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甚至那青壯的男女,手裡的木槍排列整齊,一起刺出時,也有了幾分威勢。

  而且他們已經能看懂一些進退的旗令,聽懂金鼓之聲。

  楊暕說的沒錯,從洛陽到河北,這一路上羅成走了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他這支大流民隊伍里,也已經有三萬多人,其中青壯者萬人。

  這萬人,可以說,在他的那三百義從的帶領下,甚至已經能夠超過一些流竄的賊匪民軍了。

  不過楊暕覺得羅成這麼做是多此一舉,現在河北行軍,誰敢來襲擾他們不成?有這功夫天天練這些泥腿子流民,還不如加快行軍,早點趕到遼東去。

  羅成笑笑,並沒有理會這位齊王殿下。

  太陽已經快要下山。

  隊伍已經停下。

  青壯男人們拿著柴刀斧頭去伐樹立營,這是羅成規定的,雖然是在國內趕路,可他也依然要求每天都立營壘,這既是安全起見,也是鍛鍊這些人。

  將來他們到了遼東之後,那邊的環境不比中原,也一樣會被編成一個個的屯堡,屯田耕種,甚至得面臨北方各部落的劫掠襲擾。

  婦人們去河裡打水做飯。

  少年們則很勤快的開始幫忙立營柵。

  羅成的親衛開始趕著一車車的糧食進入一個個營中,分發糧食。

  雖然這些青壯男女都背著糧食,可那些糧食卻不得私自動用,每天營里的口糧,都還得白馬義從發放,並且都是有定數的。

  敢私動背糧者,逐出營地。

  連綿一二里的營地一片生機,不少孩童一群群的結伴玩耍,孩子們的世界總是簡單的,當能吃飽後,就不再有煩惱,甚至每天有這麼多小夥伴一起玩耍,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雖然有些孩子跟父母分開了,可每過兩天,他們的父母也可以過來跟孩子見一面。

  老人們籠著袖子,三五成群的坐在那裡,享受著這即將落山太陽最後的一點溫暖,敲敲胳膊老腿,也聊一聊開皇年間,甚至是北周北齊時的舊事。

  對於關外,對於遼東,也充滿著嚮往。

  畢竟羅成的名聲還是不錯的,這一路跟著羅大帥過來,每天都有飽飯吃,而且一路上也沒有亂過,大家總覺得這個把月時間,是這幾年裡過的最踏實的一段日子了。

  平原郡太守楊善會帶著郡兵,押著數百石糧食過來。

  這位當初還只是平原郡的一個縣令,羅成之前到平原郡剿匪,把他臨時提拔為郡丞,這道命令被上面通過,當上郡丞後表現不錯,已經剿滅了平原郡及周邊大大小小几十股亂匪,因此這次因功升上了太守。

  不過要說能升上太守,那也是走了羅成的路子,羅成幫他說了幾句話,於是吏部那邊的任命就很快通過了。

  「知道楚國公路過,特意來送點糧食,數量不多,只有八百石。」楊善會有些不太好意思的道。

  「八百石已經不少了,多謝楊太守有心了。」

  羅成現在三萬餘人,一天的糧食消耗就得四百石,這還是控制份量,平均下來一人一天只有一升糧,勉強不餓肚子而已。

  八百石只夠兩天的,但也確實不錯了,畢竟路過其它郡縣時,往往就給個三五百石,甚至有給個百八十石的。

  但羅成向來是少給了也不惱,多給了會感謝,畢竟人家給他糧,全是給他羅成面子,他這支流民隊伍,可不是朝廷安排。

  這災荒年月的,別人也沒義務給他寶貴的糧食。

  「大帥!」

  「又有人來送糧了。」

  「還有人送糧嗎?」羅成倒意外,結果等那邊一人過來後,羅成卻驚訝的發現,居然是老熟人。

  「王伏寶?」

  王伏寶一身寬袍大袖,倒跟個大善人似的裝束,他有些緊張的向羅成拜見,「我大哥聽說楚公路過,隨行還有不少去闖關外的百姓,所以特命我送來三千石糧食壯行。」

  羅成瞧瞧王伏寶,又瞧瞧楊善會,不由的笑了。

  第582章 長樂王

  王伏寶雖然穿的跟個鄉紳地主似的,可羅成卻很清楚,這位曾經的老部下,如今可是河北三雄之一的長樂王竇建德的麾下大將。

  竇建德如今可是稱雄河北,雄霸豆子崗,據說麾下精銳步騎八千,擁眾十餘萬。

  而他羅成卻是朝廷大將。

  一個草寇反賊,卻來給他送三千石糧草,確實耐人尋味了。

  羅成看向楊善會,畢竟竇建德如今所據地盤,橫貫平原和渤海二郡,楊善會是平原郡太守。

  楊善會有些無奈的對羅成悄聲道,「既然他肯送,楚公不如收下。」

  「你們這倒是和諧一家人了?」

  不算和諧一家人,但事實確實有些複雜。

  王伏寶敢公然出現在楊善會的面前,來給羅成送糧,確實是他們跟楊善會達成了一些暗裡的協議。

  表現上,當初竇建德在諸反王圍攻平原郡時便已經反正歸降朝廷,所以上次羅成用他為嚮導先鋒滅豆子崗諸賊後,不但沒把他順手滅了,事後還分了些糧食給他。

  竇建德在那一次後,也看到了這樣的好處。

  於是楊善會接任郡丞之後,他便主動與楊善會接觸,表達了自己願意協助剿匪的意願。當然,明面上是接受招安,可事實上他依然還是盤踞在豆子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