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善會一開始也不答應,可打了兩仗後,打不贏竇建德,最後只好達成暗裡協議。平原郡官兵與竇建德互不相犯,甚至兩人還暗裡合作,一起聯手打擊平原郡以及周邊的其它各種賊匪。

  互通消息,聯合做戰。

  在他們這種神操作下,一黑一白,可謂戰果豐盛。

  剿滅的賊匪一夥又一夥,然後楊善會的政績自然非常漂亮,也保了平原郡的地方安穩。至於竇建德,當然也有許多好處,高士達敗亡後,他手裡本來就幾百人馬了,可靠著這一手,他短短時間裡,已經迅速的掃清了周邊各路,很快就成了黃河北岸最強的一家。

  反正到現在,竇建德約束手下,確實沒攻過平原郡的一座城池,他主要就是打其它的反軍,靠黑吃黑髮展壯大,一面則又壟斷豆子崗的製鹽販鹽,大發其財。

  甚至他還通過楊善會,把豆子崗的鹽販賣出去,讓楊善會也在其中賺了一筆。

  所以說,雖然如今竇建德自號長樂王,可楊善會卻始終不曾出兵打過他,兩邊保持著極微妙的這種合作關係。

  羅成聽楊善會解釋完,也不得不驚嘆,居然還有這種騷操作,這竇建德還真是聰明。

  也不能說楊善會就通賊,畢竟如今地方局勢太亂,到處是賊,現在他跟竇建德合作,把那些小股的亂匪平定了,也是功績不小。

  畢竟竇建德現在不擾民不攻城,而那些小股的賊匪卻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至於竇建德這樣的梟雄,時間一久,肯定是大患,但楊善會也沒辦法。

  他手裡就那麼點兵馬,顧此難顧彼,能保住現在平原郡的安穩,都已經非常不易了。而且他也比較同情那些流民百姓,既然竇建德網羅了十餘萬百姓,都安置在了豆子崗里,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羅成招手。

  王伏寶大步上前。

  「老王啊,你們兄弟幾個以前跟我在遼西的時候也是表現很勇猛的,也與我並肩戰鬥,一起流過血受過傷。如今你們在豆子崗,雖然看著不錯,可終究不是長久之事。我也念你們沒做什麼傷天害理之事,念以往舊情,不如你們就接受我的招安,帶著豆子崗里的這些百姓,一起隨我去關外遼東如何?」

  「別的不管說,但只要你們肯去遼東,到了那邊,我保你們一個鷹揚郎將的正五品之官!」

  王伏寶對羅成拱手一拜,「多謝大帥還肯記得我們這些舊部,也願意給我們出身。只是我等破家之人,早就已經對天明過誓言,此生都不再為隋兵,不再為隋官。多謝大帥抬愛,還請恕我們不識抬舉之罪。」

  羅成見他模樣堅定,也明白勸不了,也就一笑而過。

  對於竇建德和王伏寶這樣的人來說,當初落草造反,那是無奈之舉,但凡有半點餘地,他們都不願意走上這條路,就如當年孫安祖高士達他們跑去豆子崗高雞泊為賊,可竇建德卻始終沒離開漳南,一直做著他的縣郡兵校尉,直到最後被官軍殺了他全家,他才無奈落草。

  而如今,經過這麼久的奮鬥,竇建德已不是當初的那個他了,他手下有八千兄弟,有十萬人口,當上了長樂王,再不受別人指使,逍遙自在,又如何還願意再回到羅成麾下呢。

  別說羅成只肯給一個鷹揚郎將,就算給他虎牙郎將他們都未必願意。

  「本來竇大哥也要來的,只是家裡事多繁忙,一時不得空。」說完,王伏寶一揮手,自有手下又推上來一車東西。

  「這裡面是點金銀,就送給大帥為路上盤纏,另外糧車那邊,我們還準備了三千斤鹽。」

  羅成笑笑,伸手拍了拍王伏寶,「你們有心了,雖然你們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無可奈何,可是我還是得勸你們一句,你們今天這路還是歪的,十分危險。希望你們以後能夠莫擾民,莫做傷天害理之事。」

  「還有,若真有一日混不下去了,記得來遼東找我,我始終還記得你們這些老兄弟的。」

  王伏寶大為感動,「謝大帥。」

  三千石糧食和三千斤的鹽,以及三百兩的黃金,羅成都收下了。

  王伏寶帶著複雜的心情,最後還是離去了。

  楊善會看著他們離去的身影,對羅成道,「羅帥,他們終究是賊,早晚有一天,我們還是得兵鋒相見的。」

  羅成拍拍他的肩膀,「你心裡明白就好,另外,作為地方郡守,你最大的職責還是守土安民,對那些燒殺擄掠的害民之賊,得堅決打擊,優先剿滅。」

  白馬義眾的副統領尉遲亮對羅成道,「要我說,何必跟這種反賊念什麼香火之情,咱們直接殺進豆子崗,徹底蕩平他們算了,也免得被有手之人拿著當話柄來攻擊大帥。」

  羅成卻只搖了搖頭。

  第583章 張金稱

  與平原郡不過一條運河相隔的清河郡。

  郡北,高雞泊。

  此泊寬廣數百里,蘆葦叢生,向來就是個藏賊窩匪之處。此時,高雞泊為張金稱所據,他在高雞泊深處孤島上,建立了一座堅固的營寨。

  營寨建在孤島之上,四面阻水,周邊又有是連綿不絕的蘆葦盪。島上也是遍布鹿角拒馬,營寨麻雀雖小,卻也是五臟俱全。

  猶如一座城市一般,有城牆有市集,甚至還有張金稱自設的官府。

  他在島上自稱無上王,建無上王宮,還分封了前後中左右五位大將軍,並設立了左右丞相等文武百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