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他一起過來的羅士信跟兄長介紹。

  「他叫獨孤流雲,字子項,是文獻皇后的娘家堂親,其父是虎賁郎將,死於平楊玄感叛亂戰場,他母親是鄭州崔氏,崔君肅是他從舅。」

  羅成點頭。

  獨孤流雲說來跟羅成的妾侍崔七娘還是表兄妹,父親死後,獨孤流雲隨母親來到清河郡的別莊,跟清河崔也多有走動。清河崔見他武藝出眾,便請他擔任了清河崔氏鄉勇的頭領。

  這次張金稱被剿,獨孤流雲說動崔家,帶鄉勇來助陣,親手擊殺了趙鐵叉,斬殺三百餘人,還降俘一千餘賊眾。

  士信對他們的虎斑突騎很喜歡,於是便主動帶他過來。

  「這麼說來,咱們還是親戚!」羅成笑著道,對這個高大的年輕人,羅成也有好感。

  獨孤流雲手捧著虎頭盔,笑著道,「家父平楊玄感之亂時戰死,而楊玄感為羅帥親手斬殺,流雲非常感激。流雲欲追隨羅帥去遼東從軍,還望羅帥收留!」

  羅成打量著這個年輕人。

  一桿鐵纏黑漆馬槊,比普通馬槊還要大一號。另外背上背了一根九節鋼鞭,這根鋼鞭也很長,是可以雙手握的,估計起碼得有八九斤重,十分了得。

  而他背上還有一把弓,犀牛角硬弓,估計也是超重強弓。

  另外他身上還有三把刀。兩把長橫刀,一把短橫刀。

  他身上的那身鎧甲,也十分顯眼。

  一雙山紋字鐵甲鑲圓護的明光山文鎧甲,而且外面還罩了一層鎖子甲。

  而細看,他的明光鐵甲里居然還襯了一身細牛皮甲。

  三重護甲,全身武裝,這簡直就是個人形兵器。

  甚至他的戰馬,馬都是帶三匹。

  跟他交談了幾句,才發現這位大塊頭猛士才十八歲。

  獨孤流雲跟獨孤太后其實不算真正有親,他曾祖獨孤永業,字世基,本姓劉,中山人,後來母親改嫁獨孤氏,當時永業年幼隨母改嫁,為獨孤家養大,所以便改姓獨孤。

  撫養他的獨孤氏,便是隋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父親獨孤信的宗族。

  獨孤永業在北魏、東魏、北齊為官,先後任過中書舍人、洛州刺史、河陽行台左丞、行台尚書、太僕卿,最後進位開府,封臨川王,擁兵三萬。

  再後來,北齊亡,降於周,授上柱國,封應國公。

  當年獨孤信隨孝武帝入關後,他的長子獨孤羅還剛出生,被高歡囚禁,一直到獨孤信死後才釋放。

  孤獨羅一人在北齊孤孤單單又無產業,貧苦的都不能養活自己。

  是獨孤永業看他可憐,於是為他置辦了田宅。

  北齊滅亡後,楊堅之妻孤獨伽羅找到了這位兄長,贈給他豐厚的禮物。獨孤伽羅還找到獨孤永業,十分感謝他。

  後來隋朝建立,楊堅還讓這位妻兄獨孤羅繼承了獨孤信的趙國公爵位,擔任高官顯職,官至涼州刺史,太子衛率。

  而獨孤永業家也因此跟皇后一家關係親密。

  永業在北周大象二年死後,子須達繼承應國公爵位。他生了不少個兒子,獨孤流雲的父親便是第三子,早年從軍,多立軍功,因此在楊玄感叛亂時,已經位於虎賁郎將。可惜與楊玄感作戰中戰死。

  他父親娶的妻子是鄭州崔氏,是家主崔君肅的妹妹。

  獨孤流雲父親雖戰死,但家裡產業還是很厚的,在河南河北有田地數千畝,莊園十幾處,另有不少的商鋪宅院作坊等。

  他之前答應為清河崔氏帶鄉勇,不過是借著練練兵。

  他手下的十三騎虎斑突騎重騎兵,便都是他父親的義兒,其實也算是部曲家兵。

  其實以獨孤流雲的家族地位,他完全可以進京入宮當個親衛,只是他更渴望能上戰場立功。

  他母親卻因為他父親戰死,所以並不希望他去當將軍,只是希望他讀書走文官路線。這次來剿匪,他都是偷偷知會了清河崔家後沒告訴母親就來了。

  「我父親曾經統領五百虎斑突騎,殺入楊玄感叛軍陣中,可惜其它軍將懦弱不能跟進,導致我父被圍力戰而亡。我願意投羅帥麾下,重建虎斑突騎,在遼東建功立業。」

  「有志氣。」羅成誇讚這個年輕人。此人既然這般有勇力,又有志氣,還是自己的妾侍姑表弟,那用他也合情合理。

  尤其他還是獨孤氏子弟,獨孤氏雖然在大業朝沒幾個出名的,可外戚勢力不弱。

  「好,那我就將你拔到士信麾下。」

  「士信,回頭到了遼東你給子項拔二百精銳重騎兵,然後再於輕騎中選拔三百彪悍勇武者,讓子項重建五百虎斑突騎重騎兵團。」

  獨孤流雲沒想到羅成居然如此信任於他,他剛來,就讓他建立一個五百騎的虎斑重騎團,尤其是拔給二百精銳重騎。

  「羅帥,流雲並不負羅帥信任,一定練出一支精銳虎斑突騎。」

  「哈哈,我就喜歡聽這樣的話,我就暫授你為虎斑突騎團偏將,你所需要的重騎團馬匹和裝備,我都會給你弄來,你只要給我好好的操練他們,到時給我一支精銳虎斑突騎就好。」

  戰果豐盛,俘獲了太多人,繳獲的物資也不少。

  張金稱無惡不作,四處劫掠搶奪,在高雞泊中積儲了許多錢糧物資,這次卻是被羅成一鍋端掉了。

  王子明帶著一眾參軍,正興奮的登記核對,然後統計造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