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孤本以為隋軍今秋不會再發動攻勢,想不到這冬天就快來臨,他們卻在這個時候出兵了。」

  「父王,我以為不必理會隋軍,眼下馬上就是十一月了,要不了多久就會下雪,到時攻城會更加艱難,我就不相信,隋軍能夠在下雪前這麼短時間攻下安市。」

  淵蓋蘇文認為隋軍不過是在虛張聲勢。

  「他們之前兩次來犯,每次都是數十萬大軍,都不能得手,這次不過出兵八萬,想破安市,不可能。」

  可淵太祚卻有他的擔憂。

  「但這次卻是由人屠羅成統帥兵馬,此人雖年輕,但用兵鬼神莫測,不得不防。而且,他還已經傳令讓北邊的諸胡,以及南邊的新羅出兵,這也是個大威脅。」

  「父王,百濟已經與我們結盟,可以讓百濟對付新羅,讓靺鞨對付契丹與奚人。」

  「人心難測啊,別忘記,平壤還有個楊萬春,我們上次派兵去征討,不但沒滅掉他,反而折損了不少兵馬,如今他在那邊已經成了些氣候了。」

  「難道爹真要投降?」淵蓋蘇文驚訝道。

  淵太祚哼了一聲,「投降又如何,當年高元可是投降了好幾次,每次隋軍一來打,他就投降。如今,我們也可以投降,只要隋軍肯休兵罷戰,別說上一封降表,就是十封降表我也願意。」

  「可是羅成不但要我們投降,還要我們放還二十萬隋軍俘虜,送還二十萬隋軍屍骨等。」

  「俘虜不可能交還,但是我們可以先把屍骨收斂送還,再把隋朝叛臣斛斯政交還,再送還一些隋軍俘虜中的貴族軍官,可以慢慢拖,一次交還一點。」

  「父王,不能指望隋人會守約。」

  「孤知道,所以孤決定讓你率五萬兵馬增援安市。」

  淵太祚嘆聲氣。

  「你統兵五萬去增援,但不要直接趕去安市,你只要帶兵增援安市東面的諸山城堡壘,與安市遙相呼應就好。」

  淵太祚知道隋軍最擅長圍城打援。

  「好了,你先下去吧,孤要考慮下該如何給隋帝寫這封降表!」

  第528章 八大總督

  洛陽。

  紫微宮。

  皇帝聽著新任兵部尚書、參知政事羅藝奏報。

  「朕下達三征高句麗詔令,徵召五十萬兵馬,一百萬民夫,為何到現在,集結於涿郡的兵馬居然還不到十萬,而於東萊集結的水師也才兩三萬人,朕的百萬府兵呢?」

  「陛下,連征東征,百姓厭煩,府兵厭煩,多逃亡避役也。」

  可楊廣卻不想聽到這些,他只知道,高句麗已經要亡了,只差最後一擊,那果實已經熟透了,但現在居然摘不到。

  「朕已經擬定明年正月初一出兵,到時涿郡四十萬大軍,東萊十萬水師齊征。」

  羅藝無奈的道,「請陛下三思,如今各地叛亂蜂起,地方飽受其苦,讓府兵們離家東征,他們都不願意。」

  「楊玄感和劉元進都已經平定,天下哪還有什麼叛亂蜂起?」楊廣喝問。

  虞世基、裴蘊等都低頭垂目不說話。

  羅藝記著羅成曾經跟他說過的,當個點頭宰相就好,可此時不知怎麼的,卻無法做到。

  「陛下,楊玄感和劉元進二逆雖平定,可天下並未安定,相反,如今各地叛亂四起。就說江南之地,先前劉元進叛亂,攻陷七郡,羅成率軍平定。原本羅成奏報陛下,說對附叛從逆者,從輕發落,將他們遷往遼東。」

  「可接替善後的王世充,卻大開殺戒,先是處死三萬餘俘虜,然後又到處株連查抄,引的江南人人自危,最終官逼民反,如今江南已經不止是七郡亂,而是十餘郡皆亂,甚至連淮南淮西都已經亂起。」

  羅藝身為宰相,又是兵部尚書,他對於形勢還是比較了解的,能知道第一手消息,其實虞世基等人也是清楚的,只是他們故意瞞著不跟皇帝說實話罷了。

  「陛下,不僅是江南淮南,如今連河北也依然四處皆是賊匪,運河從南到北,如今皆不安全,運河兩岸,處處賊匪叛軍,四處劫掠運船。黎陽倉中,到現在也不過儲糧幾十萬石,就算府兵都聽召集結起來,黎陽倉明年也無米可供軍東征。」

  「裴世矩、虞世基、裴蘊、宇文述、蘇威,你們幾個告訴朕,事實真如羅藝所說嗎?」楊廣惱怒的問道。

  蘇威咳嗽兩聲,「其實各地都有些小股賊匪,但也沒到羅將軍所說這麼嚴重。」

  「是啊,羅將軍也太誇大了些。」宇文述也道。

  羅藝呵呵的笑了幾聲。

  「蘇相,果真只是小股盜匪嗎?那敢問,為何現在連漕船都一月未入京了?」

  「宇文將軍,你說我誇大事實,那你可否告訴我,黎陽倉里現在有多少糧食?」

  「你們說我誇大事實,那敢問,為何現在理應集結涿郡的四十萬大軍、一百萬民夫,為何只集結了十萬府兵都不到,而民夫更只有不到十之一應召呢?」

  「呵呵。」

  幾人都無法回答羅藝。

  皇帝也終於看出一些來了,估計事實果如羅藝說的那樣,或許會有些誇大,但也沒誇大太多。

  他有些失神的坐下。

  怎麼可能呢。

  他的帝國甲兵強盛,風行萬里,怎麼突然一下子就人人都要反他,叛亂蜂起呢。

  為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