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阿史那思摩是夾畢特勤。

  始畢還授契丹汗大賀咄羅為俟斤。

  「羅成襲我汗庭,殺我子民,如今還狂妄的攔我歸路,明日,我軍必須拿下參合關!」

  始畢說必須拿下參合關,可是在座的這些設、特勤、俟利發、吐屯發們卻都低著頭。

  雁門關圍城一戰,讓他們見識到了中原城防的堅固難攻。

  而當時雁門關城下還是比較開闊的,可他們依然一個月都沒拿下。

  而參合關雖不如雁門關高大堅固,但這裡的地形卻比較狹小。

  兩山之間,夾一條二百餘步的八里長通道,關城四丈之高,尤其是現在羅成搶修加固之後,形成了五座關堡相連,使得參合關城其實是有三重五關,這更加難打。

  這麼狹窄的地形,一次最多能在關下擺下幾千人。

  這完全限制了他們的兵馬數量優勢,難以發揮。

  一眾將領們議論紛紛,都想不到什麼好的攻城辦法,畢竟他們來的時候過關容易,可那是因為當時關城破敗,且只有極少的一隊守關士兵。

  但現在,這關城上卻有羅成和忠武軍,並有許多歸附投降他的突厥軍,兵馬七八萬啊。

  俟利弗設拍著座椅,瞪圓了眼睛,幾次要張嘴罵人,結果都讓始畢瞪了回去。

  他雖喜怒無常,十分暴虐,但卻很畏懼始畢。

  始畢目光落到同羅部的俟斤同羅拔都。

  「拔都俟斤,你是我們草原上有名的勇士,是草原上的豹子,明日攻關,便由你為前鋒,如何?」

  同羅拔都五十出頭,同羅部本意就是豹,同羅拔都因此也被稱為豹王。雖五十餘歲,可高大魁梧,十分勇悍。

  不過此時,這位同羅豹王卻並不積極。

  這位豹王直接搖頭道,「參合關地勢高險,而羅成又有隋朝有名的悍將,他曾一人獨滅高句麗,相當了得。所以我以為,強攻參合關並非上策。不如,我們另尋他路歸返!」

  始畢可汗哪裡聽的進去。

  「我擁兵二十萬鐵騎,豈能被區區四丈之牆攔住?」他冷冷的望著同羅拔都,「難道說同羅挨斤你已經被羅嗣業殺膽了膽,所以現在一聽姓羅的都害怕了?」

  同羅拔都張了張嘴,卻又閉上了。

  他的沉默,卻也是在表達對始畢的不滿。

  這時薛延陀部的俟斤乙失缽出聲,「羅成早已經搶占了先機險要,且以逸待勞,我軍從雁門歸返,沒有足夠的準備,貿然強攻參合關,只怕會傷亡慘重。」他勸始畢,「此次南下,我突厥在雁門和崞縣還有忻口幾次大戰,已經折損十二萬眾,兵疲馬困也,不如另選他路歸返。」

  契苾部俟斤契苾歌楞也是這個態度。

  一時間,鐵勒諸部的俟斤們,居然都說要換一條路。

  始畢盯著他們,嘴角露出冷笑。

  鐵勒人向來都是叛服無常。

  而且鐵勒諸部也不止一次起兵叛亂了。

  在隋開皇二年時,當時沙缽略聽從可敦北周千金公主的唆使,出兵侵隋,他南下時,同羅和仆骨二部就在隋朝的策動下造了沙缽略的反,使得沙缽略慌忙撤兵。

  到開皇十八年,西突厥達頭可汗又乘東突厥都藍可汗為部下所殺之機,趁機出兵占據漠北,同羅等鐵勒諸部於是歸於西突厥之下。

  到仁壽二年時,鐵勒諸部又都不滿達頭可汗的壓迫,於是乘達頭敗於隋軍之際,紛紛反叛,歸附隋朝,當時他們還把達頭留守的尼利町汗給殺了,迫使達頭最後只能西奔吐谷渾,最終不知所終。

  次年西突厥處羅可汗繼位,對鐵勒諸部進行殘酷鎮壓報復,厚稅重賦,並殺薛延陀等諸部酋長數百,又逼反了鐵勒諸部。

  在前幾年,鐵勒諸部推出契苾部首領契苾歌愣為易莫真莫賀可汗,又推薛延陀的首領乙失缽為易咥小可汗。

  後來西突厥的射匱可汗強盛起來,迫於壓力,於大業七年,他們取消號汗,又歸附於東突厥的始畢可汗,從此又轉回到了東突厥統領下。

  但總的來說,雖然鐵勒諸部比起契丹、庫莫奚、室韋這些遙遠東方的部落離突厥近些,受影響控制強點,但他們也是有比較強的實力,擁有一定的獨立自治力的。

  這次受命南征,諸部都來了,可大家對始畢也並是完全聽命。

  尤其是此前在雁門,諸部都折損了不少兵馬,於是更加不滿。

  就如之前始畢讓同羅部殿後,結果同羅拔都只跟羅嗣業象徵性的交手了一下,便立即跑了。

  「另選他路?這是不可能的!」始畢可汗恨聲道。

  他揮兵十八萬,面對羅成,卻要繞路?

  再說了,路豈是這麼好繞的?

  第629章 李靖參謀

  現在繞路,得繞多大的圈子。

  得先南返,然後往東沿桑乾河從懷荒出塞,懷荒是北魏時的六鎮之一,可那邊同樣有長城不說,而且那裡現在是隋朝的涿郡境內,因此防禦遠比馬邑這比嚴。

  或者往西,往西渡過黃河,然後再經過榆林郡,再過黃河到五原郡內,然後返回汗庭。

  可這條路更遙遠,再說,也一樣要過長城。

  與其東繞西繞,還不如直接攻下參合關殺過長城去。

  「明日定要攻城,同羅俟斤,這是本汗的軍令,你想要違抗不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