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這個安排,讓一眾胡酋們有點傷自尊。

  始畢可汗出列。

  始畢可汗說來也算是楊廣的親戚,當年始畢之父啟民可汗在突厥五汗爭奪戰中敗北,後投奔隋朝,被隋朝安置在陰山之南,楊堅還下嫁宗室女給他,後來那位公主沒多久病死,楊堅還又下嫁了一位宗室女給他。

  後來那位宗室出嫁時被賜義成公主封號,啟民可汗死後,按突厥人習俗傳統,繼位的始畢可汗便收繼可敦義成公主為妻,繼續尊她為突厥可敦。

  義成公主按輩份算是楊廣的堂妹,因此始畢可汗也能稱的上是楊廣的堂妹夫了。

  經過啟民、始畢父子兩代努力,到現在,始畢可汗已經把東部草原各部都征服,算是成為金山以東廣大突厥草原上的霸主,當年五汗爭霸中的失敗者,如今卻成為各部霸主。

  多年休養生息,特別是擁有了漠南的肥美草場後,東部突厥發展迅速,到如今已經是擁有控弦之士四十萬,而契丹、奚、室韋等東邊諸部,還有北方的鐵勒諸部,都臣服於他。

  「偉大的聖可汗陛下,為何不用我們驃悍忠誠的突厥騎兵?是陛下瞧不起我們突厥勇士嗎?」始畢高聲說道,「我阿史那咄吉請求為陛下出戰,願率本部三萬勇士攻打北方扶餘城,如果陛下許可,我還可以再從草原諸部調來十萬精騎。」

  「陛下!」

  一名內侍帶著激動神色捧著一本摺子上前。

  「何事?」

  「陛下,遼東剛發回來的捷報,大捷。左五軍大將羅成,進軍平壤途中,把新城破了。」

  「什麼?」楊廣聲音陡然提高了八度。

  新城之堅,可是很有名的,能排在遼東諸城中險要前三,論規模僅次遼東城。他剛才,還計劃用兩個軍,七萬人圍攻新城,可現在就攻下了?

  內侍奉上捷報奏章。

  「羅成將軍將玄菟諸城交接給李景、羅藝,把錢糧人口交接給李淵後,便率本部東進。數日前,他路經新城,便兵臨城下,一面派兵掃蕩新城周邊,一面又下書勸降守將楊萬春。楊萬春猶豫不決,羅成便派兵攻城,一場大戰之後,高句麗死傷一萬餘人,楊萬春山窮水盡,不敢再抗拒天威,於是只得請降。」

  楊廣接過奏章仔細看起來,奏章是羅成的意思魏徵潤筆,因此寫的還是十分不錯的,信里,羅成把攻打新城的經過詳細說明了,然後最後又簡略提了幾筆楊萬春的附加條件。

  羅成說自己本來要守在新城下,等侯皇帝旨意,可奈何軍情緊急,要趕往鴨綠江集結,於是只能把後續事務交給受降使宇文士及,還說讓宇文士及去玄菟找李淵一起主持此事。

  放下奏摺。

  楊廣哈哈大笑。

  「襄陽侯羅成真乃朕之福將,去平壤的半路上,還順便就把新城給拿下了。如今新城守將楊萬春已降,左六右六兩軍可以北攻扶餘、金山諸城了。」

  楊廣笑著對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道,「愛卿啊,朕也知道你忠心可嘉,但是我大隋兵強馬壯,風行天下,無往不利,征討一個區區高句麗自然是手到擒來,就不勞突厥勇士們了。」

  「哈哈哈!」

  第354章 五貴

  「有功當賞,諸位愛卿,你們以為羅成之功,該當何賞?」

  殿上,百官兩班站立,皇帝一身龍袍面帶笑容坐在龍椅上,對於羅成,皇帝是真心非常滿意。尤其是見過閻毗帶回來的羅成畫像後,皇帝更喜歡這個長的高大英武的年輕人。

  年輕,有本事,還長的好看,誰都會喜歡。

  再加上羅成又算是白丁出身,起自草莽,更讓皇帝看重了。皇帝用人,其實也是有跡可尋的。自皇帝坐上大寶之後,當年為他出謀劃策,奪嫡繼位的那群人,出自關隴集團的楊素反而沒有得到好下場,而宇文述因為聽話,才算是得了重用。

  而蘇威這樣的老臣,其實也根本不得皇帝的重用。

  皇帝真正重用的是什麼人,是關隴集團之外的那些人,比如重用江南士族,重用新興的豪強地主,就是不怎麼喜歡用那些豪門勛戚,蓋因為這些豪門勛戚太讓皇帝忌憚了。

  來護兒、麥鐵杖這樣的將領,都是起自草莽,沒有什麼根基山頭,所以極得皇帝重用。如李淵、李密、楊玄感這樣的人,其實皇帝是一直提防著的。

  如果你出自關隴豪門,就算有本事,皇帝也要壓著用,而如果你是出自地方豪強或者是寒門草根,則皇帝用起來就是破格重用了,若是山東或江南的小士族,皇帝用的更放心。

  羅成雖已經被他下旨同意為羅藝嗣子,可就算羅藝家那也算不得真正的關隴貴族,而且羅榮羅藝羅壽父子幾個,也跟關隴豪門關係不密,如今羅家當家的羅藝,更是被關隴將門排擠。

  以羅成的年紀,就算有本事,那麼授個五品的鷹揚郎將其實都足夠了。

  可是,皇帝卻有意幾番破格提拔,於是不滿二十的羅成,現在在都已經是四品虎牙郎將,更何況還破格的統領一軍人馬,要知道其它各軍大將,最起碼也是一衛的將軍了。

  「陛下,臣以為羅成不該賞,不但不該賞,還該罰。」

  楊廣抬頭望去,卻見說話之人是黃門侍郎裴世矩。

  這人是楊廣的外交大臣,外交策略的制定者,精通突厥與西域事務,這次東征高句麗也一樣是他的建議,他現在還兼任了虎賁郎將以及御營一軍大將之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