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宇文述嘆氣,「這個羅藝也不知道是怎麼走了狗屎運,本來都是絕戶了,結果硬是找到了當年離家出走的同父異母兄,結果倒好,這兄弟的幾個兒子一個比一猛。他娘的,鄉下狗窩裡呆了這麼些年,居然還有這等本事,他老羅家這是祖墳冒青煙了啊。」

  宇文士及倒是挺佩服羅成的,他也聽聞了不少羅成的事情,確實算的上是白手起家,雖然如今得羅藝、李景等人相助,可說到底,最初也全靠自己起來的。那麼年輕,卻那麼成熟穩重。

  「爹,你也算是軍中大將,應當知道,若是換一個人孤軍過河入遼,短短兩月,能有如今的戰績成果嗎?」

  宇文述想了想,「難,就算你爹我親自率一軍過河,也未必就能做到這些。可以說,這羅成每一步都似撞了大運。他一過河,就奪了玄菟城,若是換成別人,未必有那個膽量直接殺奔玄菟城,而若不是李景幫忙,也未必有內應替他開城。總之,時也運也。」

  「爹,若說奪個玄菟城是運氣,可後來再奪蒼岩、南蘇二城,就說不上是運氣了,還有他幾次大敗高句麗軍,那可是硬生生的在五萬新城地區兵馬的地盤上,硬生生殺出一片空間,紮下根的。」

  「哎,所以說啊,有時想想也是氣餒,你大哥但凡有這羅成三成的本事,也不用我操心了。」

  「爹,我倒覺得這次軍議是好事,大哥本就沒那本事,硬讓他統兵上陣,這是害人害已。上次他貪功冒進,若不是那羅成率兵去救,可就不只是折損點兵馬的事了,而是連命都要搭進去的。」

  宇文士及勸說父親,「爹,羅成能走到今天,不僅是運氣好這麼簡單,他也不僅僅是能打,其實這一點你應當看的比我清楚,這次東征完,羅成肯定能更進一步。羅家必然要大振,不管如何,今後朝堂上又勢必增加一個新貴。其實瞧瞧八柱國家,早年起家之時,哪家不寒酸,別看如今各家高高在上,可早幾代,其實也都是些破落軍頭,比起如今的羅成差遠了。」

  「就說咱們家,祖上本是匈奴部族出身,後為鮮卑宇文家為奴,為奴百餘年,才慢慢的得了個出身。現在雖說在本朝興貴,但誰又能保證貴多久呢?既然這羅成有本事,光壓是壓不住的,咱們也沒必要去死壓著他,真要鬧開,說不得還要引的皇帝不快。與其打壓,倒不如結個善緣,你看那李景就很聰明,他本跟羅藝有怨,可如今卻還能用心扶持羅成,為何?蓋因他看中羅成的人才,知道這種人無法埋沒,早晚會要出頭的,現在結個善緣,不也是給家族留個助力嗎?」

  宇文述呵呵一笑。

  「你啊,總是能說出這麼些大道理,你大哥三弟早被當今不滿,我一直擔心我走以後,咱們宇文家如何維持,現在看來,咱們家將來還是得靠你了。希望以後,你能夠護著些你兄弟,不過你雖說的有理,可我也不能就這樣放過那小子。」

  「士及,我已經向陛下舉薦你為左五軍的受降使,受降使不受軍大將節制,你去左五軍,既是幫我盯著那羅成,看有沒有什麼把柄,另外,你也可以按你的意思去結個善緣。」

  「爹,你這不是矛盾嗎?」

  「有什麼矛盾的,你結你的善緣,我護我的犢子。」

  ……

  臨渝行宮。

  「陛下,臣妾知道你愛惜人才,可羅成畢竟還是太年輕,你就這般授他為左五軍大將,只怕不是賞他,反而會讓他被架到火上烤,會很難受呢。」

  楊廣除去了金殿上的袍服,身著鬆散輕便的袍服,坐在鏡前,任蕭皇后幫他梳發,他摸著皇后的手,笑著道,「年輕人雖有衝勁,可有時光有衝勁不行,這朝堂之上哪一個不是老奸巨猾,早點給他些擔子也好,能不能成才,還得看有沒有那個韌性。」

  「可如果折了呢?」

  「折了?那就只能說並非真正的良才了。」

  「可這樣的好苗子,也還是要小心呵斥,若是被人摧殘,那也太可惜了。」

  楊廣哈哈笑道,「愛妃可是說宇文述那老匹夫?你放心吧,他做事,其實是有分寸的。你知道朕為何如此重用宇文述嗎,皆因這老匹夫就是朕養的一條忠狗,朕讓他咬誰,他就咬誰,哪怕是八柱國家這樣的門閥勛家,他也毫不猶豫。比起李淵這種不聲不響的狗,我更喜歡宇文述這種聽話的老狗。」

  第332章 六騎戰千

  大業八年。

  三月。

  齊郡,章丘城外不遠處。

  剛被聖旨晉升為齊郡通守的張須陀帶著五騎親兵從歷城前往章丘巡視,官道上,大隊百姓商人結伴跟隨在他後面。

  自去年下半年起,各地盜賊蜂起。

  大股盜賊聚集二三萬人,小者更是多如牛毛,遍地皆是。百姓既苦於征遼的課役繁重,又惶恐不安於賊匪四起,可謂苦不堪言,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河南河北兩地因是征遼兵員和民夫的主要徵召地,因此百姓更苦,盜賊越多。河南十二郡,郡郡賊匪四起,河南的府兵大多都徵召往遼東,連原本的許多郡兵也被上次增置為軍府府兵,於是河南諸郡空虛。

  盜賊四起,官吏不能敵,導致賊勢越來越強,唯有齊郡張須陀,算是十二郡之中表現最為搶眼的,他率領的齊郡郡兵雖也實力大減,可東剿西討,居然還勉強維持了一郡安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