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安排周德威、周新等一些老兄弟負責留守。

  「才一萬二人馬,會不會太少?」段達問。

  「兵貴神速,勤王更得快,兵越多越慢,而且我們還得留下兵馬鎮守遼東,防範淵氏。」

  「當然,我接到勤王令第一時間,也已經派人快馬去通知契丹和奚人,讓他們出兵助陣,我與他們相約在北平郡匯合,到時他們應當也會派一些騎兵前來。」

  段達還要羅索,羅成卻不理會他。

  「封安撫使、李觀察使。」

  羅成目光望向封倫和李百藥,這二人一個是安撫使一個是觀察使,羅成和段達不在,二人便算是安東道最高長官了,羅成既然把段達都帶走了,自然也不願意留下這二人,怕二人壞事。

  「還請兩位隨我一同勤王!」

  封倫這人比較圓滑,他是虞世基的人,但到遼東後,還算老實,跟羅成處的還算不錯,沒有故意使壞什麼的,李百藥呢,則倒是比較本份。

  可為防萬一,羅成還是不放心留他們在遼東。

  封倫道,「某隻是安東道親民官,隨軍征戰非我所長。」

  「我知道,可勤王乃是大事,封安撫使還是一同前往比較顯示忠心。」

  封倫無奈,只得應下。

  他心裡清楚羅成的打算,其實來遼東快兩年了,羅成行事比較專斷獨行,可卻又沒有什麼太明顯的把柄,尤其是他還極得聖眷的情況下,封倫便也沒有怎麼跟羅成做對。

  可兩年了,都一直都無法融入羅成的這個圈子裡,他看出來了,羅成在遼東,是真真正正的建立起了一個大山頭。

  軍議結束,諸將各去準備。

  羅成跟負責留守的侯莫陳與魏徵說話,這兩人算是心腹的心腹,沒有什麼不能對他們說的。

  「若是淵氏敢來犯,可調契丹、奚人、室韋人攻扶餘川,迫其自救。若是再不收手,便派一支兵馬直接渡海登陸平壤,聯合楊萬春和新羅人一起進攻淵氏。」

  「不過若是淵氏不動,你們也別惹他,待我回來後再收拾他不遲。」

  魏徵笑笑。

  「眼看著就要秋收了,這個時候可不是打仗的好時機,怕就怕我們不打淵氏,他們看到有機可乘來打我們,尤其是他們若不來攻城,只是各地搶奪莊稼,甚至是直接燒毀糧食,那對我們是個沉重打擊。」

  「你說的沒錯,所以這次我只帶走一萬二千騎兵,儘量多留些兵在家。等糧食一熟,趕緊組織搶收。若實在不行,就先放火燒掉,不給淵氏搶去,放心,我們現在存了點糧食,就算損失些,也撐的住,等我回來,到時便要百倍的要他們償還。」

  秋收在即時出兵,這是羅成也不願意的。

  可眼下不出兵也不行,雁門之圍,他必須出兵。

  歷史上,皇帝是撐了一個多月沒破城,各路援兵齊至,就連遠在江淮的王世充都帶江淮兵趕到了,所以說,羅成若是不去,後果會很嚴重。

  不管是為防萬一免的突厥人真攻破雁門,還是說為了表表忠心,羅成都得走這一趟。

  八月十七日。

  羅成率領一萬二千輕重騎兵渡過遼河,一路向西。

  人皆雙騎。

  每人攜箭百支,弓兩把,弦五條。

  另外便只帶了肉鬆和炒麵及一些精馬料。

  除此外,再無其它。

  兵馬輕裝前進,日行二百里,幾乎是馬不停蹄,馬換人不歇。

  用了四天時間,羅成率一萬二千人馬從遼東城下趕到了臨渝關下。

  七百餘里,僅用四天。

  臨渝關下。

  兩支部落兵馬已經在等他。

  「庫莫奚莫賀弗俟斤可度者攜子蘇支率三千部落勇士奉羅帥號令前來!」

  一名魁梧高大的男子向羅成躬身行禮。

  「多謝。」

  可度者還有些不安的道,「因時間緊急,只來的及徵召了三千勇士前來,還望大帥恕罪。」

  「三千已經不少了,可度者,你證明了對大隋的忠誠,會有回報的。」

  契丹族的可汗大賀咄羅也趕緊上來。

  「契丹大賀咄羅攜子摩會率勇士五千前來聽令。」

  契丹還在奚族之北,但卻來了五千,可證明契丹很有誠意。

  奚人和契丹曾經都是一部,後來分為兩族,早前曾為突厥之附庸,後來向隋稱臣。契丹人也曾在隋初反過隋,不過被隋人狠狠收拾過後,也就老實了。

  當年隋軍大破契丹,使得契丹的古八部聯盟崩壞,如今重組了八部,大賀氏成為聯盟之首,而大賀咄羅吸取以前的教訓,對隋一直很恭敬。

  接到羅成的緊急調令,都不敢拒絕耽誤,趕緊南下。

  又得奚、契丹兩部八千輕騎,羅成很滿意。

  這樣一來,加上他自己的一萬二千騎,便有了兩萬輕騎。

  「入關!」

  八月二十日,羅成率安東道和庫莫奚、契丹騎兵共兩萬人入關。

  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

  天空低垂。

  烏雲壓城。

  嗣業站在崞縣城頭,看著城外四面的突厥人。

  崞縣是座歷史悠久的城池,當年趙武靈王大破胡人,括地千里,始置崞縣。

  崞縣還有小河東之名,其地形地貌簡直就是一個小型河東全境,東西兩面為山,兩山之間夾一平川,一條滹沱河由北向南流經平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