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朕的援軍什麼時候能到?」

  宰相們都說不出話來了,誰也無法保證援軍什麼時候到來。

  尤其是現在整個雁門馬邑都在突厥人之手,就算援軍來了,也還得先突破封鎖,來的少,未必打的過突厥人,可要等各路兵馬集結,那又不知道等到什麼時候了。

  雁門城中一處大宅,這裡現在成了臨時的傷兵營。

  尉遲恭和劉武周兩人都躺在病床上,一場血戰下來,兩人各受創十餘處,好在年輕健壯,就算血流了有數碗,一時也死不了。

  兩人甚至還有精力在那裡爭論誰殺的多。

  「哎,若是羅帥在就好了,絕不讓突厥人這麼囂張。」劉武周嘆道。

  尉遲恭兩次東征時都只是在涿郡打鐵,倒沒見過那位羅帥。

  「羅帥真有那麼厲害?我見羅嗣業將軍,不也被困在崞縣。」

  劉武周一下子坐起。

  「我跟你說,羅帥那才是真正的戰神呢。想當初,羅帥在遼東屢戰屢勝,甚至曾經創造過千里奔襲敵後,在十幾萬高句麗人眼皮子底下,把他們王都給破了,國王給擒了,最後還把整個王都都給夷平了的壯舉。」

  「尤其是羅帥最後還能全身而退,你說多厲害?」

  「一人而平滅一國啊,我輩之楷模!」

  說到羅成,劉武周到現在都還是敬仰萬分的,「就說羅嗣業將軍吧,那也是員萬人敵猛將呢,這次突厥偷襲,三十萬大軍啊。馬邑和雁門兩郡,只留雁門和崞縣還守著,雁門有陛下和我們十萬大軍,可崞縣城小兵少,只兩萬五千人馬,卻還硬挺著,難道不厲害?」

  「可惜羅帥雖猛,但還遠在遼東啊,距此得有二千里呢。從遼東過來,得跨過遼河,經過遼西,入臨渝關後,還得經過河北。你說,羅帥若是來援,會走哪條路?」

  從遼東到河東,肯定要經過河北的。

  但河北與河東之間,有巍巍太行山。

  太行山將河東與河北隔開,不過千里太行也有八道孔道可穿行,又稱為太行八陘。

  尉遲恭當初從馬邑到涿郡打造軍械,是先南下入雁門,然後沿浮陀河經繁峙和靈丘,出八陘之一的飛孤陘進入上谷,然後到涿郡。

  而他後來回家時,卻是走的北邊,出涿郡軍都關,進入懷柔,然後沿桑乾河一路向西南,便到了馬邑。

  劉武周想了想,「應當是走井陘吧,井陘路最寬最好走,從涿郡南下河間,再向西經過博陵到恆山郡,穿過井陘便能直抵太原東。」

  井陘向來是河北與河東之間的重要交通孔道,這條路最寬闊也最好走,甚至從河北到關中,一般情況下也是走井陘,經太原南下,從風陵渡口或龍門渡口或從蒲津過橋過黃河,進入潼關。

  「咱們能等到羅帥到來嗎?兩千里路呢?」尉遲恭對同樣是打鐵出身的羅成,也是敬仰不已,一直希望能夠一見呢,經常聽劉武周吹牛說羅成種種威武,特別是總說當初最後悔的是離職回家,結果羅帥卻要向王仁恭調他。

  尉遲恭不太相信,總覺得老劉吹牛。

  「若是輕裝疾行,兩千里路倒也不遠,畢竟從遼東過來,一路都是在我大隋境內行軍,糧食也可以沿途補給,又不用擔心敵人襲擊之類的,一天就算行二百里,那十天可至。」

  「二百里,疾行十天?不可能。」

  「那一天一百五十里總可以的。」劉武周道,「其實羅帥用兵,向來鬼神莫策,你別以為一天二百里他做不到,說不定哪天就突然出現在突厥人的身後了。」

  尉遲恭嘆惜一聲。

  「就是不知道咱們能不能堅守到那一天呢,城中只有半月之糧了。」

  「省著點吃,吃一個月也是可以的,關鍵還是能守住城池不失。」劉武周倒不懼糧少,就怕城破。

  第599章 鐵騎入關

  遼東。

  襄平城。

  羅成召集諸將。

  白虎節堂之上,將校濟濟一堂。但諸將校的臉色都比較肅穆,不復平常軍議時的輕鬆。

  「諸位,陛下的勤王詔令你們也見到了,突厥狼子野心,居然乘陛下巡視北疆之際,謀劫聖駕,糾集三十萬突厥之眾南下,如今已經兵破馬邑和雁門二郡數十城,只有雁門郡城和崞縣城還在堅守,其餘皆陷。」

  「現在白眼狼咄吉正在日夜猛攻雁門,雁門城中雖有驍果禁衛十萬,可十五萬軍民,卻只有二十天之糧,現在又過去數天,只有半月之糧了。」

  節度副使段達道,「請羅帥趕緊調兵勤王!」

  「勤王是自然的,今天叫諸位來,就是做好出兵安排。救兵如救火,事不宜遲,所以我決定只率輕騎趕往救援,以免路上耽誤時間。」

  羅成宣布帶九千輕騎,三千重裝騎兵趕去雁門勤王救駕。

  「段副使隨我一同前往救駕,遼東由長史侯莫陳將軍與司馬魏徵負責留守,另外馮孝慈將軍坐鎮遼東城,新城太守房玄齡、遼西太守杜如晦一起協同。」

  「建安太守宋老生將軍、旅順太守羅存孝將軍,還有柳城太守屈突通將軍,都將隨我勤王。」

  老四一聽笑呵呵的道,「打仗我正樂意,還沒揍過突厥人呢。」

  羅成把秦瓊、程咬金、羅士信、單雄信、翟讓、黃君漢、徐世績、裴行儼、來整、李世民、段志玄等諸將也一起安排隨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