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不是剛才幫著羅鋒從金店爭了七十二個銅錢出來,三叔只怕都不肯占羅鋒便宜吃這頓飯的。

  「五文錢一碗的湯餅,真是黑了心了,天殺的,把我們當豬殺呢。」三叔坐在那裡卻不忘記把自己的那袋錢帛攏在腿間,一面指責店家奸商。

  五文錢一碗的面,其實也不算貴了,畢竟還是羊肉湯的麵條,關鍵還是這兩年糧食價格不斷上漲。

  開皇年間,盛世太平,尤其是在糧食豐年,長安的米價都只有斗米五六文錢,一般年輕斗米也就是十文左右。

  但自進入大業以來,糧價卻是不斷上漲,兼之經常出現水旱災荒,百姓又受征勞役頻繁,耽誤農時,減產減收,於是糧價越漲的厲害。

  現在斗米已經是二十文錢了,麥粟稍便宜些,可麵粉卻也不便宜。

  一大碗湯餅賣五文錢,其實那店家也沒什麼錢賺,勉強餬口而已,都是日子不好過。

  「店家,看你那有賣羊雜湯,怎麼賣的?」

  「五文錢一大碗,料足味美,包你滿意,客官來幾碗?」掌柜的見羅鋒詢問,連忙招呼。

  「給我們來九碗羊雜湯,記得放點蔥。」羅鋒道。

  「別破費了,這湯餅里已經有了羊湯,再點浪費了。」三叔忙道。

  那邊小九卻是眼睛盯著羊雜湯一動不動,平時哪有機會吃到羊肉啊,就算是豬肉也一年到頭吃不到幾回啊。

  「三叔,一碗湯而已。」

  九個人,一碗不託一碗羊雜,合起來是九十文錢。

  剛在金店裡得來的七十二文錢轉眼就沒了,還又解了一整貫錢,取了十八個錢出來付帳。

  好在味道確實還是很不錯的,而且量也十分足。

  大家都吃的肚皮滾圓,滿嘴是油,十分滿意。

  「一頓飯就吃掉了幾斗粟米,要命哦,再不敢這樣了。」三叔一面抹著嘴,一面卻又痛心疾首,一斗米二十文,一斗粟才十五文,一頓九十文可不就是吃掉了六斗穀子。

  說著,他伸手要拿十個銅錢給羅鋒,「不能讓你一人出。」

  「三叔,說好我請客的,你這樣就沒意思了。」羅鋒連忙按住三叔的手。

  秦瓊也在一邊道,「羅三叔你也別客氣了,再這樣我都不好意思了。」

  大家一頓勸說,三叔才總算不再去拿錢。

  「也好,今天就吃你一頓請,咱們還是趕緊去糧店買點糧食然後回家,帶著這麼多的錢帛在外面,我總是不太踏實的。」

  羅鋒笑道,「三叔你不用擔心,我現在可不擔心有賊匪,還巴不得他們送上門來呢,你可別忘記了,我二表哥可是員猛將,來一個打一個,來兩個可是打一雙,擒了賊匪還能又換筆賞錢呢。」

  一番話說的大家哈哈大笑。

  大家笑著到了糧店,一問價,糧價倒還是跟之前差不多。

  斗米二十文,斗粟十五文。

  米麥粟豆等各種糧食都有,有帶殼的也有去殼的,還有磨好的麵粉,有今年的新糧,也有幾年的陳糧。

  價格也是各不相一。

  羅鋒本想多買點,然後讓讓店裡送糧上門,結果店裡說得加錢。三叔他們便都捨不得了,「先買一石就好了,自己挑回去,下回再來買就好,不用叫他們送,還得出那個冤枉錢。」

  於是他們都說好買一石自己挑回去,這樣一來羅鋒倒也不好說多買叫人送了。

  三叔挑挑選選,最後買了一石陳了兩年的粟谷,才十二文錢一斗,他覺得很划算,陳糧雖不好吃,可總比喝粥強。

  其它幾個少年全跟著買了陳粟,一人一石。

  羅鋒想了想,沒跟他們一樣,他最後選了兩斗磨好的麵粉,又買了兩斗碾好的大米,然後再買了一石今年收的新粟。

  付了兩百文整的米麵錢,羅鋒便又多了十二斗的米麵。

  金葉子換了三十六貫白錢,五貫肉好和價值三貫的絹布也全換成了白錢,八貫變成了十二貫白錢,他身上實際有四十八貫白錢,一頓飯把零的七十二文花掉,還又另補了十二文進去,依然還剩下四萬七千九八十八文錢,這些錢加起來足有近一百五十斤了。

  這麼重的錢再加百多斤的糧食他可挑不回家,最後便又找了個牛馬牙人買了匹十多歲口的老馬,一番講價花去了十貫白錢,手頭還剩下將近三十八貫錢。

  最後馬馱著錢,羅鋒挑著米麵,與大家一起高高興興的出城回家。

  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

  八月間,早晚微涼,可白天太陽一出卻又炎熱,秋老虎的尾巴依然厲害。

  羅鋒單薄的肩膀上挑著一石多的糧食,足百來斤,出城一口氣走出了好幾里地卻絲毫不感覺累。

  他完全跟的上三叔他們的步伐,甚至能夠一邊挑著擔著走一邊跟他們聊天。肩上的扁擔被兩頭的糧食壓的一顫一顫的,可卻又有種奇妙的韻律,順著這節奏走起來似乎也沒那麼累了。

  「秦二哥這眼光好,馬挑的不錯,雖然看著已經不年輕了這馬,可馱著百多斤的銅錢卻走的輕快,一絲汗都沒出呢,好馬。」三叔一邊挑著擔一邊打量著羅鋒剛買的馬兒。

  這是一匹黑馬,全身上下烏黑,唯有額頭有一撮白色的毛,還有四蹄有一截白的。

  秦瓊笑道,「一匹好馬能活三四十歲呢,這馬的齒口也就十歲口,若跟我們人相比啊,這十歲馬其實就相當於是四十歲的人,還正當年呢。據我祖父留下的一本筆記記載啊,據說漢代時有一匹馬活了六十歲呢,是一匹大宛汗血馬和一匹河套草原馬的雜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