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你一路上行軍去集結,只要路過郡縣,便可以憑這糧本卻找地方官府支取糧食,支多少記多少,只要不超出你存的糧食就行了。

  這也是給府兵們大開方便之門。

  當然,有些裝備還是必須得置辦的,比如說一火十個兵,你六匹馬騾必須得備齊,沒有馬騾子也行,沒騾子驢也行,但數量得夠。

  再一個,軍府里還得給府兵們備好帳篷,這個不能少。

  至於鍋和飯盆這些也得備好。

  然後其它的什麼筐啊鏟啊鋸啊,什麼牛筋索啊之類的各種東西,都可以到了集結地租用或購買。

  租用肯定比自備的花費多些,還不一定那麼趁手,但沒有情況下,這也是唯一辦法了。

  「那就等到了涿郡再租吧!」

  眾人都覺得多花點錢,可比較省事一些。

  於是乎,最後決定,二百騎兵人人備好馬,步騎都配上基本的刀、矛,有弓的就帶上弓箭,沒有弓的就不管了。

  最後羅成還讓準備一面新的長白鷹揚府的旗幟,這旗幟不能少,另外各團、隊,也必須準備好旗幟,還得是嶄新的。

  「都回家做好準備吧,讓你們母親和媳婦為你們縫好征衣,備好征糧。把馬騾餵的壯實點,刀磨的鋒利點。好好在家過完這個年,等年一過,我們便正式啟程出發。」

  「記得多帶點錢在身上,如果能換成金銀最好,在外面錢很重要,有時還能保命,切記。」羅成交待大家。

  第235章 唐國公

  滎陽。

  歷史上還有東虢、成皋、汜水、滎澤、武泰、河陰、廣武等名。

  所轄之地,在汜水虎牢關以東、嵩山以北、黃河以南。

  在這片廣闊的區域內,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人傑地靈、山川秀美,既有滎陽關、虎牢關等險關要隘,又有廣武山、鴻溝等名山溝川,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東有鴻溝連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鄰黃河,南臨索河連嵩山,西過虎牢關接洛陽、長安,地勢險要,交通便利。

  尤其是在大業天子營建東都洛陽之後,滎陽更是成為東都的東大門。

  滎陽治所成皋,即虎牢。

  太守府。

  滎陽太守李淵正在喝茶,他身邊站在一個英俊男子,面如冠玉,書生意氣卻披堅執銳。身上一件明光鎧甲,腰間一把環首橫刀,手中還執一桿丈八馬槊。

  站在那裡顯得卓而不群,英俊瀟灑。

  二十出頭的這個丰神年輕人,卻是李淵的長子建成,剛剛行加冠成人之禮。

  李淵放下茶杯,對長子道,「又到打獵?跟鄭家子弟一起嗎?你雖說跟鄭家結親,可也不要整天跟著他們一起玩鬧。」

  李建成只是笑笑。

  「笑什麼?」

  「爹,我並不是跟他們一起胡鬧,父親讓我與鄭家小娘結親之意,我心裡很清楚。這滎陽鄭氏之名,於我們李家有幫助。尤其父親在滎陽為官,更需藉助這些地頭蛇的力量。」

  「大郎,你跟鄭家子弟也多有接觸,覺得滎陽鄭氏如何?」李淵問。

  李建成笑而不語,他站在父親身側,雖然才剛成丁,可卻自有一股氣勢,這不是紈絝子弟的那種倚仗父輩之勢,而是身為八柱國家之後,身為唐國公府嫡長子經過這多麼年來努力學習生成的氣勢。

  許多人都說,五姓七家,名滿天下。說這滎陽鄭氏,是當今五姓之首,關東領袖。說他們聯姻滿天下,如何掌握學術,如何在關東擁有巨大名望。

  這些尋常百姓自然是津津樂道,可作為大興城最頂級的關隴貴族核心,唐國公府的嫡長子又並不怎麼把這些放在眼裡。

  再怎麼說,關東五姓七家其實也不及關隴豪門。對於執掌天下的關隴貴族們來說,他們雖然也需要拉攏關東士族,不過是需要借他們的那點舊名望家聲給自己錦上添花罷了。

  關隴貴族們打造了西魏、北周、隋三個王朝,他們是馬上打天下,這天下,又還有誰能用這些虛名嚇到他們呢。

  五姓七家若真的那麼牛逼,也便不會只是居於鄉野,而由他們掌握廟堂了。

  李淵拿起一封書信,搖了搖頭。

  感慨著道,「我們與鄭家的聯姻,最在意最樂意這親事的是鄭家,而非我們。別看這些所謂五姓七家,嘴上喊的好聽,好像瞧不起我們關隴貴族,說我們暴發戶,哈哈哈,就算他們五姓七家有幾百年的門望,可再往前,那不也都是一樣的普通出身?所謂不願與關隴聯姻,其實不過是喊的高調,以自抬身價罷了。你看看如今,真要有機會與我們這些門閥聯姻,他們其實是巴不得的,就如你與鄭娘子的親事,其實也是鄭家主動來求的。」

  「當初你姑母嫁給太原王氏家長嫡子,同樣是他們一心求娶。」

  「五姓七家現在都普遍的以家族庶女賣婚了,你以為他們還有什麼事做不出來。」

  所謂賣婚,算是如今關東士族比較普遍的現象,自北齊被滅後,關東士族便處於被打壓的地位,為了能夠維持家族地位,他們便開始各處聯姻,甚至不惜把那些旁支或庶女,嫁給那些出身普通的官吏,甚至是一些富商大賈,名碼標價,讓對方出巨額的陪門財。

  所謂陪門財,便是自詡門第高,嫁女給低於自己門第的人家,便要人家補他們錢財,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賣女兒,世人都稱之為賣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