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千方百計想加入衛府當兵,為的不就是這一刻嗎?

  「大家先把你們的寶貝告身收起來,別把口水滴到上面去了,回家後好好供起來,另外回頭記得交錢,每份告身交錢兩貫,這個是不能少的。另外還要交官服錢,每人各按官職會有相應的四套官服,也要另交錢的,具體多少,回頭王參軍會告訴你們。」

  老四是眾人中最高興的,摸著那張黃綾紙,像是摸個美嬌娘一樣。

  「不就是幾貫錢嘛,回頭就給。」

  「先靜一下,聽我說幾句。大家封官授職,都很激動,我也高興,這也是大家剿匪搏來的。兵部這次還有一道命令下來,年後我們長白府要出兵六百,到涿郡集結,準備東征。大家有自願報名去的嗎?」

  話音一落,眾人紛紛喊著願去。

  其中老四又是最積極的。

  第234章 動員

  「都願去?」羅成問。

  「幹嘛不願去,當了府兵不就是為了打仗立功嘛,立了功才有機會授官賞爵啊。」老四倒是把這一套整的很明白,他當兵就是為了當官發財。

  「東征可是很兇險的,當年開皇十八年先帝派三十萬大軍東征,結果可是幾乎全軍盡沒,卻連高句麗蠻子的人都還沒瞧見呢。」羅成提醒他們。

  「那不過是因為遇暴雨毀路,斷了糧道,後來又發了疫病,非戰之敗,不算。」

  一眾剛授職的軍官們,個個士氣高昂,恨不得現在就出兵,直接殺到高句麗去,然後破了平壤城,擒了高句麗王,也掙個公侯爵位才好。

  府里八百府兵,也都是這個態度,居然沒有一個慫的。

  到唯有羅成,才是不願意去東征的。

  「既然都願去,那便抽籤吧,抽到誰去就誰去,沒抽到的就留守。」

  「大姐夫留守如何?」羅成問周德威。

  大姐夫有些無奈的道,「我也想去遼東掙軍功呢。」

  羅成望向其餘人,結果老四他們更是直搖頭,誰都不願意留守。至於齊彪和李豹二人,也更不願意留下來,他們更想重回戰場廝殺。

  他暗暗思量了下,柴孝和負責留守,這裡還有二百府兵,肯定還需要一兩個校尉軍官的。這畢竟是他的老家,他也怕走了之後,到時賊匪又來,可不能被抄了老巢。

  士信他得帶著,雖然現在開了竅,可畢竟年少,杜伏威和輔公祏兩人也還太年輕,留下不放心。

  至於他的五大金剛李君羨郭孝恪王鐵漢五人,猛雖猛,可資歷太淺,才是個隊頭,根本不足以提此重任。

  老三老四堅決不肯留下。

  於是最後羅成只能委屈下大姐夫周德威和四妹夫周新了。

  「你們二人一個兵曹參軍事一個倉曹參軍事,不如就委屈一下,留守吧。家裡這邊,也能照應一下。」

  周德威年紀大點,聽羅成這麼說,倒也就笑笑答應了,可周新是十分不情願的,最後勸了他半天,才勉強同意。

  而八百府兵,則通過抽籤,最後抽出了六百幸運兒出征。

  這六百人,便是按一團騎兵兩團步兵的搭配。

  不過按隋朝軍制,這六百人等羅成帶到了涿郡大營後,是要重新編制的。歷史上楊廣第一次征遼,便下詔集結天下軍隊,無論南北遠近,都要匯合於涿郡,另集結數萬人馬於東萊為水師。

  當時集結於涿郡的大軍一百多萬,後來左右兩翼,左右兩翼軍又各分十二路,每路軍馬設大將、亞將一人,騎兵四十隊,每隊百人置一大纛。十隊為團,團設偏將一人。步兵八十隊,分為四團。

  這個編制就是戰時編制,已經不再是平時衛府兵的編制了。

  一軍一萬二千人,四千騎兵加八千步兵,騎兵是一千人為一團,步兵則兩千人一團。除戰兵之外,還有大量輔兵,又有楊廣親自指揮的中軍。

  第一次征遼,集結於涿郡的大軍一百多萬,羅成帶著這六百人去,那真是蒼海一粟。

  「出征的兵將都選好了,如今還有段時間準備,我們必須按兵部要求,準備好軍械和糧食以及馱馬。否則,到時會被責罰。」羅成與一眾軍官們開會,直接點出了一個當下迫切的任務。

  府兵出征,是要自備軍械的,還得準備糧食,另外還要備好馬騾等。

  做不到這些,那麼到時就要受罰。

  「我們剛弄了筆錢,這就算要買,也來不及了吧?」

  長史柴孝和道,「買是來不及了,好在我們是新設軍府,所以兵部對我們放寬了條件。出征的府兵,每人只需要準備好府兵七事,然後一夥備騾馬六匹,並帶軍糧九斗便可。至於其餘的裝備,則向衛府交錢,發給憑證,然後到了涿郡,便可領取租借,戰後還回便行。另外除行糧外的軍糧,我們也可以先上交糧食到軍府,然後拿著憑證,沿途路上找官府取用。」

  府兵七事就是指衣服、被子、鞍轡、弓箭、刀矛等幾樣基本裝備。

  如果一般府兵出征,那是得備齊裝備,可既然是新設軍府,條件放寬,帶上點衣被行糧然後一人一把橫刀一桿長矛就行了,就算弓箭備不齊都沒事。

  先交錢,交了錢就行,等到了涿郡後那裡自有朝廷準備的各種軍械,那時再租借所需軍械,打完仗再還回去,花點租金就行,這也算是兵部的一個折中方案了。

  糧食也是,每個府兵路上必須得帶九斗麥飯。當然,要到涿郡去集結,這一路可不近。九斗可能都不夠,怎麼辦呢,先從自家交糧到軍府里,領一個憑證,相當於糧本,上面會記錄你交了多少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