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司馬珏看著奏章之上,只覺得字字帶血。即便他是個冷心冷肺的帝王,也明白,這一仗到底死去了多少的兒郎。拿著大鐸的運數去豪賭,王振還真是喪心病狂!

  「噗嗤」司馬珏口吐鮮血,從門外進來的重華,方好見他吐血一刻,慌忙趕上去,「陛下!」

  「咳咳……」狗皇帝捂著嘴角,咳個不停,蒼白的面容,不帶一絲的血色。「又有消息了?」

  看著狗皇帝蒼白的面容,重華心有不忍。雖說他是個帝王,可到底也只是個人。暗暗將奏章往袖子中藏了藏,「陛下先宣個太醫來看看,微臣等下便將奏章拿來。」

  「不用瞞朕了,是不是前方戰況大為不好。」司馬珏苦笑,「說罷。」

  重華沉默了半晌,到底還是將奏摺拿出,「謝家軍全軍覆沒,謝潤身死沙場以身殉國,屍首被敵軍懸首城門上。」司馬珏的臉色一下兒灰敗,明明還是個少年郎,卻一派死氣沉沉的模樣兒。

  「王振這是在逼朕。拿著我大鐸的氣數,拿著千萬人的性命來逼朕。可朕能怎麼辦,難道,還是要輸給他嗎……」坐在台階之上的司馬珏,胸口還帶著未乾的血跡,頹然地喃喃自語。

  這個世道,人人都想做天子,可至尊的寶座,又豈是那麼好坐的。重華曾經讀過史書,書上對於司馬珏的形容,便只有「荒唐」二字。可誰又知道,在他的這般境地當中,一旦不荒唐了,下一刻,便會陷入深淵之中。誰能知道,堂堂天子之尊,卻對著太多的事情無能為力。

  重華忽然有些心疼帝王,抓住帝王冰涼的雙手,「陛下,現在還沒到最後的時候。」

  就算讓王振重新執掌兵權又如何,就算他的野心人人皆知了又如何。「這天下,到底還是大鐸的天下。世家衣冠南渡,歷經艱辛,也要在建康建一個小朝廷,而非另改國號。不正是因為大鐸是漢室正統嗎。陛下擁有的,是天下士民的人心所向,這一點,不管是王振,還是哪一個世家,誰也沒法做到。況且……」

  重華忽然眼前一亮,想起了遠在西北的鄢厝,「這世上可不止王振有外援,咱們也可以借力打力。有了旁的將軍在,還怕王振他一家獨大嘛!」

  「你以為朕沒想過嗎。」司馬珏想起上輩子,他想要利用各地軍閥的兵力,來克制王振,可沒想到,最後還是落了個身死石頭城的下場。「王振是虎,那各地軍閥便是狼,虎狼想爭,如何保全珠玉。」

  「不管是被豺狼撕咬,還是被猛虎踐踏,總不過,就是個死。陛下,沒什麼會比這更差的了。不管如何,總得賭一把。我就不信,堂堂天子,還鬥不過王振這個小人了!」

  重華的一番話兒,說得擲地有聲,饒是沉鬱的司馬珏,都有些被她說動了。望著那雙閃閃發光的眼睛,司馬珏心中僅存的火,也漸漸地燃了起來。

  他說得沒錯,不過是一個魍魎小人,如何施展鬼魅伎倆,也難斗過他這個天子!

  第89章 拯救皇帝(13)

  便如同重華與司馬珏所料,在謝潤的謝家軍完敗後,王振果然不再推脫,接過了兵權。滿朝文武,沒一個反對的。說來倒也真是巧了,那如狼似虎的鮮卑兵,遇見了謝家軍,打得那叫一個如火如荼。可王振王司馬一出手,這些人沒幾下,便偃旗息鼓,北上歸鄉。

  這仗是打完了,王振卻帶領朝廷的軍隊,盤踞在荊州不班師了。司馬珏發了詔書派了使者過去問話,卻只得到一句,「怕鮮卑人去而復返,故守衛邊境。」

  起先王振還算是維持著表面功夫,到了後來,在司馬珏三番幾次的詔令催請之下,王振索性連表面功夫都懶得維持了,直接就在荊州反了。兩年前平復了荊州叛亂的人,現在卻成了盤踞荊州造反的反賊,說起來,可真是諷刺。

  更諷刺的是,這為王司馬,哦不,大司馬的職銜早就被司馬珏給撤了,這王振,自立為楚王,號為順天大將軍,聲言司馬珏為政不道,為奸逆所惑,他這可不是造反,而是為了「清君側」。為的,可是大鐸的江山社稷著想。

  「呸,什麼清君側,要我看來,這最大的奸臣,非王振不可。還好意思說?」重華看見呈上來的奏摺,沒得頭疼。眼見著這王振虎視眈眈,也不知鄢厝那一頭,受到朝廷的詔令了沒有。

  話說回鄢厝這邊,卻說當年他逼著孫校尉孫敬,殺了徐太守後,他們便在西北秦地一方稱霸。鄢厝與烏桓的休謨霸本就有舊怨,雙方之間的交戰避不可免,本也算是勢均力敵。可休謨霸將妻子作為人質,同鮮卑聯合,經常同他們搶占長安。有了北方強族鮮卑的加入,饒是鄢厝如何英勇,也有些獨木難支。

  沒辦法,只好捨棄了人人想要爭奪的香餑餑——長安,轉而退守漢中,圖謀蜀地。司馬珏的一紙詔令過來時,鄢厝與孫敬,正打算從益州刺史李全忠的手裡,咬下蜀地這一塊肥肉下來。

  擦拭著手中銀槍的孫敬,嘴裡頭嚼著仁頻(檳榔),一張臉上因著昨日的苦戰,還帶著些許的疲倦,「進京勤王,呵,王振老兒,終於還是忍不住露出了狐狸尾巴。大鐸的天下,都是被這幫亂臣賊子給玩壞的。」

  孫敬嘴裡罵著王振,但他招兵買馬攻打蜀地的行徑,又與王振何異。

  「將軍不打算回護建康?」鄢厝見著孫敬將聖旨拋到了一邊兒,眉頭便皺了起來。孫敬嗤笑一聲兒,「漢中離著建康好幾百里遠。司馬珏那小子,再怎麼召喚天下勤王的兵馬,也排不上我。更何況,蜀地近在眼前,若是占據蜀地,有劍門關為障,便是在蜀地稱王也使得,何必去建康蹚那灘渾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