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袋蒸餅扔到那些人面前。

  「每人一個,敢多搶者,死!」

  王雄誕手提著長撾指著那群人喝道,這群人看著白色的蒸餅,眼裡暴出光。可看到那些軍將身上的鎧甲和利器,又不安的舔著嘴唇。

  最後,有人大著膽子上前抓了個蒸餅回去,他沒敢多拿。

  那個明光甲的小將軍沒有動他。

  於是更多人衝上前去撿蒸餅,有個傢伙一時忘記了規矩,膽大多拿了兩個,然後被王雄誕一記撾尾打翻。

  「警告一次,再有第二次,死!」

  一群人狼吞虎咽,一個蒸餅很快吃完,還盯著羅成他們。

  「還想吃?也行,把孩子埋了,跟著我們走。」

  一個乾瘦的傢伙道,「軍爺,孩子們都是餓死的,已經烤熟了,埋了可惜了,不如帶上吧。」

  只有餓極餓怕了的人才會這樣說。

  可王雄誕卻是長撾一指,「這是朝廷遼東節度使楚國公羅帥,跟著我們走,到了遼東有地種,有飯吃,有屋住,但得聽我們的,把孩子埋掉。」

  一聽那邊的將軍居然是羅成,這群人暗暗心驚。

  最後嘀咕了一會,還是決定跟著羅成走,畢竟,在這平原上遊蕩,根本找不到吃的,而城池裡都有府兵和郡兵把守,他們流民是進不去的,也不會有人給他們施糧。

  幾個婦人開始挖坑,她們的丈夫還在旁邊說太可惜了,埋在這,估計也是便宜了野狗。

  「那是我們身上的肉,是我們的孩子啊。」一個婦人痛哭道。

  「我知道是我的孩子,可只能怪他投錯了胎,選錯了時間,其實這孩子命還算好的,他大姐十個蒸餅賣給了運河船上的人牙子,他二姐,三斤糧賣給了前面趙莊的地主,還有他爺爺,直接餓死了……」

  「別說了。」

  婦人心痛的道。

  漢子說著也忍不住落淚,「孩他娘,等過了這一劫,咱們再生過,只願這娃早點去投胎,再投一個富貴人家吧。」

  「跟著這位大帥,真的能有蒸餅吃嗎?」

  王雄誕看的心裡十分不是滋味,他想起自己曾經流浪做乞丐的日子,若不是碰到義父收留他們,他現在說不定也跟那個孩子一樣,早成了哪個乞丐饑民的腹中餐了。

  「走吧,我們大帥的話,向來言出必行。」

  羅成在河間郡追上了大隊伍。

  此時,這支龐大的移民隊伍又壯大了幾分。

  原本三萬多人,再加上剿滅高雞泊俘獲帶來的十萬多人,然後還有一路上聽聞羅成承諾遼東未來的許多流民,也紛紛趕來。

  河間城下,移民隊伍擴大到了驚人的二十萬眾。

  段達憂心忡忡的對趕來的羅成道,「不能再接收流民了,這麼多人,無法安置。」

  「現在每天餵這些人就得兩千石糧,他們還總喊吃不飽,人太多,走的又慢,等我們走到遼東,估計還得一個月,一天兩千石,到達遼東城下,就得六萬石糧,天啊,我們根本沒有這麼多糧。」

  羅成討厭這個段姥,自從他被張金稱擊敗,並被送了個外號段姥之後,現在羅成的手下也暗裡喊他段姥。

  「我們從高雞泊不是弄來很多糧食,另外還有沿途各地郡縣官府以及地方豪強大戶也給我們送了不少,難道也不夠?」

  段達不舍的道,「那些糧食憑什麼餵這些爛民。」

  「爛民也是民,他們是大隋的子民,遼東更需要他們,從今天起,青壯男女口糧增加到一升半,少年和老人等依然為一升。」

  「還要增加?天啊,有糧食也不是這樣浪費的。」

  羅成卻不理會他的跳腳,而是轉身對魏徵道,「我們得加快速度了,讓青壯每天行路八十里,少年和婦人們隨後,一天行軍六十里,至於老人孩子們一天行軍四十里。」

  「要拉開來走嗎?」

  「嗯,讓這些青壯先趕到遼東去,既能節省點路上口糧,同時還能趕緊過去準備春耕,不能錯過了這個春播,能種多少種多少。另外,還可以提前趕建屯堡房屋,以免後面的老人孩子婦人們到了後無處居住。」

  「還是大帥想的周到,我這就去安排。」

  第592章 勤王令

  在漢語中,城市這個詞字面意思是城牆和市場,這也是一座古代城市的特點。

  大隋每一座城市,都有城牆和市場。

  不過在偏遠的關外之地。

  安東道的遼東遼西擁有城牆和市場的城市卻只有十幾座,其餘的要麼就是只有城而沒有市的城堡,要麼就是連城牆都沒有,只有木頭圍起的柵欄的屯莊或村寨。

  在遼東,城市與鄉村並沒有什麼區別。

  那一面高牆並沒有把城與鄉隔離出來,高牆不過是保護,保護裡面的官府衙門、官倉以及城裡的市場店鋪以及各種手工作坊等等。

  城外便是田地。

  在中原地區,城市往往是一地經濟的中心,吸引著周邊鄉村的財富,通過市場交易、稅收等方式集中財富。

  但在關外,城市最注重的還是其本來作用,那就是防禦。

  關外的十幾座城市,都建立在大河邊上,沿著白狼水而建的柳城、瀘河鎮、遼西城,還有沿河依海的望海頓鎮,以及建在遼河邊的懷遠鎮、通定鎮。

  在遼東,則有遼河畔大遼水邊上的遼東城,小遼上邊上的新城,海河邊上的安市,依海而建的卑沙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