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頁
「不曾。」皇帝道,「她說那是秘密,江東王是個極警覺的人,一旦從這邊的動向中察覺了蛛絲馬跡,她和沈劭就完了。」
月夕想了想,道:「你覺得,江東王不會動她?」
「不會。」皇帝說著,露出一絲無奈地笑,「月夕,我雖對江東王深惡痛絕,卻也深知他心性。他再不是東西,也仍然有下不去手的人。那個人,便是凌霄。」
月夕回憶著過往之事,緩緩點頭。
她也恨死了江東王,盼著有朝一日能將他手刃。但她身為凌霄面對他的時候,她總能感覺到,這江東王待凌霄是不一樣的。
也許,果真如他所說的那樣,凌霄是從前在宮裡唯一對他好的人。
「凌霄如今行事雖還是免不得衝動,但與從前已是大不一樣。」她說,「看似鹵莽,實則粗中有細,早早想好了退路。她不讓人救,興許是擔心又搭入無謂的人命,增加了負累。」
「你倒是看得開。」皇帝沒好氣道。
月夕忙道:「我看得開也是有依據的。你想,皇宮是她長大的地方,何處打了洞,哪裡刨過坑,恐怕沒人比她清楚。更何況,她還有曹煜。曹煜的能耐,你是知道的,出入禁中如無人之境。他們雖人少,卻未必不便行動,你說呢?」
皇帝苦笑,有些好奇,道:「有一件事我總不明白。你雖說與凌霄有那說不清的牽連,卻到底是兩個人。我有時聽你提起她時,總覺得你好像把她從小到大的事都摸得清清楚楚,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月夕想,自是因為凌霄喜歡把從小到大的事都在手記里寫得清清楚楚。
「這有什麼不明白的。」她說,「我既然要扮她,自然要了解清楚,平日與她在一起之時,別的不做,只讓她與我說從前的事。」
說罷,她岔開話頭:「時候不早了,明日一早又要出發,你好歹睡一會兒才是。」
「睡不著。」皇帝的目光復又落在了輿圖上,嘆口氣,「我有時想,若我一著不慎,真把皇位丟了,該連累多少人,又辜負了多少人。光是這個念頭,便讓我難以安寢。」
這牢騷,也只有在月夕面前,才會回發出來。
「不會的。」月夕道。
「怎就不會?」
「我自幼讀書,雖父親總說我貪多不求甚解,可我卻也算有所心得。」月夕說,「那些得天下的人,與其說是能耐大,不如說是人心所向。江東王看似占了京城,還有丘國和諸州叛軍擁立,可天下人果真愛戴他麼?你自繼位以來,雖天災人禍不斷,卻一向處置平穩,並無過錯。就算有人被一時的假象蒙蔽,難道真會分不清是非大義?這些日子,縱然江東王在京城高壓震懾,往這邊投奔你的士庶民人仍源源不斷,這不就是他不得人心的明證麼?」
她的話語平靜,皇帝聽著,心中的煩躁也漸漸撫平。
「聽你這麼說,我的皇位好像怎麼也丟不掉。」
「只要你不想丟掉,它就不會丟掉。」
皇帝沒說話,只拉著她的手,裹在掌間捂著。少頃,他低頭,輕輕在上面吻了吻。
「等京城一被收復,我就回來接你。」他低低道。
月夕抿了抿唇角,也上前,吻了吻他的額頭。
「知道了。」她說,「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你切莫忘了。」
皇帝靜靜擁抱著她,看著案上的燭火,目光深深。
——
三日後,皇帝的大軍到達了京城外。
夜色正濃,城樓上沒有一點光亮,漆黑一片。
但王師皆出身禁軍,對京城熟悉無比。每個人都知道,那前方的夜色里,橫亘著一座巨大的城池。
前鋒卸掉了沉重的鎧甲,以減輕負重;又在馬蹄上裹了厚厚的布,足以讓踩在雪地上的聲響被北風的呼嘯吞沒。
「皇上,」禁軍指揮使田放再次湊到皇帝邊上勸諫,「此行危險重重,臣請皇上退至後軍,由臣來率前鋒接敵!」
皇帝望著前方,眉毛上已經結了冰霜。
「田放,」他淡淡道,「你覺得朕和江東王,誰能贏?」
第四百二十九章 遠客(下)
爐子裡,水已經沸開。
月夕親自盛了一碗,端到沈儀面前。
「這邊天氣寒冷,沈娘子遠道而來,先喝一碗薑湯暖一暖。」她說。
沈儀謝了,將薑湯接過來,吹了吹,卻沒有喝,只放在一旁。
她看著月夕,道:「公主和阿劭的事,方才我聽趙公公說了。他說,皇上也去了京中?」
月夕忙安慰道:「沈娘子放心,公主和沈劭皆非無能之輩,皇上對我說,他們敢獨闖虎穴,定是有自己的主意。如今皇上也帶著王師往京城去了,我想,他們定然無虞。」
沈儀沒答話,仍看著她,目光深深:「當年太子出征,我雖已經遠離京城,卻仍日夜不安,一刻也不能坐定。想來,你也與我那時一樣。」
月夕怔了怔,抿抿唇,苦笑不語。
「我又如何會信不過他們。」沈儀露出些許愧疚之色,輕嘆道,「這些年,是我對不住阿劭。我雖是他姐姐,卻一直不曾為他做什麼,甚至連他是生是死也不知道。與我相較,他更像我父親,認準了什麼事就會做下去,無所畏懼。」
說罷,她抬眼向月夕道:「當年,是你父親救了他,一路扶持他。這大恩,我沒齒難忘。」<hr>
月夕想了想,道:「你覺得,江東王不會動她?」
「不會。」皇帝說著,露出一絲無奈地笑,「月夕,我雖對江東王深惡痛絕,卻也深知他心性。他再不是東西,也仍然有下不去手的人。那個人,便是凌霄。」
月夕回憶著過往之事,緩緩點頭。
她也恨死了江東王,盼著有朝一日能將他手刃。但她身為凌霄面對他的時候,她總能感覺到,這江東王待凌霄是不一樣的。
也許,果真如他所說的那樣,凌霄是從前在宮裡唯一對他好的人。
「凌霄如今行事雖還是免不得衝動,但與從前已是大不一樣。」她說,「看似鹵莽,實則粗中有細,早早想好了退路。她不讓人救,興許是擔心又搭入無謂的人命,增加了負累。」
「你倒是看得開。」皇帝沒好氣道。
月夕忙道:「我看得開也是有依據的。你想,皇宮是她長大的地方,何處打了洞,哪裡刨過坑,恐怕沒人比她清楚。更何況,她還有曹煜。曹煜的能耐,你是知道的,出入禁中如無人之境。他們雖人少,卻未必不便行動,你說呢?」
皇帝苦笑,有些好奇,道:「有一件事我總不明白。你雖說與凌霄有那說不清的牽連,卻到底是兩個人。我有時聽你提起她時,總覺得你好像把她從小到大的事都摸得清清楚楚,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月夕想,自是因為凌霄喜歡把從小到大的事都在手記里寫得清清楚楚。
「這有什麼不明白的。」她說,「我既然要扮她,自然要了解清楚,平日與她在一起之時,別的不做,只讓她與我說從前的事。」
說罷,她岔開話頭:「時候不早了,明日一早又要出發,你好歹睡一會兒才是。」
「睡不著。」皇帝的目光復又落在了輿圖上,嘆口氣,「我有時想,若我一著不慎,真把皇位丟了,該連累多少人,又辜負了多少人。光是這個念頭,便讓我難以安寢。」
這牢騷,也只有在月夕面前,才會回發出來。
「不會的。」月夕道。
「怎就不會?」
「我自幼讀書,雖父親總說我貪多不求甚解,可我卻也算有所心得。」月夕說,「那些得天下的人,與其說是能耐大,不如說是人心所向。江東王看似占了京城,還有丘國和諸州叛軍擁立,可天下人果真愛戴他麼?你自繼位以來,雖天災人禍不斷,卻一向處置平穩,並無過錯。就算有人被一時的假象蒙蔽,難道真會分不清是非大義?這些日子,縱然江東王在京城高壓震懾,往這邊投奔你的士庶民人仍源源不斷,這不就是他不得人心的明證麼?」
她的話語平靜,皇帝聽著,心中的煩躁也漸漸撫平。
「聽你這麼說,我的皇位好像怎麼也丟不掉。」
「只要你不想丟掉,它就不會丟掉。」
皇帝沒說話,只拉著她的手,裹在掌間捂著。少頃,他低頭,輕輕在上面吻了吻。
「等京城一被收復,我就回來接你。」他低低道。
月夕抿了抿唇角,也上前,吻了吻他的額頭。
「知道了。」她說,「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你切莫忘了。」
皇帝靜靜擁抱著她,看著案上的燭火,目光深深。
——
三日後,皇帝的大軍到達了京城外。
夜色正濃,城樓上沒有一點光亮,漆黑一片。
但王師皆出身禁軍,對京城熟悉無比。每個人都知道,那前方的夜色里,橫亘著一座巨大的城池。
前鋒卸掉了沉重的鎧甲,以減輕負重;又在馬蹄上裹了厚厚的布,足以讓踩在雪地上的聲響被北風的呼嘯吞沒。
「皇上,」禁軍指揮使田放再次湊到皇帝邊上勸諫,「此行危險重重,臣請皇上退至後軍,由臣來率前鋒接敵!」
皇帝望著前方,眉毛上已經結了冰霜。
「田放,」他淡淡道,「你覺得朕和江東王,誰能贏?」
第四百二十九章 遠客(下)
爐子裡,水已經沸開。
月夕親自盛了一碗,端到沈儀面前。
「這邊天氣寒冷,沈娘子遠道而來,先喝一碗薑湯暖一暖。」她說。
沈儀謝了,將薑湯接過來,吹了吹,卻沒有喝,只放在一旁。
她看著月夕,道:「公主和阿劭的事,方才我聽趙公公說了。他說,皇上也去了京中?」
月夕忙安慰道:「沈娘子放心,公主和沈劭皆非無能之輩,皇上對我說,他們敢獨闖虎穴,定是有自己的主意。如今皇上也帶著王師往京城去了,我想,他們定然無虞。」
沈儀沒答話,仍看著她,目光深深:「當年太子出征,我雖已經遠離京城,卻仍日夜不安,一刻也不能坐定。想來,你也與我那時一樣。」
月夕怔了怔,抿抿唇,苦笑不語。
「我又如何會信不過他們。」沈儀露出些許愧疚之色,輕嘆道,「這些年,是我對不住阿劭。我雖是他姐姐,卻一直不曾為他做什麼,甚至連他是生是死也不知道。與我相較,他更像我父親,認準了什麼事就會做下去,無所畏懼。」
說罷,她抬眼向月夕道:「當年,是你父親救了他,一路扶持他。這大恩,我沒齒難忘。」<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