一塊,然後剩下一支則為主帥帶領的部份,充當的是總預備隊的角色。

  無獨有偶,羅成的老師張須陀有八風陣,能攻能守。

  這八風陣,其實也是跟諸葛亮的八陣圖差不多,都是把過去五軍改成八軍加一預備隊。

  按兵法,井字分割成的九塊地,便是方陣之所,五軍便是只占其中前後左右五五塊陣地,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角為閒地,四閒不用,只占五陣,這就是五軍法。

  第674章 突破限制

  到諸葛時,四閒也占上,但是中陣為預備隊,於是便只稱八陣,其實也可稱為九陣。

  張須陀的八風陣,也是一模一樣,主帥立於中陣,而其餘八陣立八軍,八陣攻守兼備。

  之前羅成在馬邑時,跟李靖聊了許久,就曾聊到這統兵布陣之法,李靖則自創了一種六陣法,是對八陣的革新。

  諸葛亮的八陣圖和張須陀的八風陣,是把四陣四角都占滿,而李靖對羅成講他的六陣法,則是同時占正、角之地,然後每一個方陣取一部形成總預備隊歸中央的主帥控制,其中的六陣稱為正,中間稱為圓,外正內圓,形如花,於是也稱為六花陣。

  李靖現在已經調任柳城郡太守,也來到了羅成麾下,於是這段時間羅成天天跟李靖研究,李靖的六花陣更加完善,有一萬二千人的小六花陣和三萬人的大六花陣。

  小六花陣是每陣兩千人,大六花陣則是每陣五千人。大小六花陣,每陣還能各分出六個小陣,並能演變出六種陣形,使之進可攻退可守,成為精銳之師。

  現在羅成在跟李靖探討許久之後,認為安東屬於邊疆戰區,所以不管是平時還是戰時,最好都是一種編制比較為好,這樣更能讓士兵們習慣掌握。

  所以他現在計劃是改掉原來府兵的火隊旅團這種駐軍編制,也並不採用征戰時的百人隊,千人團萬人軍這種大軍團模式,而是按現在的戰區駐戰需求,重新定義編制。

  在這個新的編制下,最低一級為組。

  一組三人,三組為火,一火九人。

  三人一組,比起過去的五人一伍,數量還小,但李靖認為,三人一組,這是最佳的戰鬥編組。

  組有組長,火有火頭。

  而一隊為五火,另外又有隊頭、隊副、旗頭、傔旗二人,剛好組成五十人的隊。

  隊之上,設都,三隊為一都,置都頭。

  都之上,設營,一營三都,編五百人。

  營以上設團,一團兩千人。

  按李靖的建議,在隊一級,實行純隊,就是一整隊,都是一個兵種,比如長槍兵,則五十人皆為長槍兵,如刀牌手,則五十人皆為刀牌手。

  而在隊以上,則根據實際需要朝廷編制,可編純都、純營,也可以花都花營。

  花都花營,也就是指混編部隊,可能有弓弩手隊,有長槍兵隊,有刀牌手隊混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