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實在的,一年到頭,手裡其實根本見不到幾個銅錢,甚至幾乎用不到錢,一般買賣也都是以物易物。

  什麼時候,能夠見到幾十貫的現錢啊。

  「小五啊,這些錢都是縣令賞的?」

  「對啊,都是縣令賞的,擒一賊賞十貫呢,二賊就是賞二十貫,縣令還額外又給我們賞了五貫。三叔他們也有份,人人都有賞呢。」

  這番話一出,惹的旁邊的眾人一陣艷羨。

  二十五貫啊,這麼多錢,他們好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

  「阿娘,這匹馬兒也是我新買的,有了這馬,以後兒在縣裡當差,回來也方便。明個兒牽這兒,載著母親去縣裡買些綿絲和新布來,給母親和嫂子妹妹們做些新衣新鞋,天入秋變涼了,得注意保暖。」

  看著這些錢,羅秦氏感覺像是在做夢一樣。

  這時羅三叔和小九他們七個,也都在跟圍在身邊的家人們述說著這次出外的經歷,尤其是回來時的幸運之事。一袋袋的錢,還有那滿滿一挑的糧食,無不讓他們的家人都高興不已。

  原本見到久在外做役的家人回來就已經夠高興了,誰能想到還能帶回來這麼多的錢和糧呢。

  這麼多的錢糧,這個冬天都不用再擔心了,甚至很長時間都不用擔心了。

  「娘,先回家裡去吧。」

  ……

  到了家中,羅鋒把小六挑回來的糧食中先把面取了出來,「娘,兒子一會給你們做頓麵食吃。」

  兩個嫂嫂都高興的上前來,「五叔你回來一路辛苦,還是在這裡休息,做飯的事情讓我們婦人來做就好。」

  「嫂嫂,我們兄弟幾個都不在家的這麼久時間裡,家裡多虧兩位嫂嫂幫忙照看,這頓飯就讓我來做吧。」

  羅母拉著秦瓊在詢問著歷城秦家的情況,得知秦瓊的父親在十年前就去世後,也不由的唏噓感嘆,在知道秦瓊如今在右翊衛當府兵,還深得其主帥看重賞識後也很欣慰。

  「歷城秦家向來詩禮傳家,你棄文從武雖不合家傳,但也是條出路。好好在軍伍努力,將來也能掙個勳爵傳家,光大曆城秦家的門楣。」

  「謝謝姑母鼓勵,侄兒也是習文不得,辜負了父親從前的期望。不過我看五表弟倒是一表人才,雖然年輕,可卻又勇有謀,如今救了縣令千金,又得縣令看重賞識,我看倒也是前途無量。」他道,「表弟如今年輕,就讓他先到縣裡當幾年差,待他成丁,到時我看找機會幫忙跟我們來護求個人情,看能不能讓他也到右翊衛來當府兵,將來也好掙個功名前程傳家。」

  「你們坐坐,我去做飯。」羅鋒道。

  五妹便自告奮勇的跟上,「我來燒火。」

  羅家的房子是一座小院,北面正屋三間,東西兩邊各一廂房,南邊還有個倒房,相當於是四合院的格局,面積倒是不小,只不過全是茅草頂配土牆,顯得低矮破舊。

  廚房便是在進門的那面倒房,窗戶很小,門也很低,一進去感覺黑不隆冬的,連個正經的灶台都沒有,只是在中間有一個火塘,上面壘了個極簡單的灶。

  沒有鐵鍋,只有幾口陶鍋。

  簡易的不能再簡易的廚房,讓拎著麵粉進來的羅鋒有些愣神。

  第16章 露一手

  「哥,咱們做什麼吃啊?」小妹看著羅鋒提著那袋子白面,有些擔憂的問。羅家吃白面的次數可不多,羅家在長白山下,這裡坡地多,向來以種植粟谷為主,就算輪作種點麥子,一般也都是交田租公糧。

  偶爾有點剩餘,也是做麥飯吃,磨成麵粉可是很稀少。

  「就做點不託吧。」

  羅鋒本來還想包點餃子做點包子的,可是一想沒酵母,雖說沒酵母用老面也可以,或者用酒糟也能發酵,但這鄉下地方,這些一時半會卻是一樣也難找的。

  乾脆,就做頓簡單的面片湯好了。

  找來一個木盆,倒入大約一斤麵粉,想想可能不夠,家裡一大家子人,這個時代的人可不比後來的人吃的少,副食少油水少導致這個時代的人飯量其實普遍偏大的。

  羅鋒乾脆倒了大約半斗麵粉。隋朝的一升大約只有後世的零點六升,隋五升因此實際上也就是三升,而一升麵粉也就是五百來克,這半斗麵粉也不算多。

  加水和面,麵粉揉成光亮的麵團後,他再拿來擀麵杖把面擀成麵餅,越擀越薄,直到比紙厚點兒。

  「哥,你面擀的真好,挖河的時候學的嗎?」小妹好奇的問。

  「嗯,哥在外面還學了好多本事呢。」

  擀好的麵餅切成長長的面片兒,大約一指一寬。

  「小妹,家裡的油呢?」

  「家裡沒有油了。」小妹答道。

  這讓羅鋒意外,沒油平時怎麼做菜吃呢。結果小妹說家裡好久沒吃油了。

  「去隔壁借點吧。」羅鋒無奈的叫來小六,「小六,你去隔壁借點油來。」

  小妹說做不託不用油也行,不過羅鋒還是決定借點油,有油才更好吃,何況現在手裡有錢了,借點油回頭就能還。

  小六動作倒挺麻利,一會功夫就拿了一碗油回來,是豬油。

  本來羅鋒還想著是菜油或麻油之類的植物油,結果小六說隔壁家只有這個豬油,「隔壁王莊的王老財家才有羊油呢,麻油只有山上廟裡大和尚們才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