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同羅拔都直言。

  「請大汗恕罪,拔都年邁老弱,且麾下部族兒郎們在殿後之時折損不少,無力擔此重任,請大汗另選賢能!」

  面對同羅拔都如此違逆,始畢大怒。

  可看著帳中此時鐵勒諸部俟斤,幾乎都跟拔都一個態度,始畢又壓住了怒火。

  草原上本來就是狼群法則,最強壯的狼便是狼王,可一旦狼王受傷,便可能受到其它壯狼的挑戰。

  鐵勒諸部,號稱九姓,可實際上遠不止幾個部族,每個鐵勒大部族,強者三五萬之兵,少者也有二三萬,實力強橫。

  若不是鐵勒諸部也經常內訌,他們若能聯結一心,突厥也壓不住他們。

  會議最後不歡而散。

  同羅拔都不肯打先鋒衝頭陣,而鐵勒諸部俟斤都勸說要換路,可始畢不肯,於是就僵持下來,最後會議不歡而散。

  距離金狼纛約六十里的南面。

  李靖掀開帘子,走進了羅嗣業的軍帳。

  他摘下披風,呵了口氣。

  這時節,日子一天冷過一天,尤其是在早晚之時,更是已經冷的凍腳。

  「外面風大,看樣子今晚定有一場大霜。」

  羅嗣業坐在帳中案前,帳中燒著火堆,倒不冷,反有些燥熱。

  嗣業未穿鎧甲在身,目光正盯著一副地圖。

  「下雪才好呢,凍死那些突厥崽子。」嗣業冷聲道。

  李靖哈哈一笑,「說的也是,不過現在離下雪還有些早,但多打幾場霜,也夠讓那些突厥人喝一壺的了。」

  他湊進,見嗣業還盯著地圖。

  「突厥人被阻在參合口了,現在進退不得,楚國公親率萬餘忠武軍騎兵,以及契丹、奚、突厥三部近七萬騎守在參合口,而且他還加固了參合關城,據說現在那裡固若金湯。」

  李靖說這話時,對羅成也是充滿著佩服。

  不但兩千里奔襲了突厥的汗庭,圍魏救趙不說,現在居然還能搶占參合關,堵死始畢回去的路。

  「我一點也不稀奇。」

  羅嗣業抬頭笑道。

  當初皇帝不讓勤王軍北上,連他單獨追擊都不肯,還下旨讓羅成撤軍。可嗣業卻清楚,兄弟羅成一定不會撤的,所以他必須北上增援兄弟。

  「我五弟現在守在參合口,估計正好卡的始畢十分難受呢,進退兩難。」

  李靖笑笑。

  「羅帥,只怕突厥人攻不下參合口,到時又要調頭換路逃跑。所以我以為,眼下趁著始畢還沒動,咱們先斷他後路。」

  羅嗣業饒有興趣的問,「怎麼個斷法?」

  雖說跟李靖相處時間不長,但這一路追擊過來,羅嗣業發現這位年紀能當他爹的李靖其實很有統兵的本事,由他統領的馬邑兵,不論是行軍還是紮營,都十分嚴整。

  他提出來的不少建議,也非常實用。

  「我們立即去雲內。」

  雲內便是後世的大同,北魏時曾經做過都城,漢初劉邦也曾經在這裡跟匈奴大戰,結果被圍白登山。

  朝廷在這裡設立了雲內縣,並且還設立了一個恆安軍鎮。

  自古以來,大同便是一處重要的邊塞。

  始畢現在走的是大同西面的參合道出關,但在大同這裡直接往北其實還有一條路出塞,這條道叫牛皮關,在城北東面的牛皮嶺上。

  牛皮關出長城,比參合口要多繞很多路才能到汗庭,之前羅成從東面過來,就是先到大同,然後向北經牛皮關出長城,再折向漠南汗庭的。

  又或者,經大同,向東,便可以到達後世的張家口,從那裡出長城到達張北壩上草原,同樣能出長城,但回汗庭,就得繞更大的圈子了。

  李靖手指在嗣業的地圖上一指。

  「咱們現在往東去搶占雲內,把守恆安鎮,駐守牛皮關,則始畢若是攻參合關不下往東來的話,也無路可走。」

  這馬邑邊塞不比中原,到處一馬平川,這裡來本就山高路少,就這條幾條通道可走。

  嗣業沉吟。

  「我原本是打算等始畢攻參合口不下,趁他士氣低落,然後找個機會,從背後捅他的腚!」

  嗣業喜歡直來直去,計劃是在參合口關下配合羅成來個前後夾擊。

  李靖直言不諱提醒。

  「始畢近二十萬騎,兵強馬壯,而且有山嶺相隔,楚國公在關外,也並不是很好配合我們,尤其是我們只有一萬人馬,若不據關而守,只怕未必擋的住突厥十餘萬騎的衝擊。」

  一萬三人馬,還有步兵,要硬剛十八萬突厥人,確實難。

  但如果搶占大同這樣的關城,則可以以少敵多。

  「你有多大把握始畢最後會從參合關退下來?」嗣業問。

  李靖笑道,「楚國公用兵如神,他八萬人馬守一座險關,豈會擋不住始畢十八萬騎?若說在關下殲滅始畢我不敢說,但守住關城不讓他過,卻是絕沒問題的。現在天看著也冷了,始畢必然急著回家,在關下絕對呆不長的,攻關不下,到時便只能換路。」

  「咱們這前截東攔的,萬一始畢到時殺個回馬槍南下呢?」嗣業問。

  「大帥請放心,我已經派人去信王仁恭都督,讓他率馬邑兵就屯守在馬邑郡城和大同之間的白狼塞,那裡十分險要,卡住了南下之路。」

  「那萬一始畢往西渡黃河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