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前,這附近起碼有十幾萬高句麗軍,但這些天反而兵少了,起碼走了一半。估計是往平壤去了。」薛世雄分析,這些兵估計就是救平壤去了。

  他心裡覺得,羅成並沒能攻下平壤。

  「是啊,就憑兩萬人,要在短短時間裡硬攻下平壤,談何容易啊。」于仲文嘆道,他自認為就是自己,帶兩萬人去平壤,也不可能這麼短時間建功的。

  「如果羅成未破平壤,而高句麗人又有七八萬大軍南下,那羅成會怎麼樣?」

  幾位將軍都沉默了。

  兩萬隋軍頓兵堅城平壤之下,強攻不下,而此時孤軍深入,偏偏敵軍大兵回師來援,前有堅城阻擋,後有大軍壓迫,只怕這兩萬人是凶多吉少啊。

  「現在就指望著水師的來護兒了,可是到現在也沒有半點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在哪!」

  「是啊,這個來護兒,自平壤兵敗,就再也找不見人影了,等回去後,我定要御前參他一本。若不是他貪功冒進,我等也絕不有此之敗。」

  大行城的守軍每天盼星星盼月亮,就希望能看到有水師的船從大行城附近的海上經過,可到現在,也沒有見到一條船。

  「諸位將軍放心,我之前已按羅大將的安排,早派了幾支兵馬到江口海上的幾座島上觀察,一旦有水師船隻經過,肯定能有發現的,到時聯絡上就好。」

  「你聽,高句麗人鳴金收兵了。」

  「今天天色還這麼早,高句麗人怎麼就撤了?」

  于仲文也有些奇怪。

  那邊城下,高句麗軍如潮水般撤退,留下成百上千具屍體在城下。

  高句麗軍帳。

  高建武見到喬裝而來的乙支文德,十分驚訝。不明白這個時候乙支文德怎麼來了,更不明白他為何要喬裝一個輕騎兵前來。

  「這是為何?」

  「請將軍讓親衛把守好營帳,任何人敢私自靠近格殺勿論,更勿透露半點我到來的消息,我有重大消息相告。」

  高建武莫名其妙,可最後還是如此安排了。

  「說吧,何事?」

  「平壤城沒了,大王沒了。」乙支道。

  「什麼意思,什麼叫平壤城沒了,大王沒了?」

  「我回晚了一步,我回到平壤前,羅成就帶兵攻破了平壤城,還攻破了內城和宮城,他擒住了國王,然後殺了,他還驅趕平壤及周邊共二十萬百姓,把整個平壤城給拆毀焚沒,如今平壤城已經沒了,我們的大王也沒了。我此來,就是要趕在淵太祚知道這個惡訊之前,請將軍立即率兵去國內城,搶在淵太祚知曉消息前,在陪都國內城繼大王之位。」

  「這怎麼可能?」

  高建武一臉懵逼。

  第396章 開倉

  齊郡。

  章丘城中,通守張須陀召集了縣令杜如晦、縣尉羅貴以及長白府長史柴孝和等諸人。

  「災民越來越多,任其下去,這些受災百姓就會成為饑民,然後便會成為流民,最終就會變成四處劫掠搶奪的變民反民。羅縣尉,章丘還有多少糧食?」

  羅貴之前是縣錄事,但因為這段時間羅貴帶著章丘的郡營鄉團剿匪平賊有功,於是張須陀親自保舉他為章丘縣尉,兒子羅成在遼東軍功勳著,已經是襄陽侯還成皇帝新寵,而羅藝又晉為燕國公,襄陽羅家如今是紅的發紫,東都留守朝廷當然沒有人駁回這個小小縣尉的授職。

  於是乎,現在羅貴便也成為章丘縣尉,與杜如晦一起搭檔主持章丘縣務。

  聽張須陀詢問,羅貴如實道,「章丘縣還有不少糧食,官倉里的糧食還是滿的,另外義倉里糧也是滿的。只是這倉糧,若未得朝廷之令,地方是不得私自開倉放糧的,按律,私放糧一粒,也是斬首之罪。」

  隋朝最注重糧食徵收,尤其是在租庸調製之下,田租的收成是極大的。而同時隋朝的戶口管的嚴,隱戶逃戶相對較少,這就導致官府按丁征租的情況下,百姓手裡大部份的糧食其實最終都收到了官府手裡。

  另一方面,朝廷又在地方設立了義倉,百姓按田畝納義倉糧,相當於又加征了一筆地稅。

  無數的糧食從民間匯集起來,最後朝廷把這些糧食一點點的轉運匯集,各縣都有轉運倉,而在郡城,以及一些重要的水陸交通要道上,更是設有許多更大的轉運倉。

  沿著運河與黃河這條水陸命脈,隋朝還有六座巨無霸式的大糧倉,它們分別是興洛倉、回洛倉、黎陽倉、廣通倉、河陽倉、常平倉。

  每倉其實就是一座倉城,儲米百萬石以上。

  而其中的興洛倉位於洛陽附近的鞏縣,建於大業二年,倉城周長二十餘里,穿三千窖,每窖能容八千石,置監官並鎮兵千人守衛。

  這座興洛倉,能夠最大儲漕米兩千四百萬石,不但供應東都洛陽數十萬軍民的糧食,而且還能隨時通過運河、黃河向天下各地輸運糧食。

  可以說,隋朝幾十年積累的糧食是一個天量的數字,按朝廷所估算,現在六大倉和各地倉庫里的糧食,還能夠供朝廷食用四五十年。

  本來說,有這麼多糧食在手,隋朝是不怕天災的。

  但問題卻在於,田地產出是有限的,朝廷征的多,那百姓手裡的糧就少。平時還少,一遇災年就不免青黃不接了。

  而偏偏古代交通運輸極不便利,糧食大多集中起來儲存了,真要調運也極艱難。就如這次征遼,為了供應遼東百萬大軍,朝廷不得不徵發三四百萬的民夫運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