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道疤,是擒殺盜屠牛賊時被屠刀所刺。」

  「這道疤,是在長白山剿匪時所留。」

  「這是大野澤的水賊所傷,這是豆子崗的鹽賊所殺,這是在遼西與高名麗人遭遇時所創,還有這……」

  一處又一處的傷痕,足有數十道之多,大大小小,深淺不一,整個身軀都遍布著這些傷痕。

  楊廣伸手撫過,大為驚嘆。

  「百戰功成,朕今日方知什麼叫百戰餘生,羅成你辛苦了。」

  「羅成啊,朕一直有一個困惑,今日想向你尋解。」

  「臣願為陛下分憂解惑!」

  「朕如今也將近不惑之年,這一生只生過四個兒子,其中長子和次子都是與蕭後所生,三子為蕭嬪所生,四子為陳嬪所生。」

  說到這事,楊廣有些傷神。

  一輩子只生了四個兒子,可謂子嗣單薄。長子楊昭開皇四年出生,在大業元年立為皇太子,這個嫡長子有武力,能拉強弓,生性又謙和,言色平靜,生活節儉樸素,可以說極得楊廣滿意,可卻在大業二年病故,死時二十三歲。

  餘下三子,四子剛出生不到一歲就沒了,而三子才剛八歲。

  剩下成年的也就只有次子楊暕,他是嫡子,今年也三十歲了。

  「自大業二年元德太子病逝,到如今,太子之位空缺已經八年了。朕想問你,朕是應當立嫡次子楊暕為太子,還是立長孫楊倓呢?」

  羅成愣住。

  他沒有料到,皇帝居然問他立嗣的問題。

  這種問題,他如何敢答?

  「陛下,太子為一國之儲君,立嗣雖為軍國要事,可這更是天子家事,臣不過為一武將,為陛下衝鋒陷陣絕不會皺一下眉頭,但這等要事,陛下當聖心獨裁,或問詢於宰相、元老,臣不敢妄言。」

  皇帝聽了這個答覆,只是沉默,看不出喜怒。

  第578章 分封建國

  羅成雖然年輕,可有些事情還是拎的清楚的。

  立太子這樣的事情,豈是他一個邊將可以插手的?不管皇帝這番話是真心詢問,還是試探,他都不能接。

  皇帝立儲,這種事情宰相可以談,元老可以談,但他這個剛授任忠武軍節度使的大將不能談。

  「哎,既然你不肯說,那就算了。」

  楊廣嘆息一聲。

  他剛才倒真不是試探羅成,只不過看羅成滿身傷痕,感慨這位忠於王事,所以在這私下場合便想問下他的看法。可看到如成這般穩重之後,他倒是後悔自己太隨意了。

  這等重要的事情,確實不該問羅成。

  不過反過來,他也覺得羅成確實很不錯,沒有仗著得寵和功績,就對這種立儲的大事指手畫腳,隨便表態。羅成很老成,這是好事啊。

  「元德太子當年得先皇也稱一聲天生長者,朕也一直以為將來會將大業傳於他。豈料,天妒英才,卻讓他先我而去。他走後,朕打算好好培養下齊王,將當年元昭的舊部幾萬人都拔於他,可他做了什麼呢?」

  楊廣嘆惜連連。

  楊昭死時,他雖留下幾個孩子,可都太年幼,所以本來這太子之位自然應當是傳給嫡次子楊暕的,奈何這個齊王太過沒出息了。

  大業二年太子病逝後,楊廣便封齊王豫州刺史,大業三年,又轉任雍州刺史、河南尹、開府儀同三司。

  還把太子的部屬都轉交給他,可他卻十分驕縱,親近小人,經常派屬下尋求聲色犬馬。樂平公主曾經欲獻給皇帝一名美人柳氏,結果楊暕卻搶入府中。

  楊暕的妃子早亡,結果楊暕卻與亡妃寡居的姐姐私通,還生下一子。最讓楊廣惱怒的還是楊暕居然還把相士請到府中,為她和孩子看相,而相士說她將為皇后,還說那孩子將來會成為太子。

  楊暕於是越發認為自己天命所歸,於是越發胡做非為。

  元德太子楊昭留下三子,他視之為阻礙,暗中行使厭勝之術,想要除掉。

  事情敗露之後,楊廣大怒,賜死了元氏婦,從此對楊暕的恩寵也是日益減少,絕口不再提說讓楊暕為太子之事。

  這些年,他一直把楊暕帶在身邊,走到哪帶到哪。

  可這並不是恩寵,而是監視不放心。

  楊昭所出的三個孫子,長孫楊倓,被楊廣封為燕王,這些年一直也帶在身邊,卻是悉心教導,十分寵愛。

  而另兩個孫子則分封為越王和代王,越王楊侗留守東都洛陽,代王楊侑則留守西京大興。

  其實皇帝一直就有了立燕王為皇太孫的意思,可又還有些猶豫不定。可畢竟燕王才十二歲,另一方面,燕王雖為楊昭長子,但卻不是嫡出。

  楊昭為河南王時,王妃是崔弘度弟崔弘升之女,後來因崔氏謀反案,而被廢。再娶名帥韋孝寬之子滑國公韋壽之女為妃,生代王侑。

  而燕王是楊昭的妾侍大劉良娣所生,另一個妾侍小劉良娣則生越王侗。

  如果楊倓是韋妃所生的嫡子,楊廣也沒有這種猶豫了。

  楊倓三個孫子中最賢最聰明,偏偏卻是庶長,嫡孫代王侑則沒那麼聰明。

  如果不立嫡次子齊王楊暕,反立庶長孫燕王倓,這個事情就於宗法不太合。

  畢竟,要麼立嫡,太子去世,那就立嫡次子,或嫡長孫,沒有越過嫡次子和嫡長孫卻立個庶長孫的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