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時,擔任要職的武將或出征在外的武將不丁憂守制,而是給假一百天。若不許丁憂,稱為奪情,若是丁憂未滿三年而徵召出來則稱起復。

  「希望來護兒不會奪情吧,就讓叔寶在家好好守孝三年也好。」他心想著。

  第200章 長白鷹揚府

  大業六年,三月底。

  羅成打馬站在歷城門口,遙望天空亂雲飛渡、陰霾漫捲。

  暮春時節,花草凋謝,花紅漸稀。

  雨淅淅瀝瀝的下個沒完沒了,陰雨連綿,天氣不得晴,處處都散發著一股潮濕的霉味來。

  城門口,幾名渾身潮濕的郡兵正縮著脖子躲在城門洞口,以躲避那帶著潮濕的風。

  這已經是今年不知道第幾次來郡城了。

  守門的郡兵也早就跟羅成熟悉了,見到他便笑著過來行了個禮,「羅都尉又來了。」

  「嗯,弟兄們辛苦了,剛才在前面路口買了點蒸餅,還都熱乎的,大家一起分了吧。」羅成從馬上遞下一袋蒸餅。

  「羅都尉客氣了。」守門的郡兵雖如此說,卻也沒真客氣,伸手便把一袋子蒸餅給接了過去,一伙人一人兩個剛剛分完,然後笑著把空的布袋又還給了羅成。

  「謝過羅都尉了,我聽到一個傳聞也還不知道真假,不過八成是真的,羅都尉你可能要升官了。」

  「哦,我能升什麼官?」羅成笑著搖搖頭,跟他們扯了幾句閒篇,便往城中去。

  進了城,羅成沒有先去秦瓊家裡,而是直接去了郡衙。

  二月的時候,秦母突然去世,那個時候羅成一家都過來弔唁。秦瓊很悲痛,妻子剛有了身孕,結果母親去突然病故。他向來護兒去信丁憂,來護兒接信後也沒有為難他,不但立即同意了他去職丁憂,還特意派了自己的兒子來六郎代他來弔唁,送了三百貫作為喪儀。

  喪事結束之後,秦瓊便在城郊家族墓地母親的墳前修了座草廬,每天便喝住在那邊,為母守喪。

  春耕後,羅成經常來郡里,有時來陪陪叔寶。有時則是來跟老師張須陀學習,更多還是來向郡衙匯報工作。

  剛才城門的郡兵伙長說聽到傳聞,朝廷要在山東增置軍府,還說羅成可能要成為府兵軍官了。

  隋朝的山東,跟後世的山東概念不同。山東最初概念始於戰國時期的地理區域名稱,指的是崤山、函谷關以東的地區,戰國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的韓、趙、魏、齊、楚、燕六國都在山東,故稱山東六國。

  不過到了隋以後,山東則代指關東,有時也具體指的是河南和河北,包括了後世河南河北和山東地區。而後世的山東,在這個時代,其實大部份是劃在河南這個區域裡,少部份在河北,雙河以黃河為界,互不打擾。

  羅成直接去了郡丞廨,也稱郡丞衙。

  齊郡畢竟不比章丘縣,是一個郡,因此衙門官多,太守、郡丞、主簿等便分開辦公,各有一衙,只不過衙門都聚在一起。

  「真要增置軍府?」

  羅成到了郡丞廨,直接便來見張須陀。師生相見,沒有外人,倒也沒客套。

  「嗯,這是皇帝的旨意,如今已經傳達各地。增置軍府,主要是為明年的征遼做準備,我們山東將作為征遼的大本營,軍兵、糧食、民夫皆主要由我們來出。」張須陀告訴羅成。

  朝廷已經決定,明年要從天下調齊一百多萬大軍征遼,其中一百一十三萬聚集於涿郡,七萬集結於東萊,分水陸兩路共進。

  可大隋的府兵總共才七百多個軍府,十二衛下的軍府分為鷹揚府和車騎府,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

  七百軍府,也不過七十萬左右的府兵,這還是全部數量,這遠不能滿足百萬大軍征遼的計劃,因此他要增置軍府,尤其是要在山東之地增加軍府。

  「皇帝已經計劃十二衛六府,除四府外,其餘十二衛各統六十府,另外東宮六率也各統六府。此外,皇帝還要募健勇組織一支十萬人的驍果軍。」

  羅成心算了一下,十二衛各統六十府,那就是七百二十府了,東宮六率三十六府,總共也就八百來府,平均一府一千,那也才八十來萬人啊,哪怕再加上十萬,那也不到百萬啊。

  「還有邊關的戍卒、鎮兵你沒算進去。」張須陀道。

  總之,皇帝這次要大擴軍,而山東是擴軍的重點,計劃在山東三十餘郡,擴置軍府百餘個,增兵十餘萬。

  「咱們齊郡要增置三個軍府,兵部與衛府決定,新增三府設立於關津要隘之處,分別在長白山、岱山、黃河濟水一線。長白山這個軍府就設立在章丘那邊,我向上面推薦了你!」

  「推薦我入衛府?」

  「嗯,章丘這個軍府是鷹揚府,下府八百員額,到時整個長白山都在長白鷹揚府的駐防轄內,你章丘縣郡兵營到時會整個轉入長白鷹揚府。」

  聽到這個消息,羅成很驚訝。

  大隋的軍制,是設有十六衛府,十二衛加四府,四府為左右監門府和左右備身府,這四府不統府兵,負責掌管京城皇宮門禁以及侍衛皇帝。十二衛統領天下衛府,拱衛京師。

  十二衛所統之兵稱外軍,各有軍號,分駐天下,大約七百餘軍府,每府八百到一千二百人。

  這十二衛相當於十二大集團軍,下面的各個軍府,則可以稱之為營團或者說是軍分區。十二衛的衛府都是雜亂部署的,一個地區可能諸衛都有軍府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