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李廷謙似乎沒有領略到她的用意,只垂著頭,規規矩矩的跪著。

  令姿睜著大眼睛,到處咕嚕咕嚕的轉,打量著飛霜殿中的陳設,顯然心思也完全不在母親說的話上。

  姜寧有些無奈,準備自己再次開口勸說,卻看見自己的兒子文贊站起身來。

  姜寧有些驚訝,但並沒有阻攔兒子的行為。

  文贊理了理自己的小袍子下擺,聲音清晰,一字一句說:「皇爺爺,快過年了。」

  皇帝睜眼看向自己這個小孫子,聲音很溫和:「是啊,文贊很期盼著過年嗎?」

  「是的,過年很高興。」文贊點點頭,又說,「孫兒有個伴讀,他也喜歡過年。街上的百姓,也喜歡過年。人們都說,一年忙到頭,就為了過個好年哦。孫兒期盼大家都能過個好年。」

  皇帝忽然笑起來:「對,文贊說的很對。大家都喜歡過年,都想過個好年。太子妃啊。」

  姜寧忙應:「兒臣在。」

  「領他們出去吧,後宮的事情,你多多幫著淑妃她們料理,讓宮裡也都過個好年。」

  姜寧心思微動,領旨後,牽著孩子們退出飛霜殿。

  到了外面,姜寧才問文贊:「是誰教你說剛才那些話?」

  「是老師。」

  「你是說,林釋墨?」姜寧知道,能讓三個孩子直接叫老師,而不加以別的姓等稱呼的,就是林釋墨。

  文贊點點頭。

  「這是他的原話?」

  「老師說,孩子就該說孩子說的話。」

  「哼。」姜寧在心裡哼了聲,但對著孩子是笑容滿面的,「你老師很聰明,你膽子也很大,敢在皇爺爺面前說話。」

  「為什麼不敢?皇爺爺很好呀。」

  文贊天真的說。

  姜寧心想,也是,孩子們沒有見過他們皇爺爺動動嘴皮子就能要人性命的模樣,自然是生不出什麼畏懼之心的。

  讓姜寧在意的是,林釋墨竟然預判了她的行為,知道她會帶孩子去見皇帝,還提前告訴孩子到皇帝面前,該怎麼說話。

  林釋墨來這麼久,無論李泓遠還是昭王,都想爭取到他的支持和幫助。

  但林釋墨終日只是領著小孩子讀書習武,看不出有絲毫想加入這場爭鬥的意思。

  而現在,他卻罕見的表現出了一點態度。

  難道,他已經決定要支持東宮了?

  可這是為什麼呢?

  姜寧有點想不通。

  眼下的情形,昭王大敗柔然,聲望達到了頂峰,在朝中的呼聲和支持,甚至快找過了太子。

  更重要的是,皇帝對太子的態度模稜兩可,遲遲不願意讓太子舉辦祭天祈福的儀式,很可能是想拖到昭王回來。

  第九百七十四章 垂垂老矣

  在這個節骨眼,能代替皇帝舉行祭天祈福儀式,至關重要。

  這表明了皇帝的態度。

  雖然李泓遠已經是太子,但能不能接替這個位置,依舊是個未知數。

  林釋墨教給文贊的話,成功讓皇帝同意了祭天祈福這件事。

  而昭王還沒回來,唯一的人選,只有太子。

  果然,次日皇帝便通過司禮監和內閣下旨,讓太子替君父祭天祈福,求天降祥瑞。

  禮部和大理寺便開始忙碌起來。

  臘月二十六,祭天儀式在天壇舉行。

  次日二十七,天降大雪。

  朝臣百姓皆拍手稱讚,贊君父仁德,咱太子賢明。

  皇帝披著袍子,在錦繡宮裡待了半日,又去了鳳寧宮半日,誰也不知道他在錦繡宮做了什麼,也不知道他在鳳寧宮與皇后又說了些什麼。

  傍晚回到飛霜殿,皇帝便有些受涼,打了幾個噴嚏,太醫來診脈後,開了方子,皇帝卻不肯服藥。

  他吃一種丹藥,說過了年,就要把皇位傳給太子,他自己則歸隱小靈山修煉。

  皇帝居然要修道。

  消息傳出來,眾臣都憂心忡忡,舉到內閣找大學士們討主意。

  姜若白身為內閣首輔,並不在內閣。

  他正在皇帝那裡。

  他看著身穿黑色道袍的皇帝,也是眉頭直皺:「陛下,您這是為何呀,臣想不明白。」

  「汝先啊,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啦。朕已垂垂老矣!」

  汝先是姜若白的字。

  字是長輩才能稱呼的,到了他這個地位,能稱呼他字的人,已經極少。

  外人都喚他姜相,皇帝也會隨著大家這麼叫。

  姜若白已經多年沒有聽過皇帝這麼喚他了,不由心中感慨,眼眶有些發濕,低聲說:「陛下還年輕。」

  「也快了。」皇帝閉著眼睛,「朕的身體,從去年就不大好了,這一年來,全都靠著仙丹支撐,這些你是清楚的。」

  姜若白道:「陛下,這些仙丹……多吃無益啊。」

  皇帝口中所謂仙丹,無非是用硃砂等一些藥草煉出來的丸子。

  「朕反正沒多少日子了。」皇帝淡淡的說,「自從珠珠離開朕,朕就總有種感覺,要不了多久,朕就能再見到她。」

  姜若白不由心酸落淚:「陛下,逝者已矣。您節哀。」

  「朕總是要再見到她的。」

  皇帝有些疲憊的揮了揮手,「朕累了,再過兩天就過年了,十五過後,就讓太子管事吧,朕呢,想歇歇。」

  姜若白心中震動,伏地:「臣,領旨。」<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