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孫敬看著鄢厝眉頭緊鎖的模樣兒,看笑了,「你小子明明是個番邦種,怎麼還護上我漢室的皇帝了,要不是親眼見了,誰說給我聽,定然是要當個笑話。」
「將軍。」鄢厝壓低了聲兒,不耐煩喚他。因著這張異族人的長相,孫敬手下好些漢兵都對這副將不服。鄢厝也討厭人家拿他的胡人身份說三道四,如今正是心煩的時候,還被孫敬拿來戲弄,自然是不高興了。
「得得得,不說了成吧。」孫敬吐掉嘴裡的仁頻,笑著拍了拍鄢厝的肩膀,「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無非是回護健康,便可得更大的功勞。但我可不和你小子一樣,守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便夠了,誰樂意去當皇帝,誰便當去。你小子,莫不是意圖天下吧?」
孫敬表面上是笑嘻嘻地說著話兒,可鄢厝明白得很,他這是在試探。鄢厝年輕英武,是孫敬手下的一員猛將,碰著什麼難啃的骨頭,派他出去,十回有九回旗開得勝。這小子,孫敬用他,但也防他。
天底下,沒有一個主將,會對能征善戰的手下,不生出防備之心。哪怕這個將軍,只是一個樂於守成的將軍。
鄢厝敏銳地察覺到了孫敬的試探,卻當作什麼都不知道,幽綠的眸子中,風平浪靜。「我只會打仗,就算把天下給我,又有什麼用。」鄢厝站起身來,視線停留在聖旨上不到一刻便收回,「既如此,那末將告退。」說罷,這胡人將軍,便從孫敬的大帳中出了去。
這二人,不見了對方,立馬便收回了臉上的神情。走在軍中的胡人將軍,幽綠的眸子中,閃過風雲。
……
大鐸太寧三年八月十五日,建康城中的士民,盡數拜月過節,卻不知蟄伏在荊州江夏的王振,猛地發起了進攻。自打荊州叛亂的消息傳來,建康城城門緊鎖,不許臣民出入。整個京都,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前兩日中秋團圓的和美,蕩然無存。
守衛建康的禁軍們,握住了手中的武器,護衛建康的衛城——石頭城。前方傳來消息,他們派出去征討賊子王振的兵馬,節節敗退,沒多少時候,王振便已從荊州順流而下,直逼建康。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有點事
今天更新就只有這麼多了
第90章 拯救皇帝(完)
建康的行宮中,為了躲避災禍,司馬珏同滿朝文武,都在全城戒嚴的那一日,轉移到了山上的行宮之中。這行宮建在高山之上,易守難攻,若是王振帶著兵馬攻破了建康衛城,這行宮,起碼還能抵擋一陣。
只不過,幾乎大半的臣子,都對他們能避過此次的災禍,不抱有希望。此次的王振造反同幾年前的八王之亂何其相似。當年還可在江南重建大鐸,可若是連江南都守不住了,那他們還能去哪裡建立大鐸的朝廷呢。
一時間,泰半的大臣心思各異,好幾個,都在為著王振攻進來之後的後路,悄悄打算。
這些大臣們心懷著什麼鬼胎,司馬珏看得一清二楚,可他能怎麼辦。大敵當前,若是他大開殺戒,將那些有異心的臣子統統殺了,恐怕還沒等到王振過來,便先要被他們給殺了,好拿了他的首級去邀功。
天子的寢殿之內,徹夜長燃著明燈,司馬珏望著黑暗之中的群山延綿不絕,忍不住便回想起上輩子的情景。不管他用了什麼辦法,到最後,王振還是反了,他還是被圍西山。是不是,他的結局也不會發生絲毫的改變。想起上輩子給了他穿心一劍的人,司馬珏眼眸微暗,喚來了一旁伺候的太監。
「他呢?」
司馬珏不說名不說姓,沒頭沒腦問話,若換了小太監,定然是聽不懂。可這太監在司馬珏的身邊兒待了許多年,早就將帝王的心思揣摩得差不離了。明白這帝王,對那眉清目秀的吳重華吳大人,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心思。是以,帝王一問,老太監便答話了,「回陛下,吳大人去安置府上家眷去了。」
隨同皇帝來西山避難的大臣,還可攜帶一二家眷過來,重華本想讓原身的便宜母親待在建康城中。可沒想到,這位夫人,自作主張便跟著旁的大臣家眷一塊兒過了來。人都來了,重華總不能將人給趕走吧。
「母親,今晚在這邊好好安置,外頭兇險,若非必要,勿要出門去。」
「知道了。」吳童氏淡淡應一聲兒,隨即,便從袖中抽出了一把匕首,滿目懷念地看了看,交到了重華的手中。「這匕首,是你父親當年遺物。我要你,親手結束了司馬珏的性命,以慰你父在天之靈!」
大敵當前,重華不願在吳童氏身上出什麼亂子,反正她就算沒順著老太太的話兒去做,她也沒辦法。接過那匕首,重華應了聲兒「是」,便朝著司馬珏所在的殿堂走去。
走到半道兒上的時候,卻見余孤鴻攔在了她面前。重華眉頭一皺,剛想要說話,余孤鴻便搶先一步。俊朗的郎君倏爾一笑,讓這蒼山都添了幾分的光彩,「我知道你想要說什麼,無非是說你不是我的故人。今日,我來不是為了同你爭辯,只是想要救你。」
「救我?」重華搖搖頭,「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陛下還在等著我,讓開。」
「你確定不聽我說了再走嗎。」余孤鴻輕飄飄一句話,便讓重華的腳步重新停下。在此等危難關頭,一切的訊息都非常重要,重華不想要因為自己的一時任性,壞了大局。眼中閃過一絲懊惱的重華,咬了咬牙,回過身去。「你到底想要說什麼。」
「將軍。」鄢厝壓低了聲兒,不耐煩喚他。因著這張異族人的長相,孫敬手下好些漢兵都對這副將不服。鄢厝也討厭人家拿他的胡人身份說三道四,如今正是心煩的時候,還被孫敬拿來戲弄,自然是不高興了。
「得得得,不說了成吧。」孫敬吐掉嘴裡的仁頻,笑著拍了拍鄢厝的肩膀,「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無非是回護健康,便可得更大的功勞。但我可不和你小子一樣,守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便夠了,誰樂意去當皇帝,誰便當去。你小子,莫不是意圖天下吧?」
孫敬表面上是笑嘻嘻地說著話兒,可鄢厝明白得很,他這是在試探。鄢厝年輕英武,是孫敬手下的一員猛將,碰著什麼難啃的骨頭,派他出去,十回有九回旗開得勝。這小子,孫敬用他,但也防他。
天底下,沒有一個主將,會對能征善戰的手下,不生出防備之心。哪怕這個將軍,只是一個樂於守成的將軍。
鄢厝敏銳地察覺到了孫敬的試探,卻當作什麼都不知道,幽綠的眸子中,風平浪靜。「我只會打仗,就算把天下給我,又有什麼用。」鄢厝站起身來,視線停留在聖旨上不到一刻便收回,「既如此,那末將告退。」說罷,這胡人將軍,便從孫敬的大帳中出了去。
這二人,不見了對方,立馬便收回了臉上的神情。走在軍中的胡人將軍,幽綠的眸子中,閃過風雲。
……
大鐸太寧三年八月十五日,建康城中的士民,盡數拜月過節,卻不知蟄伏在荊州江夏的王振,猛地發起了進攻。自打荊州叛亂的消息傳來,建康城城門緊鎖,不許臣民出入。整個京都,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前兩日中秋團圓的和美,蕩然無存。
守衛建康的禁軍們,握住了手中的武器,護衛建康的衛城——石頭城。前方傳來消息,他們派出去征討賊子王振的兵馬,節節敗退,沒多少時候,王振便已從荊州順流而下,直逼建康。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有點事
今天更新就只有這麼多了
第90章 拯救皇帝(完)
建康的行宮中,為了躲避災禍,司馬珏同滿朝文武,都在全城戒嚴的那一日,轉移到了山上的行宮之中。這行宮建在高山之上,易守難攻,若是王振帶著兵馬攻破了建康衛城,這行宮,起碼還能抵擋一陣。
只不過,幾乎大半的臣子,都對他們能避過此次的災禍,不抱有希望。此次的王振造反同幾年前的八王之亂何其相似。當年還可在江南重建大鐸,可若是連江南都守不住了,那他們還能去哪裡建立大鐸的朝廷呢。
一時間,泰半的大臣心思各異,好幾個,都在為著王振攻進來之後的後路,悄悄打算。
這些大臣們心懷著什麼鬼胎,司馬珏看得一清二楚,可他能怎麼辦。大敵當前,若是他大開殺戒,將那些有異心的臣子統統殺了,恐怕還沒等到王振過來,便先要被他們給殺了,好拿了他的首級去邀功。
天子的寢殿之內,徹夜長燃著明燈,司馬珏望著黑暗之中的群山延綿不絕,忍不住便回想起上輩子的情景。不管他用了什麼辦法,到最後,王振還是反了,他還是被圍西山。是不是,他的結局也不會發生絲毫的改變。想起上輩子給了他穿心一劍的人,司馬珏眼眸微暗,喚來了一旁伺候的太監。
「他呢?」
司馬珏不說名不說姓,沒頭沒腦問話,若換了小太監,定然是聽不懂。可這太監在司馬珏的身邊兒待了許多年,早就將帝王的心思揣摩得差不離了。明白這帝王,對那眉清目秀的吳重華吳大人,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心思。是以,帝王一問,老太監便答話了,「回陛下,吳大人去安置府上家眷去了。」
隨同皇帝來西山避難的大臣,還可攜帶一二家眷過來,重華本想讓原身的便宜母親待在建康城中。可沒想到,這位夫人,自作主張便跟著旁的大臣家眷一塊兒過了來。人都來了,重華總不能將人給趕走吧。
「母親,今晚在這邊好好安置,外頭兇險,若非必要,勿要出門去。」
「知道了。」吳童氏淡淡應一聲兒,隨即,便從袖中抽出了一把匕首,滿目懷念地看了看,交到了重華的手中。「這匕首,是你父親當年遺物。我要你,親手結束了司馬珏的性命,以慰你父在天之靈!」
大敵當前,重華不願在吳童氏身上出什麼亂子,反正她就算沒順著老太太的話兒去做,她也沒辦法。接過那匕首,重華應了聲兒「是」,便朝著司馬珏所在的殿堂走去。
走到半道兒上的時候,卻見余孤鴻攔在了她面前。重華眉頭一皺,剛想要說話,余孤鴻便搶先一步。俊朗的郎君倏爾一笑,讓這蒼山都添了幾分的光彩,「我知道你想要說什麼,無非是說你不是我的故人。今日,我來不是為了同你爭辯,只是想要救你。」
「救我?」重華搖搖頭,「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陛下還在等著我,讓開。」
「你確定不聽我說了再走嗎。」余孤鴻輕飄飄一句話,便讓重華的腳步重新停下。在此等危難關頭,一切的訊息都非常重要,重華不想要因為自己的一時任性,壞了大局。眼中閃過一絲懊惱的重華,咬了咬牙,回過身去。「你到底想要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