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句麗本扶餘王子朱蒙南下建立,而扶餘國向來臣屬華夏,與中原友好。朱蒙建立高句麗後,也是漢之屬臣。

  直到魏晉之時,高句麗才屢生叛逆之心,時常做亂。

  總之,羅成總結起來,就是朝鮮半島除了南端的那小塊地方,是他們三韓土著一直在玩泥巴外,半島的北部和中部,那自古以來都是我華夏開拓的疆土,自殷商時的箕子東渡建立箕子朝鮮,再到後來的衛氏朝鮮,那都是我華夏人。

  雖然後來扶餘人南下建立了高句麗,並在此後花了幾百年時間逐漸占據了朝鮮半島的北部中部以及遼東地區,但是朱蒙是扶餘人,而立國七百年的扶餘國一直都是華夏的藩屬。你朱蒙本就是我華夏臣邦的子民,你建立的這七百年高句麗,自然也是我華夏的臣屬。

  魏晉之時,你們趁中原亂,所以家奴竊主之地,如今自然也到了歸還正本之時。

  因此呢,現在淵太祚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主動請求重新歸附於大隋。當然,大隋也讚賞淵氏的這種反正態度。

  所以現在大隋便將遼東朝鮮之地再次收復,列為直轄,設置郡縣,委派官員。

  從此以後呢,既沒有了高句麗也沒有了朝鮮,有的只是大隋的遼東道和朝鮮道。

  當然,為了表彰淵太祚的忠心,所以大隋特賜封爵位朝鮮王爵,並授他開府儀同三司的從一品官階,此外又授他為玄菟郡太守。

  大隋還授淵淨土為扶餘郡太守。

  授淵男生為樂浪郡太守。

  授楊萬春為帶方郡太守。

  授高惠真為真番郡太守。

  淵太祚在協議上簽字蓋印,協議上羅成代表大隋簽字蓋印。

  皇帝現在手裡就是一式兩份的朝鮮條約中的一份。

  「淵氏居然連藩屬國都放棄了,直接率土歸附我大隋了?」

  這連楊廣都很驚訝了,之前他只要高句麗肯臣服做個藩屬就滿足了,到之前,甚至淵太祚肯來朝見他就行了。

  可現在,羅成卻讓淵太祚放棄了朝鮮國號,帶著剩下的土地和子民,直接歸附大隋。

  他的地盤,也設置為五郡,淵太祚只是有個朝鮮國王的爵位,他不再是朝鮮國王,而只是玄菟郡太守。

  這結果就跟吐谷渾一樣,吐谷渾國沒了,取而代之的是青海四郡。

  而現在,高句麗或是朝鮮國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隋的遼東道和朝鮮道兩道的九郡之地。

  而在這捷報上還寫的清清楚楚,淵太祚為表明誠意,已經派長子淵蓋蘇文來京朝見天子,同時,也已經開始將歷次戰爭中被俘的隋軍士兵釋放,目前已經釋回第一批兩萬人。

  同時,他還已經向遼東的隋軍供給糧草兩萬石,後面還會繼續提供大約四十萬石的糧草。

  按這條約,朝鮮道五郡,也將從明年開始,接受大隋的統治,到時朝鮮道五郡,每郡只最多保留五千名士兵,其餘皆裁撤。此外,朝廷還將向五郡派授主簿、長史、司馬、縣丞、縣尉等官員。

  皇帝幾乎手舞足蹈。

  本來軍民不應徵,他都已經被迫停止東征,可誰料到羅成這一抗旨,居然還抗出了這麼個結果來。

  直接把高句麗滅亡了。

  從此世上再無七百年之高句麗也,只有大隋的遼東道和朝鮮道。

  「你們還有誰要反對朕授羅成為遼東留守嗎?」楊廣得意洋洋的問幾位宰相。

  裴虞三人面面相覷,誰也想不到居然是這麼個結果,眼下這個時候,再反對也沒用了,他們只能默默的讚嘆羅成真是有本事,居然能讓淵太祚自願去國號為隋臣,了得。

  「陛下,淵太祚雖去國號,可朝鮮五郡依然還是在他掌握之下。」裴世矩提醒皇帝。

  「那又何妨?待明年,便要開始裁撤朝鮮兵馬,派駐軍隊,選授官員,到時,幾千裏海東之地,盡復為我中華疆土也!」楊廣覺得這功績,一點不比當年漢武帝出兵滅衛滿朝鮮,設立四郡之功。

  甚至還遠超之!

  第550章 去意已決

  羅成昏迷了七天七夜。

  當然,實際上他是在安市城裡休了個長假,每天足不出府,喝酒吃肉烤火,與眾弟兄商議時局。

  第七天的晚上,張亮的暗衛已經從洛陽飛遞情報回來,皇帝的處置下來了,皇帝授羅成遼東留守,對羅成在遼東平滅高句麗極為滿意。

  於是乎,羅成終於可以醒過來了。

  「憋了七天,也終於到頭了。」羅成伸了個懶腰。

  「外面的兄弟們也都十分關注你的安危呢,若是聽說你醒了,估計也都非常高興。」侯莫陳乂笑著道。

  如今他跟羅成,也算是聯結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便是山頭。羅成是他們這個山頭的頭領,自然是不能倒的,否則,這剛形成的遼東山頭就要垮了。

  「放出消息去,就說我已經醒來了,沒什麼大礙了,讓弟兄們放心。」

  「那你什麼時候露個面呢?」

  「明天吧。」羅成想,最好是聖旨下到安市之前他便露個面,這樣更好。

  魏徵提醒羅成,「既然大事已定,那麼是否也解除對遼西兵營的包圍,畢竟遼西郡兵也是大帥麾下,搞下去影響團結。」

  「嗯,今天就可以讓馮將軍把兵撤回來,明天我親自去那邊走一趟,安撫下他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