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頁
「我知道了,爹。」
回去後,姜寧就準備這件事。
如今皇帝以養病為由,深居簡出,要面聖,得提前與司禮監的掌印陳公公打招呼。
陳公公去請示皇帝,皇帝同意了,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去見皇帝。
姜寧一連等了三天,直到第四天,才被通知去覲見,這才牽著三個孩子來到飛霜殿。
飛霜殿內暖意融融,燃著昂貴的龍涎香,整個宮殿充斥著奇異的香味。
惹得令姿皺著鼻子,猛吸幾口後,激靈靈的一連打了兩個噴嚏。
「這是怎麼了?」
皇帝從屏風後走出來。
姜寧抬頭,見他披著一件寬大的袍子,顯得有些不修邊幅,微微皺眉下,還是提示孩子們先施禮問安。
「都起吧。」
皇帝抬了抬手,便歪身靠到了榻上,打量著三個孩子,「小謙長壯實了,文贊和令姿也都長高了。」
「皇爺爺,這是孫兒們特意為您寫的字。」
小謙代表弟弟妹妹,捧了一副字上前。
皇帝看了,笑道:「寫的不錯。太子妃,這都是你的功勞,把小謙和孩子們都教養的極好。朕要賞你。」
姜寧笑道:「這不是我的功勞,是林掌院的功勞。陛下要賞,就賞林掌院吧。」
「他還沒回去呢?」
皇帝似乎是有些詫異的問。
姜寧也一愣。
皇帝這句話問的古怪。
按理說,林掌院是他請到文華殿,教導太子和小皇子們讀書。以他的耳目,難道還會不知道林釋墨的行蹤?
第九百七十二章 禮物
姜寧總覺得,皇帝話中有話。
不等她細琢磨,皇帝又慢悠悠,拖長了音調說:「如今天寒地凍,孩子們都小,別時常帶著往外跑。」
「兒臣記住了。」
姜寧碰上手中盒子,「這是兒臣的娘親親手繡的一幅字,獻給皇上。」
皇帝一聽是林紫紫送的禮物,後脊不由得略挺直了些,眼睛盯著盒子,問:「這會兒你娘好端端送什麼禮給朕?」
「原本我娘是打算在上元節的時候獻給皇上,但是……」姜寧有意的頓了頓,才接著說,「今年無雪,來年必旱,皇室貴族也不好再舉行什麼上元宴席,怕是沒機會獻給陛下,所以命兒臣帶來。」
「哼,盡胡說八道!」
皇帝對她說的話,顯然是半個字也不信。
他接過陳公公捧過去的盒子,打開來,從裡面拿出一卷雪白絲緞,展開,絲緞上是一幅完整的詩。
字跡蒼遒,下筆如神。
乍一看,仿佛是哪一位名家大師的手筆,但是離近了便可以發現,這是一幅用針線繡出來的字,並非真正的筆墨書寫。
能用針線「寫出」這樣一幅字,比用筆墨更加難為。
尤其這副雪白絲緞在光線下吞吐光華,熠熠生輝,令人無法片刻移開視線。
連陳公公也發出一聲驚嘆。
皇帝仔仔細細欣賞了一會兒,才戀戀不捨的小心翼翼收到盒子裡,然後抬頭看向姜寧,「你娘才不會有你這些鬼精的心思。必定是你向你娘求了這幅字來。至於這幅字原本是不是要獻給朕的,朕都不好說。」
姜寧絲毫沒有陰謀被拆穿之後的羞愧,反而坦蕩的承認了:「沒錯這幅字是我向娘借來用的。」
「借?」皇帝發出一聲低低冷笑,「到了朕手裡的東西,你可別想著往回拿了。趕緊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該怎麼與你娘親道歉吧。」
姜寧忙說:「陛下乃是百年一見的聰明人,既然您猜到了,兒臣也就壯膽直言了。」
「你在朕面前說話,什麼時候需要膽子了?」
「父皇。」姜寧拉著三個孩子依次跪下,「求父皇准許祭天祈雨這件事。」
「哼,我就知道。」
皇帝再次冷哼。
姜寧道:「我知道父皇不相信這些,兒臣也很明白,所謂的祭天祈福,絲毫也不會有作用。可再沒有用,該走的程序咱得走啊。否則怎麼安老百姓的心?」
「依你說來,這祭天祈福的事情,就是為了安撫百姓?」
「不然呢?」姜寧反問。
皇帝竟然被問住了。
如果再不採取點什麼錯事,萬一激起名聲沸騰,到時候他就成了史書中被口誅筆伐的昏君啦!
這是皇帝不能允許的。
他兢兢業業工作幾十年,好不容易混到今日,江山安穩,眼看著就要名垂青史了,他怎麼可能允許自己晚節不保?
皇帝換了姿勢躺著,沉吟良久後,忽然問姜寧:「你今兒領著孩子們過來,是太子的主意?」
姜寧立即搖頭:「兒臣近日出宮,時常聽見百姓抱怨今年不下雪,兒臣實在擔心,長此以往,會敗壞了父皇的清名,所以才斗膽來見。」
第九百七十三章 人人都想過個好年
皇帝挪了挪胖胖的身體,沉吟半晌,慢慢吞吞說:「朕這些日子,精神不濟,實在辦不了這祈福祭祀的儀式。」
姜寧說:「父皇可以交給太子辦。」
「太子的確能幹,不過,眼下倒也不急。」
還不急?
姜寧恨不得上前掐住他脖子質問,在他眼裡,到底什麼才是著急的事情。
然而她不能。
就這麼轉身回去,她又覺得不甘,想了想,她朝三個孩子看,想讓皇長孫李廷謙說話。<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回去後,姜寧就準備這件事。
如今皇帝以養病為由,深居簡出,要面聖,得提前與司禮監的掌印陳公公打招呼。
陳公公去請示皇帝,皇帝同意了,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去見皇帝。
姜寧一連等了三天,直到第四天,才被通知去覲見,這才牽著三個孩子來到飛霜殿。
飛霜殿內暖意融融,燃著昂貴的龍涎香,整個宮殿充斥著奇異的香味。
惹得令姿皺著鼻子,猛吸幾口後,激靈靈的一連打了兩個噴嚏。
「這是怎麼了?」
皇帝從屏風後走出來。
姜寧抬頭,見他披著一件寬大的袍子,顯得有些不修邊幅,微微皺眉下,還是提示孩子們先施禮問安。
「都起吧。」
皇帝抬了抬手,便歪身靠到了榻上,打量著三個孩子,「小謙長壯實了,文贊和令姿也都長高了。」
「皇爺爺,這是孫兒們特意為您寫的字。」
小謙代表弟弟妹妹,捧了一副字上前。
皇帝看了,笑道:「寫的不錯。太子妃,這都是你的功勞,把小謙和孩子們都教養的極好。朕要賞你。」
姜寧笑道:「這不是我的功勞,是林掌院的功勞。陛下要賞,就賞林掌院吧。」
「他還沒回去呢?」
皇帝似乎是有些詫異的問。
姜寧也一愣。
皇帝這句話問的古怪。
按理說,林掌院是他請到文華殿,教導太子和小皇子們讀書。以他的耳目,難道還會不知道林釋墨的行蹤?
第九百七十二章 禮物
姜寧總覺得,皇帝話中有話。
不等她細琢磨,皇帝又慢悠悠,拖長了音調說:「如今天寒地凍,孩子們都小,別時常帶著往外跑。」
「兒臣記住了。」
姜寧碰上手中盒子,「這是兒臣的娘親親手繡的一幅字,獻給皇上。」
皇帝一聽是林紫紫送的禮物,後脊不由得略挺直了些,眼睛盯著盒子,問:「這會兒你娘好端端送什麼禮給朕?」
「原本我娘是打算在上元節的時候獻給皇上,但是……」姜寧有意的頓了頓,才接著說,「今年無雪,來年必旱,皇室貴族也不好再舉行什麼上元宴席,怕是沒機會獻給陛下,所以命兒臣帶來。」
「哼,盡胡說八道!」
皇帝對她說的話,顯然是半個字也不信。
他接過陳公公捧過去的盒子,打開來,從裡面拿出一卷雪白絲緞,展開,絲緞上是一幅完整的詩。
字跡蒼遒,下筆如神。
乍一看,仿佛是哪一位名家大師的手筆,但是離近了便可以發現,這是一幅用針線繡出來的字,並非真正的筆墨書寫。
能用針線「寫出」這樣一幅字,比用筆墨更加難為。
尤其這副雪白絲緞在光線下吞吐光華,熠熠生輝,令人無法片刻移開視線。
連陳公公也發出一聲驚嘆。
皇帝仔仔細細欣賞了一會兒,才戀戀不捨的小心翼翼收到盒子裡,然後抬頭看向姜寧,「你娘才不會有你這些鬼精的心思。必定是你向你娘求了這幅字來。至於這幅字原本是不是要獻給朕的,朕都不好說。」
姜寧絲毫沒有陰謀被拆穿之後的羞愧,反而坦蕩的承認了:「沒錯這幅字是我向娘借來用的。」
「借?」皇帝發出一聲低低冷笑,「到了朕手裡的東西,你可別想著往回拿了。趕緊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該怎麼與你娘親道歉吧。」
姜寧忙說:「陛下乃是百年一見的聰明人,既然您猜到了,兒臣也就壯膽直言了。」
「你在朕面前說話,什麼時候需要膽子了?」
「父皇。」姜寧拉著三個孩子依次跪下,「求父皇准許祭天祈雨這件事。」
「哼,我就知道。」
皇帝再次冷哼。
姜寧道:「我知道父皇不相信這些,兒臣也很明白,所謂的祭天祈福,絲毫也不會有作用。可再沒有用,該走的程序咱得走啊。否則怎麼安老百姓的心?」
「依你說來,這祭天祈福的事情,就是為了安撫百姓?」
「不然呢?」姜寧反問。
皇帝竟然被問住了。
如果再不採取點什麼錯事,萬一激起名聲沸騰,到時候他就成了史書中被口誅筆伐的昏君啦!
這是皇帝不能允許的。
他兢兢業業工作幾十年,好不容易混到今日,江山安穩,眼看著就要名垂青史了,他怎麼可能允許自己晚節不保?
皇帝換了姿勢躺著,沉吟良久後,忽然問姜寧:「你今兒領著孩子們過來,是太子的主意?」
姜寧立即搖頭:「兒臣近日出宮,時常聽見百姓抱怨今年不下雪,兒臣實在擔心,長此以往,會敗壞了父皇的清名,所以才斗膽來見。」
第九百七十三章 人人都想過個好年
皇帝挪了挪胖胖的身體,沉吟半晌,慢慢吞吞說:「朕這些日子,精神不濟,實在辦不了這祈福祭祀的儀式。」
姜寧說:「父皇可以交給太子辦。」
「太子的確能幹,不過,眼下倒也不急。」
還不急?
姜寧恨不得上前掐住他脖子質問,在他眼裡,到底什麼才是著急的事情。
然而她不能。
就這麼轉身回去,她又覺得不甘,想了想,她朝三個孩子看,想讓皇長孫李廷謙說話。<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